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4日 · 最容易起火的 3 大電器. 根據消防署統計,建築物火災起火原因以爐火烹調最多,占40%,電氣因素是第 2 名,占28%,而其中最容易造成起火的,不是大家所想的電暖器、除濕器、吹風機等高耗能的電器,而是不起眼、容易被忽略,但在夏天人人常用的 ...

  2. 2020年4月27日 · 醫師:呼吸道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 日期:2020 年 4 月 27 日 作者: 王芊淩. 黑色濃煙直竄天際,伴隨著火苗的滋長聲,雖然沒看到火花竄出,但這樣駭人場景還有上百人受困其中,這是昨天台北市林森北路上錢櫃真實上演的場景,但根據資深消防員 ...

  3. 2020年4月27日 · 1.遇上濃煙先關門. 當發現許多濃煙、黑黑的什麼都看不見,首要就是先關門! 目的是阻擋濃煙以及高熱,替我們爭取時間等待救援。 但如果你身處鐵皮屋、木造屋,或是門的材質不耐燃,如:塑膠門、玻璃門等。 或是房間內沒有對外窗,就不適合躲在屋子內。 2.小火則快逃. 如果發現火勢還小,且有通暢的逃生通道,那可以沿著樓梯「往下」逃生。 有些人會覺得「如果離頂樓比較近往上逃比較安全嗎? 」,前面有說到濃煙竄升的速度很快,而月頂樓溫度越高、煙也越濃。 3.等待救援期間. 如果你躲在室內等待救援,可以打開對外窗,排出濃煙。 並用膠帶或是毛巾塞住門縫,阻擋濃煙漫進來。 4.絕對別躲浴室、跳樓. 注意絕對不能躲在浴室,因為浴室的門通常是塑膠門,遇熱就會融化。

  4. 2023年4月26日 · 日期:2023 年 4 月 26 日 作者: 王芊淩. 聯華食品彰化廠昨天發生火警意外,22 人一度受困火場,造成 7 人傷重不治,初步判斷原因多因吸入過多濃煙嗆傷有關,而造成傷勢嚴重不治。. 其實在火災現場濃煙造成的死傷常常比直接燒死的多,濃煙的高熱氣 ...

    • 事先準備防災包,「水」為必需品!三天份食物、保暖衣物要備齊
    • 發生地震 Sop!立即做到「三動作」,室內情境避難守則
    • 與家人約定緊急集合地點及確認安全聯繫方式

    當大規模地震發生之後,電力、自來水、瓦斯等維生管線中斷,若此時自家住宅結構完好沒有倒塌,大部分的民眾則會選擇留在家中避難。此時,會需要依靠平常家中儲備的生活必需品,度過無法輕易取得外界物資的時間。 依家庭與成員不同需求,準備物資也會有所不同,可備礦泉水、罐頭、泡麵、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食物、巧克力、營養補充品等,及老人與嬰幼兒特殊需求用品;另備生活用水、衛生紙、生理用品、塑膠袋、乾電池、手電筒等,估約 3 天份量。 內政部消防署提醒,防災包用品約半年要檢查一次,例如食物過期、電池續電等問題。建議平時家中先取儲備區中最舊的食物、用品、電池等出來使用,並且在下次購物時,補足所需飲食與用品的儲備量。

    地震搖晃時,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內政部消防署也提出在家中不同情境遇到地震時的應對方法:

    平時與家人成員共同討論,當遇到地震後,若住家受損且必須離開家中,第一時間該如何避難保護自己、萬一家裡有危險該到住家外哪裡會合、以及與家人震後聯繫的方法,例如附近的公園、廣場、空地或避難收容處所等。 地震之後,可能造成通訊中斷或電話線路壅塞而無法聯絡家人,因此事先約定數種不同的的聯繫方式,以確保震後家人能聯繫彼此狀況。震災為避免電話佔線,建議多使用簡訊或即時通訊軟體與親友聯絡,減少電話線路的負擔。 文 / 許筑婷 圖 / 吳翌華 延伸閱讀 : 地震來了我該怎麼做? 花東強震釀1死「鐵路中斷」今起8鄉鎮停班停課災情一次看 台東強震釀 7073 戶停電!台電說明供電、各縣市停電狀況

  5. 服務時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上午 下午 晚上

  6. 2023年9月23日 · 日期:2023 年 9 月 23 日 作者: 王芊淩. 明揚國際科技公司屏東廠昨晚發生火警,造成近百人受傷、4 名消防員殉職,至今還有員工失聯,重大的社會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但相隔不到半年前也才發生類似事件,當時聯華食品工廠火警造成數十人傷亡,前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林金宏坦言:「最大的問題是對『災害應變』不完整,不論面對公司火警、家中火警因應災害的概念是一樣。 普遍民眾災害應變知識不足. 發生火警的明揚國際是一間專營高爾夫球的公司,一度傳出現場堆有大量過氧化物,今早行政院長陳建仁在立院對此事件回應提到:「根據初步報告,該工廠必非有毒化學物質的管制工廠,爆炸原因還得調查了解。

  1. 相關搜尋

    台南佳里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