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16日 · 以下帶你認識高蛋白飲品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一:粉狀的高蛋白能快速飲用. 維吉尼亞大學營養師和腫瘤研究專家哈瑞拉(Carole Havrila)說,為什麼老人家適合高蛋白奶粉或是高蛋白粉? 因為他們肌肉漸漸萎縮,而且食慾也不佳。 「高蛋白飲品可以讓他們更容易補充熱量和蛋白質。 其他像是正值成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或是運動員也很適合高蛋白,至少比隨便抓巧克力棒或糖果來吃得好。 哈瑞拉說:「如果是要練肌肉,那就需要好好制定長期策略。 理想上是每3小時就要進食,且時間點最好就是在健身之後。 廣告. 在華盛頓特區執業的私人健身教練布魯斯(Elizabeth Brooks)說,運動員沒有辦法一天好好坐下來用餐5到6次,「所以你才會常常看到經常有人在健身房裡喝乳清蛋白。

  2. 2020年6月14日 · 那喝蛋白飲品應該就會長肌肉過去蛋白粉是健身者的愛但這股風潮逐漸吹向普羅大眾許多直銷公司也賣起了高蛋白補充品因此有人想知道如果像上一題所說食用雞肉牛肉這些蛋白質不能直接讓人長肌肉那如果吃的是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呢

  3. 2017年11月16日 · 搭上健身風潮高蛋白粉或稱乳清蛋白粉跟著爆紅但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喝呢

  4. 2015年8月17日 · 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若是為了長肌肉高蛋白飲品一定要在運動後卅分鐘飲用運動過後肌肉組織吸收胺基酸比較容易長成肌肉錯過時間補充的蛋白質就可能直接變成脂肪蕭敦仁提醒練肌肉要做無氧運動例如舉啞鈴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蕭敦仁說高蛋白飲食不能取代正餐仍要維持均衡飲食正常成人一公斤體重需要一公克蛋白質一天飲食種類分配50%為醣類20%蛋白質30%油脂若是為了健身需要可將蛋白質類增加到30%。 如果為了減重,可在午、晚餐前飲用高蛋白,增加飽足感,並且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

    • 運動的人需要更多蛋白質
    • 「合成窗口」重要嗎?
    • 運動前 vs 運動後
    • 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可能更重要
    • 如何達成蛋白質攝取目標
    • 高蛋白飲食,對大多數人來說相當安全
    • 結論

    以蛋白質而言,RDA顯然不足以支持肌肉修復和成長。研究顯示,定期進行重訓的人,蛋白質攝取量應為RDA的2倍(每公斤體重1.6公克)。 為了發揮最大效果,應該將蛋白質攝取分散至3-4次攝取,每隔3-4小時攝取一次。蛋白奶昔是餐與餐之間的良好選擇,每匙通常含有25-30公克蛋白質。

    許多人相信,在運動後30分鐘內飲用蛋白奶昔,可以讓健身成果最大化。而這30 分鐘的「合成窗口」,指的就是肌肉會大量吸收蛋白質的短暫期間;有些人認為,如果不在這段期間攝取蛋白質,身體就不會有效利用它們。 但目前的研究顯示,這個窗口的持續時間遠超過30分鐘,也可能不限於運動後。 事實上,以肌肉修復和成長最佳化而言,運動前或後飲用蛋白質飲料,可能沒什麼差別。

    至今,只有一項研究比較了運動前後攝取蛋白質,對肌肉強度和大小產生的影響。研究者將21位男性分為兩組,兩組人都會攝取含有25公克蛋白質的蛋白奶昔,但分別是在運動前和運動後攝取。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並未發現兩組在肌肉強度和大小方面有明顯差顯;也就是說,只要運動前或後有攝取蛋白質即可。

    運動前後攝取蛋白質,是否為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之一?這方面的研究結果並沒有定論;少數研究顯示有益處,其他研究則顯示沒有差別。 結果並不一致,促使研究者分析了23項比較運動前後攝取蛋白質的研究。他們發現,無論是否在運動前或後攝取,蛋白質的總攝取量,才是肌肉強度和大小的最強預測因子。因此,以增加肌肉強度和大小而言,每日攝取多少蛋白質,可能比較重要。

    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都有助達成每日攝取目標。肉類、乳製品和魚,是高品質的動物蛋白來源,堅果和豆類則是良好的植物蛋白來源。 研究顯示,以打造肌肉而言,動物性蛋白優於植物性蛋白,但兩者都攝取亦有益處。 市面上最常見的蛋白粉種類包括: 1. 乳清蛋白:這種乳蛋白可以被身體快速吸收,相當適合在運動前後攝取。它也含有高生物活性蛋白質,有機會提供其他健康利益。 2. 酪蛋白:這是另一種乳蛋白,只是消化速度遠低於乳清蛋白,適合睡眠等不吃東西的時段。再者,部分品牌的酪蛋白,每匙可以滿足60%的RDA。 3. 卵蛋白:它是以純蛋清製成,消化速度中等,為市面上最昂貴的蛋白補充品之一。 4. 大豆蛋白:這是少數含有全部必需胺基酸的植物蛋白之一,是素食者的完全蛋白質來源。 5. 米蛋白和豌豆蛋白:兩者各自並未含有全...

    健康的人飲用蛋白奶昔並沒有風險。不過,蛋白奶昔的目的並不是取代正餐,應該在餐與餐之間或運動前後飲用。 許多人不敢同時攝取蛋白補充品和高蛋白飲食,誤以為高蛋白飲食與腎臟疾病和骨質疏鬆症有關。然而,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高蛋白飲食會對擁有健康腎臟的人造成傷害。 另一方面,高蛋白飲食其實與骨骼健康改善具關聯性;這可能是因為蛋白能增加骨骼的礦物密度,並減低骨折風險,如果搭配重訓就更是如此。 因此,不必害怕高蛋白飲食,除非醫生或營養師出於疾病因素,指示你限制蛋白質攝取。

    運動過後,蛋白質是肌肉修復的關鍵之一,許多人也會在運動後攝取蛋白奶昔,來協助肌肉修復。但研究顯示,運動前或後攝取其實沒有差別,最重要的是每日攝取總量。 運動前後和餐與餐之間,攝取蛋白質確實有幫助,但也要確定每天攝取足夠蛋白質。食物和補充品都能幫助你達成目標。 對健康的人來說,高蛋白飲食搭配蛋白奶昔,並沒有太多健康風險。事實上,攝取高於RDA的蛋白質,有許多健康益處。 資料來源:health line、Insider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0年7月21日 ·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0-07-21. 瀏覽數:8373. 今年37歲身材嬌小不愛運動視上健身房為苦差事的森口裕子卻是日本知名的蛋白質愛好者」。 過去被視為只有肌肉男喜愛一般人根本不碰的高蛋白食品她已經遍嚐超過200種品項日本電視節目甚至報導她是託蛋白質之福成功找到男朋友」。 「蛋白質食品讓我瘦身有成人也變得很正向積極剛好就在這個時機緣分出現了,」接受天下電話採訪時森口裕子笑聲爽朗充滿自信很難想像3年前她還處在婚活失敗的低潮。 當時,她擔心年齡已屆「拉警報」,積極參加相親及聯誼,卻屢屢挫敗,傷心之餘揮別家鄉福岡,轉往東京工作,企圖展開新生活。

  7. 2020年1月6日 · 目前的研究顯示,巧克力牛奶不僅對自行車、游泳、長距離慢跑等耐力型運動有益,近期德州大學的研究也發現,巧克力牛奶也能提升青少年選手的重量訓練成績。 但如果你平常不運動,只是假日慢跑、打高爾夫球或其他相對輕鬆的運動,就不見得需要巧克力牛奶,喝水就夠。 不過選對運動後飲品只是第一步喝的時機一樣重要。 廣告. 運動後30~60分鐘內要趕快喝,因為這時候肌肉的肝醣(glycogen)儲存最低,越晚喝越沒效。 「我通常建議,在運動後20分鐘開始吃或喝,因為這時候肌纖維已經準備好要吃東西,」杜克大學前運動表現學程統籌賀夫(Mike Huff)接受《Shape》雜誌採訪時說,相反的,如果不好好補充營養,將會影響下次運動時的表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