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序言. 交易時間. 背景. 內容. 特點. 上市指數歷史. 切換 上市指數歷史 子章節. 5.1 首度「盤中」站上的指數紀錄. 5.2 累積「萬點」紀錄. 「年度封關日收萬點之上. 5.4 「農曆封關日收萬點之上. 5.5 首度突破成交量. 5.6 歷史「最高」紀錄. 5.7 其他紀錄. 「萬點」滿「週年」紀錄. 上市指數年間值. 其他.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加權股價指數.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縮寫: TAIEX ),簡稱 加權股價指數 、 加權指數 ,又稱為 台灣加權指數 、 台股 ,所有權屬為 臺灣證券交易所 (TWSE), 台灣 股價價格加權衡量股票市場指數,股票代號為 ^TWII 。

    • 沿革與現況
    • 辦公空間
    • 歷史
    • 腳註
    • 外部連結

    1953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為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發行土地實物債券,將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農林、台灣工礦等四大公營事業的公司股票搭配補償給地主,做為收購土地的補償代價。此項債券及股票連同政府前此發行的愛國公債,開始在市面流通,代客買賣證券的行號應運而生;惟因其交易處所過於分散,管理不易,市場積弊甚多。為能有效管理監督,當務之急在於設立一個集中的交易市場,遂有籌備證券交易所之議。 1958年起,政府先後多次派員前往美國、日本等國考察、研究證券市場業務。1958年1月,政府延聘美籍專家來台考察,提供建議。1959年,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訂定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倡導獎勵投資,促進資本形成,並強調建立健全的資本市場以作為資本形成的重要途徑。1959年3月,經濟部成立「建立證券市場研究小組」。19...

    臺證所成立初期租用台北市中正區懷寧街「工礦大樓」作為辦公與交易場所;1972年7月1日,遷入同區延平南路台北市中山堂前「城中大樓」;但日後上市公司數目逐漸增加,尤其在1980年代後期上市公司數目激增之後,交易場所開始不敷使用,使得臺證所被迫在台北市區各地分散辦公。 2005年,台北101(台北國際金融大樓)完工後,臺證所部分辦公室遷入台北101的3樓、9至12樓,但仍保有原台北市南海路辦公室。2008年2月,臺證所與中華電信共同簽署備忘錄,臺證所委由中華電信利用臺北縣板橋市(今新北市板橋區)原中華電信土地興建新電腦中心。

    1984年(民國73年), 啟用Tandem 大型主機(英語:Tandem Computers)核心系統。
    1985年(民國74年), 導入電腦輔助股票輔助撮合作業。
    1988年(民國77年)9月,全體上市股票交易納入電腦輔助撮合(Matching)作業。
    1993年(民國82年), 上市股票交易作業全面採用電腦自動競價交易系統。

    註釋

    上班日為星期一或星期五,其後一日或前一日逢星期二或星期四之紀念日及節日之放假,調整該上班日為放假日 某一個週六補班時後 股市不交易不交割

    臺灣證券交易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英文)(日語)
    臺灣證券交易所 公開資訊觀測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臺灣證券交易所 基本市況報導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臺灣證券交易所 公司治理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加權指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目次. 序言. 交易時間. 背景. 內容. 特點. 上市指數歷史. 首度「盤中」站上的指數紀錄. 累積「兩萬點」紀錄. 累積「萬點」紀錄. 「年度封關日收萬點之上. 「農曆封關日收萬點之上. 首度突破成交量. 歷史最高紀錄. 其他紀錄. 「萬點」滿「週年」紀錄. 上市指數年間值. 其他.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加權指數. 4 種語言. 條目. 繁體. 工具.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縮寫: TAIEX ),簡稱 加權指數 ,又稱為 台灣加權指數 ,所有權屬為 臺灣證券交易所 (TWSE), 台灣 股價價格加權衡量股票市場指數,代號為 ^TWII 。

    時間
    年初開盤值
    最高值
    年間最高值 日期
    1987年(民國76年)
    1063.13
    4796.72
    10月2日
    1988年(民國77年)
    2339.86
    8813.75
    9月24日
    1989年(民國78年)
    5119.10
    10843.96
    9月26日
    1990年(民國79年)
    9624.18
    12682.41
    2月12日
  3. 語言連結位於頁面頂端,標題的另一側。

  4. 序言. 歷史. 成份變動.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臺灣50指數. 富時台灣證券交易所台灣50指數 ( FTSE TWSE Taiwan 50 Index ),是 台灣證券交易所 與 富時指數 (FTSE)於2002年10月29共同合作編製的一個指數,該指數涵蓋台灣證券市場中 市值 前五十大的上市公司,統稱 台灣50指數成分 。 可以說是代表 藍籌 之績效表現,同時也是台灣證券市場第一支交易型(tradable)指數。 指數在交易時間內即時計算,每5秒發布一次。 歷史. 成份變動. 相關條目. 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富邦台灣采吉50基金. 外部連結. 臺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臺灣50指數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

  5.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2年3月14 (星期一) 16:40。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分享 4.0協議 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使用條款)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 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6. 今天是台股兔年封關日加權股價指數終場上漲12.61點收在7233.69點成交值新台幣1126億元小紅作收創下連續14年封關收紅的紀錄不過儘管兔年封關收小紅但據統計受到歐債風暴影響兔年一整年台股大跌1911.66點跌幅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