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安徽布政使司,为清代 安徽 省级行政机构,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布政使司分置左右,江南左布政使司仍驻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南右布政使司移驻苏州府(今江苏省苏州市)。. 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改 江南左布 ...

  2. 置有通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等。凡朝廷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通使也参与讨论。清代通使,设满、汉各一人;副使,满、汉各一人,官阶与明朝同。

  3.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福建布政司,是明朝在闽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10府2直隶州69县。 布政使司衙门驻福州府。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资讯 采购 百科

  4. 湖南政使司为清朝时期湖南省的行政机关名称。布政使司源于元朝设置的地方行政官名。明初,沿用元制,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基本完善了布政使制度。清朝沿用了明朝布政使制度。

  5. 是 明朝 在成渝地区的 一级行政区 名,布使司衙门驻成都府。 下辖十三府、六直隶州、十五州、一百十一县、一宣抚司、一安抚司、十六长官司。 中文名. 四川承宣布使司. 简 称. 四川布司. 明朝. 13府6直隶州.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军事卫所. 4 任职人员.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四川 布使司 [1]:元属四川行中书省、 云南 行中书省、宣院辖地。 洪武四年 (1371)成都路、 重庆路 、顺庆路、夔州路、嘉定路、广元路分别改置成都府、重庆府、顺庆府、夔州府、嘉定府、广元府; 并置四川行中书省,治成都府,辖成都府、重庆府、顺庆府、保宁府、夔州府、嘉定府、广元府、潼川府、雅州直隶州; 同年末 (1372)马湖路改置马湖府来属;

  6. “豐”字的本义就是“”的字形所体现的:满,丰满。 后来,其字义围绕“满”向几个方向延伸。 第一,满则足,所以“豐”有了满足的意义。

  7. 是明清在今 山西省 地区和 河北 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明辖5府3直隶州 [2],清辖9府10直隶州 [3],布政使司衙门驻太原府。 中文名.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简 称. 山西布政司. 类 型. 一级行政区名. 时 期. 明朝、清朝 [2-3] 位 置. 今山西省地区和河北部分地区. 下辖地区. 5府3直隶州、9府10直隶州 [2-3]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太原府. 平阳府. 汾州府. 泽州府. 潞安府. 大同府. 沁州. 辽州. 军事卫所.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山西 布政使司:元直属中书省。 洪武元年 (1368)晋宁路改置平阳府,同年末 (1369)冀宁路改置太原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