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陽明學,通常又稱作王學、心學,是由明代大儒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 元代 以及明初以來流行的理學強調 格物 以窮理,王陽明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2. 陽明學 ,通常又稱作 王學 、 心學 ,是由 明代 大儒 王守仁 ( 號 「 陽明子 」,人稱 王陽明 )發展的 儒家 理學 。. 元代 至明初以來流行的 程頤 朱熹 一派的 理學 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則繼承宋代 陸九淵 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 ...

  3. 2020年3月4日 · 1506年,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人稱陽明先生),因為當廷反對大宦官劉瑾專權,被廷杖四十,貶謫到貴州龍場當驛丞。 陽明赴任途中,為了躲避劉瑾派來追殺的刺客,還曾假裝跳河自盡,千驚萬險,才終於來到了龍場。

    • 王守仁心學1
    • 王守仁心學2
    • 王守仁心學3
    • 王守仁心學4
    • 王守仁心學5
  4. 2024年5月23日 · 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其學以“心”為宗,他以“心”為宇宙本體,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斷言“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倡言“知行合一”説,後專主“致良知”説,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從內心去體察天理。

  5. 王守仁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幼名 雲 , 字 伯安 , 號 陽明子 ,故世人稱之為 王陽明 , 浙江 紹興府 餘姚縣 (今 浙江省 寧波 餘姚市)人, 明代 中期乃至中國歷史上重要和影響深遠的 思想家 、 哲學家 [1] 、 書法家 、 文學家 、 政治家 ...

  6.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 紹興府 餘姚縣 (今屬 寧波 餘姚 )人。. 因曾築室於 會稽山 陽明洞 ,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 陸王心學 ...

  7. 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統軍征戰。 因他曾在貴陽修文陽明洞天居住,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後世一般稱 王陽明 ,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