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5日 · 今年度第五號颱風杜蘇芮即將襲台中央氣象局稍早已經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達300公里未來不排除增強為強颱無奈7月21日又遇上帛琉籍貨櫃船天使輪在高雄港外海進水沉沒今早傳出無人機監測到沉船附近有油花海委會立即派出麥寮海洋號協助處理。 「麥寮海洋號」確認不是燃油. 管碧玲25日早上在臉書發文表示,一早海保署的無人機監測到沉船附近有油花,馬上由「麥寮海洋號」出動處理,也確認過不是燃油,除污程序是先把水、油污都吸到船肚裡,再利用船隻內部裝置分離油水,留下油污回收,水則再排出,整體回收率達99%。 管碧玲也提到,海保署在22日就已經先預請台塑支援麥寮海洋號,並協請高港公司同意免費停泊,應變中心是由港務公司開設,海委會則由海保署參加,負責指揮監督各項海污防治。

  2. 2023年7月25日 · 氣象局在24日晚間8點半已經發布海上警報並且在25日下午2點半針對南部地區發布了陸上警報。 (照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第五號中度颱風杜蘇芮25號上午在中心距離台灣東南方550公里的海面上暴風圈進入了巴士海峽的東側對巴士海峽台灣的東南部海面台灣海峽南側這邊造成威脅。 杜蘇芮將轉強,台北26-28日影響最大. 杜蘇芮在25日已經到達中度颱風的上限,暴風圈有擴大的趨勢,未來可能轉為強烈颱風。 氣象局在24日晚間8點半已經發布海上警報,並且在25日下午2點半針對南部地區發布了陸上警報。 目前屏東、恆春半島已經進入了警戒範圍,25日下午開始東半部以及西半部山區會開始出現明顯雨勢。

  3. 2019年8月9日 · 利奇馬強颱來勢洶洶中央氣象局8日上午已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並針對12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 提醒民眾除了要先做好各種防颱準備之外,每當颱風季節過後,不少車輛也瞬間淪為泡水車,但民眾經常誤以為保了車體損失險,汽車泡水也會理賠,但其實不然。 愛車淪泡水車,加保汽車颱風險才有理賠. 產險公會汽車險委員會理賠小組召集人丁榮光指出,一般民眾買車多半會購入強制險、第三責任險、車體險等汽車險,但通常上述保險並不附加「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保險」。 也就是說,一遇到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造成車體損毀,就算投保車體險也無法獲得理賠。 「這是一般社會大眾不會知道的! 」丁榮光提醒,民眾如果擔心愛車變泡水車,就必須先買車體險作為主約,然後再加保「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

  4. 2023年8月3日 · 卡努颱風暴風圈今3日觸陸不僅北北基宜等縣市已宣布3日停止上班上課連海空交通也受到影響不少航班船班被迫停駛取消或延誤影響了這幾天正要前往海外旅遊行程的民眾。 保險專家指出,除了留意旅遊不便險的生效時間、班機延誤至少4小時以上才有理賠之外,也提醒消費者投保旅遊不便險時,注意4大面向。 宣布班機取消才投保不算! 班機延誤時間點要注意. 旅平險已是民眾出國旅遊的標準配備之一,不外乎能填補當意外或突發事件發生時,對於旅程產生的損失,因此國人通常在出國旅遊也大多都會選擇投保旅平險。 磊山保經天天特許營運處業務協理李正翔指出,消費者在行前投保旅遊平安險,往往都會加購旅遊不便險,市場上常見旅遊不便險的理賠項目包含飛機班機延誤、班機取消、行李延誤、旅程取消、班機改降等內容。

  5. 2023年10月11日 · 其實2024的3到10月才是台海最危險時刻. 照現在情勢看,這「陸權四軸」很可能已有這樣的戰略合作默契,且已著手實施。 這四傻單獨對抗美國,必然活不久,但雙拳難敵四掌,單挑不過就玩圍毆,還是有機會扳倒美歐北約的。 中東的生事,使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壓力減輕不少,不論軍事或政治上都是。 當美國注意力被吸引到歐洲與 黎凡特(編按:泛指地中海東部的以色列、約旦一帶) ,東邊再來給他生事,便會形成犄角之勢,令老美備多力分,首尾不相救,這是合理的戰略盤算。 而且這種多點放火,顛倒正面的戰略操作,必須同時發動才能產生作用,一個一個來,沒有協調總攻,就無法讓老美手忙腳亂,左右不相救。 所以,擔憂最近台海會出事,並非無矢放地,喔!

  6. 2020年8月5日 · 氣象局表示3日下午2點左右輕度颱風哈格比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30公尺約每小時108公里),相當於11級風瞬間最大陣風可達每秒38公尺約每小時137公里),相當13級風七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到了下午2點多竟開了颱風眼風力有增強趨勢。 颱風擦邊球過台灣,風力發電量暴增. 哈格比颱風的路徑從東南往西北,自宜蘭外海往基隆西北方前進,在3日當天帶來雨勢,全台風力發電量也因哈格比的到來逐漸飆高,和7月29日相較,29日當天氣溫飆高到36.4度、全台用電高峰出現在下午1點50分,風力發電量大約僅6.4萬瓩,7月30日下午1點20分達全台用電高峰,風力發電貢獻4.5萬瓩,8月2日中午12點左右風力發電也僅6.8萬瓩,同一日下午2點為15.9萬瓩。

  7. 2023年10月10日 · 大. 2023 年 7 月杜蘇芮颱風逼近臺灣時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陳柏孚博士與研究團隊提供 AI 分析即時颱風地面風場資訊供氣象局使用。 圖中 R34 與 R50 約分別代表七級風與十級風暴風範圍。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陳柏孚博士,科技大觀園授權轉載,下同) 每到夏、秋兩季,颱風的生成與過境對臺灣居民而言,都是相當熟悉的記憶。 從 2001 年以驚人雨量癱瘓臺北捷運的納莉颱風、2009 年造成「八八水災」重創南臺灣的莫拉克颱風,再到今年 8 月雖未登陸臺灣卻帶來豪雨並引發南投多處土石流的卡努颱風等,都可見到颱風帶來豐沛水量的同時,有時雖能填補水庫緩解缺水危機,但也經常伴隨災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