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8日 · 令人感到有些諷刺李安一度是眾人口中六年來在家吃軟飯的丈夫在一夕之間躍起成為那道閃亮的台灣之光但其實他不如外界想像的遊手好閒成功也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持續從挫折中記取教訓與失敗共舞先求盡人事再將一切交付天命這必須從李安的成長經歷切入出生在屏東潮州的他為家中的長子臉頰上正字標記的溫暖酒窩其實是被幼年時狗咬出來的早期課業成績表現不算出色家庭與學校教育方式又大相逕庭從小就面臨了台灣當時兩種失衡的文化衝擊一是外省中原文化二是日式本省文化因此孩子身處夾縫無所適從時壓抑與自卑心態便應運而生。 報考大學第一年名落孫山,第二年再度落榜,懵懵懂懂嚷著要當一名導演,因為可以拍電影,最後毅然決然進入了藝專影劇科。

  2. 2008年7月2日 · 林麗芳攝. 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激烈競爭下由台灣的李安導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獲得。 這也是李安第二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再次擊敗好萊塢大導演史帝芬史匹柏從美國漂流到世界從中國漂流回台灣李安的導演路就是一段段怒海漂流與奮戰的旅程。 很難想像,這麼一位處理複雜議題,直指人性深處的大導演,面對現實生活,卻束手無策,「很容易被騙,」說起因人老實、臉皮薄,不會拒絕人,而有無數被騙的經驗,李安笑著說自己是「不太有用的那麼一個人。 」但一進入電影世界,李安卻是千軍萬馬,指揮若定...... -------------- 以下內容摘自:晨讀10分鐘:人物故事集. 李安給人的印象,溫文和煦。 但他走過的成長路,顛簸崎嶇。 高峰深谷間起落,

  3. 2021年4月22日 · 李安曾說過:「我以作台灣的電影人為榮我以代表台灣為榮。 」即使在世界頂峰享有榮譽但李安總以家鄉為本將心繫於台灣不僅以電影作品為家鄉奪得榮譽甚至協助將好萊塢國際團隊的資源與技術引薦回台開設據點近年也出任金馬執委會主席在金馬獎典禮會後總能看到他掛著親切笑容就算深夜再疲憊也要親自趕往每場慶功宴給每一位台灣影視創作人掌聲與鼓勵。 30 年來,過人才華與謙虛、溫暖、不忘本的個性,正是李安之所以深得國內外影人與影迷景仰敬重的人格魅力。 兩度落榜的校長兒子 找到自己的電影夢. 1949 年父母搭乘「永安號」輪船撤退來台,落腳屏東潮州生下了一個兒子。 為求平安,同時也紀念永安號安全抵達,因此將他命名為「李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12月27日 · 李安導演在其中客串成來賓說的唯一台詞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這句話我覺得說的不是結婚新人,而是其他以外的人。 好面子的高家父母對於兒子只想公證結婚而不辦宴而不爽,最後辦了場熱熱鬧鬧的喜宴才讓他們的面子鬆展開來樂呵呵笑。 其他來場賓客更是藉由喜宴這場喜啊樂啊的解放自己,狂喝酒爛醉如泥,還大肆玩了許多鬧新人鬧洞房的遊戲。 說真的我以為我這種鄉下小孩看過新娘攤跳鋼管玩很大的已經很有見識了,但沒想到電影裡演出的玩更大,我只能說是時代衝擊? 其實我們東方年輕華人絕大部分應該都有個共識 (? ),喜宴這種東西比較像是父母的成果發表會,這點也在電影裡面體現出來。

  6. 2024年1月30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李安 (英語: Ang Lee ,1954年10月23日 — ), 台灣 屏東縣 潮州鎮 人 [1] , 臺灣 導演 。 曾獲得多個主要國際電影獎項,包括兩屆 奧斯卡金像獎 、兩屆 金球獎 、兩屆 威尼斯影展 最佳影片 金獅獎 以及兩屆 柏林影展 最佳影片 金熊獎 、 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 [2] [3] 李安在1999年執導的《 臥虎藏龍 》獲得第73屆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獎 及三個技術獎項。 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 斷背山 》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獲得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與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導演獎 」,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 亞洲 導演,也是至今唯一兩度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

  7. 本篇文章可能會是對這部經典電影全球有史以來最完整解析,也提出新角度讓大家體會其中各種象徵,進而從電影三層涵義看中國藝術表裡與未來: (一) 暗藏在禮教與刀劍下情慾 ; (二) 傳統文化枷鎖與解脫 ; (三) 太極陰陽與象徵 ; (四) 中國美術表裡與未來 。 玉嬌龍所代表個人風格將是中國傳統文化無法抵擋演變趨勢,但慕白與俞秀蓮角色也提醒我們不要丟棄了傳統文化裡最珍貴如「玉」那部份,能夠在一陰一陽太極平衡基礎之上融合中西方精華,就像常「玉」那樣,也就像「玉」嬌龍那樣,或許才是中國藝術未來。 張大千|嵩壽圖 136.5x64.5cm;李安「臥虎藏龍」電影海報其實已經用上類似文人畫構圖及寓意; 黃賓虹|九華奇崖 (局部) 37.5x26.5cm.

  8. 2022年10月1日 · 李安全球電影史上最光榮存在的華人導演代表也是史上唯一一位以華人身份奪下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和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等三大國際電影獎項的最佳導演。 《理性與感性》 在獲得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Th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終生成就獎後李安感性地說:「英國在我的電影事業生涯裡一直都對我很好尤其是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對我而言,英國等於是我第二個電影學校。 」因為這一座BAFTA終生成就獎,是繼《理性與感性》曾獲最佳影片、《臥虎藏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斷背山》最佳導演後,李安的第4座BAFTA獎座,也是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導演。

  1. 相關搜尋

    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