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較無副作用降血糖藥 相關

    廣告
  2. 國內外也有醫學期刊的動物實驗,研究證實有輔助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等功能,研究了很多文獻跟專家. 艾琳把拔長期受到血糖過高,每次飲食後,很小心地檢測是否血糖,糖友來說真的生活、飲食都好不便

搜尋結果

  1. 市面上的原廠藥學名藥很多種每間醫療院所的儲備用藥也不盡相同以下是常見的口服降血糖藥物種類及劑量。 (Ref. 南部某醫學中心) 雙胍類. Metformin (500mg):最大劑量速效劑型 3000mg / 天,緩釋劑型 2000mg / 天,飯後立即,eGFR<30 者不建議,30~45 者應減量使用。 ☑️優點:不會增加體重,單獨使用時,較少發生低血糖。 ️副作用:腸胃道不適。 磺醯尿素類. Glibenclamide (5mg):最大劑量 20mg / 天,飯前 15~30 分鐘,腎功能不佳易有低血糖,謹慎使用。 Glimepiride (2mg):最大劑量 8mg / 天,飯前 15~30 分鐘,腎功能不佳易有低血糖,謹慎使用。 非磺醯尿素類.

    • 7類口服藥副作用不同?
    • 藥後未及時吃飯致低血糖?
    • 食糖尿藥也可控體重?
    • 揀啱藥唔止控糖咁簡單?
    • 長服單一藥物會失效?
    • 知多啲:研究:新藥可護心保腎
    • 或增皮膚感染、尿道炎風險

    問:不同類型口服糖尿藥,降血糖的方法不同? 曾:現時口服糖尿藥約有7種類,降血糖方法不同,如有一些可提升身體對胰島素敏感度,有的會增加胰島素分泌,有的則會減慢身體吸收糖分的速度等。由於藥物降血糖方法不同,副作用不會完全一樣。

    問:糖尿藥會引起過低血糖,對長者危險? 曾:不是每一種均會導致血糖過低,常見會導致血糖過低的糖尿藥為磺胺尿素劑(sulphonylurea),其作用是增加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出現血糖過低,很多時候是因為服藥及正餐時間未能配合。一般而言,醫生建議病人在飯前15至30分鐘服藥,令身體增加胰島素分泌,控制進食後的血糖水平。若糖尿病人服藥後未能及時吃飯,藥物已發揮作用,當體內胰島素分泌增多,就有可能出現血糖過低的情况。 低血糖對長者十分危險,輕則跌倒受傷,嚴重會失去知覺;若長者長時間獨留家中,血糖過低未能及時發現,或會有生命危險。有長者經歷低血糖後自行減藥,屬不理想的做法;不建議病人因擔心有低血糖風險而不服藥,如有需要應找醫生商討,避免使用有低血糖副作用的藥物。

    問:糖尿藥會愈食愈肥? 曾:服糖尿藥後胰島素分泌增加,或令人有血糖低的感覺;當有手震、頭暈等低血糖徵狀時,不少病人會「唔理三七廿一」吃梳打餅,變相令他們「食多咗嘢」,導致體重增加。另外,部分糖尿藥會引起副作用如水腫、增磅,但非所有糖尿藥也會致肥,有些對體重沒有影響。如果在體重方面有考慮,可先與醫生商討,按個人體質,決定用藥。如病人本身有肥胖問題,可選擇同時控制體重的糖尿藥。

    問:選擇糖尿藥,除了控糖效果,還有什麼考慮? 楊:​不同糖尿藥有不同控糖效果,醫生需要根據病人身體狀况及藥物副作用等全面考量。以常用糖尿藥二甲雙胍(metformin)為例,若用在晚期腎病病人上有可能有乳酸中毒風險,不宜使用。另一類糖尿藥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會導致體重上升,肥胖病人未必適合使用。 另一方面,醫生會考慮糖尿藥帶來的好處,如口服SGLT-2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及非胰島素皮下注射藥物GLP-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除了控制血糖,亦可保護心臟、腎臟,減低主要心臟血管疾病風險,故有心臟病及腎病病人可以優先考慮使用這兩種藥物。

    問:糖尿病人要先用傳統藥物,未能控制血糖,才可轉藥? 楊:視乎情况而定。不少糖尿病用藥指引均以二甲雙胍(metformin)為一線藥物,因二甲雙胍已有超過60年歷史,安全及成效高。不過只服用單一藥物,約3至5年便會失效,醫生會考慮加上二線或三線藥物,幫助控制血糖。另外,如患者病發時血糖水平已十分高,因每款糖尿藥降血糖能力有限,使用單一類藥物未必可有效降低血糖至目標水平,醫生或會考慮同時使用2至3種藥物;待病人血糖水平有改善,再視乎情况決定有沒有減藥空間。

    糖尿藥有不同副作用,如低血糖、體重上升等,令不少患者卻步。惟血糖水平控制得未如理想,長期高血糖會影響身體各器官,如心臟、腎臟,引起併發症。養和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楊俊業表示,有研究指出,每減低一度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腎、神經線等微血管併發症可減少40%。 近年推出的糖尿藥,如注射式GLP-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及口服SGLT-2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聲稱控糖同時可以減重、保護心臟,是否屬實?楊俊業指出,GLP-1受體促效劑可在餐後刺激胰島素分泌,控制血糖,可減慢胃部消化過程,令病人飽足感增加並在腦部減低其食慾。被稱為「排糖藥」的SGLT-2抑制劑,則可令血糖從尿...

    不少研究均指出,這兩種糖尿藥可有效保護心臟,減少15%至30%心肌梗塞、心衰竭入院及心臟死亡的風險。SGLT-2抑制劑亦可減低腎病惡化40%至50%,減少因腎衰竭而洗腎。故對於心臟衰竭、腎病病人,可用作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 惟楊俊業亦提醒,服用SGLT-2抑制劑後,尿液中糖分會增加,或會增加下半身皮膚感染、患尿道炎風險。另外,新一代糖尿藥成本亦較高,傳統糖尿藥磺胺尿素劑(sulphonylurea)1顆只需幾角,1顆SGLT-2抑制劑成本則約10多元,部分病人未必可負擔。另亦有人對注射式藥物抗拒。醫生與病人應好好溝通,視乎情况決定用藥。 文:陳所願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2. 2019年12月10日 · 糖尿病協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二甲雙胍metaformin是糖尿病第一線用藥在全世界應用相當廣泛且已使用很長時間是效果很好的藥物。 不過NDMA到底對人體有哪些影響呢?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解釋,亞硝胺類的化合物有很多種,NDMA屬於其中一種。 他表示,NDMA目前在動物實驗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也會影響到肝臟功能,但在人體臨床是沒有致癌證據。...

  3. 許多糖尿病病人發生洗腎的案例,常是因病人受到注射胰島素或吃降血糖藥品會導致洗腎的迷思,未即時接受治療,造成血糖長期控制不好,處於高血糖狀態,提高糖尿病腎病變的併發症,最後導致洗腎,而非注射胰島素造成因此,正確用藥控制血糖十分重要食藥署提醒,降血糖藥品並非一吃. 蔡醫師也提醒,服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降血糖藥品(例如:磺醯尿素類藥品,sulfonylurea),若沒有進食,會有空腹低血糖的風險,嚴重可導致昏迷或死亡。 就無法停藥,若在初期一發現血糖問題. 三餐不正常的糖尿病病人,該怎麼吃藥? 就積極用藥控制,並搭配飲食與運動計. 有些人生活忙碌,無法定時吃飯服畫,幾年內仍有機會減少用藥種類及劑. 藥,該怎麼辦呢?蔡醫師指出:若有三量,少數病患甚至可靠飲食控制、運動.

  4. 2022年1月27日 · 降血糖藥的作用原理. 蔡醫師說明降血糖藥品可分為口服與注射劑型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病情及身體狀況提供最適合的藥品常見的口服藥品種類主要依據其作用機轉分為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改善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葡萄糖在腸胃道的吸收抑制腎臟對尿液中葡萄糖的吸收以及增加體內腸泌素的濃度。 通常注射劑型藥品主要有兩大類:胰島素與腸泌素受體促效劑(GLP-1受體促效劑),前者是直接補充體內不足的胰島素,後者是藉由腸泌素的多重藥理作用(例如: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等)來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降血糖藥品會傷腎,這是真的嗎?

  5. 其他人也問了

  6. 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建議直接施打胰島素。 而第二型糖尿病,狀況輕微會先建議病人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若只靠生活型態調整無法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就會需要藥物來輔助治療。 口服降血糖藥. 雙胍類(Biguanides):最為人所知的成分為metformin,可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並促進萄葡糖的利用,有助於降低體重、糖化血色素(HbA1c)、改善心血管死亡率,為第二型糖尿病第一線用藥。 常見副作用為腸胃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脹氣、腹痛),與食物併服可減輕這些狀況。 Metformin長期服用可能會出現維他命B12缺乏的情形,尤其原有貧血或周邊神經病變的病人應定期監測,另外少見而嚴重副作用有乳酸中毒。

  7. 2018年11月21日 · GLP-1促效劑. 糖尿病患者中近4成有體重過重的問題而在使用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控制血糖期間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體重增加和低血糖發生的風險。 腸促胰素是由小腸釋出維持體內血糖平衡的荷爾蒙,包括GLP-1及GIP。 研究發現,第2型糖尿病患者胰臟b細胞對GIP的反應是受損,對GLP-1的反應是正常,但其血中的GLP卻是減少的。 GLP-1的研究提供了糖尿病患者治療的一個新契機,它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使糖化血色素達標(<7%),並且相較於注射胰島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較低。 目前本院提供兩種GLP-1促效劑降血糖藥,皆為1星期使用1次的注射用藥。 穩爾糖注射劑(Bydureon) 學名: Exenatide. 劑量: 1星期1次,每次2毫克,皮下注射. 健保給付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