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5日 · 1. 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2. 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方濫權. 3. 撤回6/12及其後抗爭活動的「暴動」定性. 4. 釋放所有被捕抗爭者、撤銷其控罪. 5.全面落實特首立法會真普選同時間台灣也有公民團體於立法院前發起撐香港反送中——我在台灣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聲援活動吸引近萬人支持9月初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與民間五大訴求的第一項達成共識。 但剩餘四項,港府分別以法治社會不能接受釋放被捕抗爭者、以「務實態度進行討論」等回應。 警民衝突仍是現在進行式。 Shutterstock.

  2. 2019年9月29日 · 編按香港反送中運動未隨著開學而逐漸淡去年輕學生罷課罷工罷市等抗議活動方興未艾儘管特首林鄭月娥月初宣布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但香港民間提出的5大訴求還有4項未能共識公民團體繼續號召包含台灣在內串聯全球19國舉行929全球反

  3. 2023年7月24日 · 台灣現場. 私校退場掀教師逃難潮 離職拚教甄卻得付巨額賠償金. 私校退場條例上路後許多私校教師開始參與公立學校教師甄試打算另謀出路卻傳出有私校教師遭原校求償違約金十餘萬元也有公校教甄要求現職教師需提出原校報考同意書或離職證明書。 面對少子化衝擊,私校教師遭巨額賠償與報考障礙阻截,想另謀出路卻無能為力。 少子化私立學校首當其衝,私校教師人人自危,有人不惜放棄年資,另謀公立學校出路。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翻攝. 文 趙宥寧. 、 王燕華. 聯合報記者(2023-07-23) 2023-07-24 09:28. 少子化私立學校首當其衝,私校教師人人自危,有人不惜放棄年資,另謀公立學校出路。

  4. 2023年12月27日 · 專家指出,一味怪罪或「找戰犯」無法讓校園變安全、讓親師生安心;在新聞事件背後,有6件事情更值得大眾反思與理解。 近期「新北某中學生持刀攻擊事件」引起社會廣大關注。 案件背後,又有哪些值得反思的方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陳雅慧 、 陳奕安. 2023-12-27 16:15 更新:2024-01-03 18:20. 本文重點摘要. 一、哀痛,但是不要擴大恐慌. 二、高關懷學生轉學轉銜的制度再確認. 三、情緒至關重要,可以載舟覆舟. 四、情緒教育怎麼教? 五、面對加害學生,「關到死」不能解決問題. 六、家庭和學校的責任一樣重要.

  5. 2017年1月23日 · 在密室逃脫活動中,求救機制的設計是促進鷹架學習、增進同儕互動並創造學習成就的關鍵。. 我們經常在Holiyo體驗活動中,設計師生與生生的互動機制,利用命運、機會和打聽三種策略,讓小組在闖關時能自由選擇應用。. 在以教師為對象的研習活動中,我們也 ...

  6. 2023年9月19日 · 從案例故事中可以發現,蔡老師將教師霸凌及處罰產生了連結。 其實,這樣的連結相當正常,因為大多數的教師霸凌案件,都是由過度處罰所衍生。 而蔡老師擔心的是不知道哪些處罰會超出教師霸凌的界線,也就是說,不知道哪些處罰方式可以用,哪些處罰方式不能用。 這就要回歸到教育部所公布的「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該辦法中對處罰的定義是「指教師於教育過程中,為減少學生不當或違規行為,對學生所實施之各種不利處置,包括合法妥當以及違法或不當之處置;違法之處罰包括體罰、誹謗、公然侮辱、恐嚇及身心虐待等。 」也就是說,處罰作為管教方式之一,若是採用合法妥當的方式進行處罰,自無疑義。 但若是採用了違法處罰,如體罰、侮辱、恐嚇、身心虐待,就有可能會逾教師霸凌的界線。

  7. 2022年10月17日 · 黃淑娟老師曾經在班上遇到一位中度智能障礙的孩子「小文」,一天到晚因為偷竊的行為,被抓到學務處詢問,卻又因為顧左右而言他的說謊,讓老師們都相當頭痛。 在她深入了解原因後,才發現原來小文的「壞習慣」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行為⋯⋯.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偷竊等偏差行為,這時候看見背後的原因會比急著處理重要,圖片僅供示意。 Shutterstock. 文 黃淑娟. 2022-10-17 09:17 更新:2023-02-10 05:45. 本文重點摘要. 從根本解決問題:輔導霸凌者、建立賞罰原則. 「老師不要偷東西的小文! 」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 用「感謝」改掉孩子的偷竊習慣. 後來的小文去了哪裡? 小文是個讓人哭笑不得又無法對他生氣的孩子,因為他領有中度智能障礙手冊,一天到晚惹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