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于超家在台灣經營潛水器材公司優瀚」,總公司在台灣台北市內湖。 而已定居美國的林于超主要負責美國加州分公司的業務。

    • 「我是大海裡的一份子」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 「海底的日出」
    • 「世界村」
    • 林穎聰簡歷

    6月22日凌晨,深潛服務船「降壓號(Pressure Drop)」漂浮在太平洋關島以北的馬里亞納海溝區域水面上。這裡季風強勁,波濤洶湧。 降壓號曾經是美國海軍的海洋監測船,從2018年開始為深海潛水器「限因號(Limiting Factor)」提供服務。 現在,白色方形的「限因號」正立在輪船後甲板的鐵棚裡。從關島出發4天以來,它已下過一次挑戰者深淵。幾個小時後,它將迎來本次航程的第二位客人,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亞裔乘客。他是國立台灣大學的海洋工程博士(2004),也是伍茲霍爾海洋科學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科學家。 早上8點前,潛水器主人韋斯克沃(Victor Vescovo)帶著林穎聰登上潛水器,隨即沉入水面,去追尋3個小時前下水的著...

    「融入機器」之後的時間過得飛快。林穎聰不斷向韋斯克沃詢問各種潛水器技術問題,記錄儀表上的數據,寫下「每分每秒看到的東西」。 韋斯克沃則是一位航海知識淵博的同伴。這位退休海軍軍官創辦了海洋科技公司「Caladan Oceanic」。該公司的新聞稿稱,韋斯克沃已經7次潛入挑戰者深淵,成為遊歷過整個深淵3個區域、30英里的第一人。 韋斯克沃在新聞稿中說,他是台美關係的強烈支持者,也很高興能與首位台灣人一同完成這次旅程。在潛水器上,他笑言林穎聰是「Lucky twelve」,因為曾有12個人登上過月球,林穎聰則剛好是挑戰者深淵的第12位人類來客。 在林穎聰用手機拍攝的視頻中,潛水器在海底減速著陸,濺起一陣沙塵。窗外更遠處則是濃濃的黑暗。「看起來很平常,但你可以想像的是,一切都是百萬年來沒有人觸碰過的...

    在接下來的2個小時中,他們操縱潛水器找到著陸器,用機械臂採集海底物質和生物樣本,用聲納探測海底地形。他們在下午5點之後回到了海面。 林穎聰拍下了上浮的最後6分鐘,把這個片段稱為「海底的日出」。周圍本是濃濃的黑暗,漸漸的便有微光從四面八方輻射而來。這時,可以看到窗外有一顆不知何時出現的小氣泡,一路伴隨著潛水器衝出水面。 乘坐橡皮筏的技術人員早已在附近等候,並跳到海裡,游過洶湧的波浪,爬到潛水器頂上,安裝潛水員出艙時用的扶欄。隨後,橡皮筏把潛水器牽引到母船附近。 出艙前,韋斯克沃還提醒林穎聰說,蹲坐了10個小時,你的腳會沒有力氣,要小心地爬上去。

    伍茲霍爾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新聞稿提到,林穎聰還是第一位潛入挑戰者深淵的該機構科學家。不過對於林穎聰來說,這份榮譽完全歸屬於船上的團隊。 「我自己完全沒有榮耀,我感覺非常幸運能夠參與。」這份感慨,來源於他在船上研習2週,親身潛水,並且參與另外2次潛水輔助工作的經歷。 林穎聰形容,潛水器的釋放和回收過程,有點像F1賽車在賽場更換輪胎,必須在幾秒鐘之內換好全部配件。「可以看到甲板上有多少人在準備著。每個環節都是用秒來計算的,每一秒這個團隊的哪一個人要做什麼事情,都已經規劃好了。為了達成這件事,需要非常非常精確的配合。」林穎聰說。 談到團隊合作,林穎聰開始激動起來。他反覆強調,他感到「榮幸」、「何其所幸」能夠成為這個30人團隊中的一員。這個團隊有來自美國、澳洲、英國、菲律賓等十多個國家的成員。大家一條...

    2004年 國立台灣大學 工程科學和海洋工程博士 1998年 國立台灣大學 海事建築和海洋工程碩士 1996年 國立成功大學 水力和海洋工程學士 現為麻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助理科學家,主要從事應用海洋物理和工程研究,同時在羅德島大學(URI)擔任兼職教授。他歷年來在美國、英國和台灣獲得了8項科研嘉獎。◇# 責任編輯:馮文鸞

  2. 2024年4月24日 · 從被淹沒的坦克和飛機到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沉沒的命運多舛的戰爭機器,2024年度水下攝影師獎展現了最具勇氣的潛水攝影。 一架沉沒的客機. 就像科幻電影一樣,阿爾瓦羅‧埃雷羅(Alvaro Herrero)在水下飛機內拍攝的照片是非同凡響的。 為了展示沉沒的洛克希德三星L-1011(Lockheed TriStar...

  3. 2022年8月14日 · 近日,26歲的法國自由潛水高手阿諾德‧傑拉德(Arnaud Jerald)在未攜帶氧氣瓶的情況下,只穿著雙蹼蛙鞋,成功創下深潛120米的世界紀錄。

  4. 2018年5月4日 · 海底專用防水明信片,是由綠島學校師生共同創作。 (台東縣政府提供) 綠島海洋之心裝置藝術,可供民眾與魚兒共拍水下浪漫婚紗。 (台東縣政府提供) 響應綠島海底郵筒啟用,SDI/TDI/ERDI(國際水肺潛水/國際技術潛水/國際緊急反應潛水)國際潛水組織,引進密閉式循環系統(CCR)及雙氣瓶等先進的潛水器材,讓遊客能在無氣泡的環境下,靜靜欣賞綠島海洋之美。...

  5. 2023年6月22日 · 一名卑詩省商人曾兩次乘坐潛水器參觀「泰坦尼克號」海底殘骸,他表示對當前失蹤的潛水器能被安全找到抱有希望。 正體 簡體 大陸

  6. 2019年6月12日 · 在特斯拉(Tesla)週二(6月1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說,他的公司設計了一款潛水艇車,就像1977年詹姆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