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30日 · 據了解廣達在資料中心業者對伺服器需求的拉動下將雲端產品占比拉升至近四成其中伺服器產品占九成達整體營收比重約三成左右是其今年展望最樂觀的產品線之一廣達主要承接AI機櫃整機訂單出貨單價是一般傳統伺服器機櫃的三倍旗下AI

  2. 2021年11月30日 · 發布時間:2021-11-30. 瀏覽數:33666. 33年來,《天下一路看廣達創辦人林百里從一位在台大念書的香港僑生在台創業落地生根發展成營收上兆的集團, 排名台灣50大集團第8名 。. 但他覺得自己最強的能力是以工程師的精神創造社會所需的解決方案 ...

    • 全球第三大
    • 熱中技術
    • 眼光獨到 抓對時機
    • 比技術 比管理 比速度
    • 「烏龜哲學」的企業文化
    • 決勝未來

    廣達做的是筆記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的技術門檻高,就連在主機板產業所向披靡的華碩,跨入筆記型電腦時也遭受挫折,不得不整軍裝甲,捲土重來。 去年,廣達已是國內最大的筆記型電腦廠商,出貨量佔全台總數的兩成。營業額五百一十九億的規模,今年在《天下雜誌》一千大製造業中將擠入前十名。 若以製造量來看,廣達去年出貨達到一百三十一萬台,居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商東芝與IBM。 廣達的高股價來自高獲利。去年,廣達的稅後每股盈餘高達二一.七元,在一片不景氣聲中顯得格外搶眼。 儘管廣達已經上市,除了必要的公開場合,董事長林百里仍然不輕易接受媒體採訪。面對外界好奇眼光,林百里並不覺得自己顯得神祕。「我們只是個工廠,客戶不喜歡我們暴露太多訊息,」林百里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表示。 老友眼中的林百里,他的成功正始於專心本...

    跟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一樣,林百里也是標準的技術癡。 年輕時的林百里,就非常喜歡技術,喜歡發明。 香港德明中學畢業後,林百里到台灣念台大電機系。雖然林百里形容自己是「考試剛好過關那種學生」,但在朋友眼中,林百里既聰明又用功。 林百里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九七二年,二十三歲、還在念書的林百里就與同班同學溫世仁,在實驗室裡做出電子計算機。這台叫做「NTUEC1」的作品,在時間上只比開發出全台第一部電子計算機原型的廠商「環宇」稍晚。 而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當時就在環宇擔任工程師。 回想起少時記憶,「他(林百里)是最優秀的技術人員,直到現在我都還這麼認為,」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肯定地說,「他非常執著於把理想化做現實。」 這個產品打開林百里的事業之路。在三德飯店高家的資助下,林百里與溫世仁成立三愛電子,由林...

    電子產業變化快,除了技術,還要有眼光。林百里有工程師的專注執著,還能比同業更快看到大勢所趨。 比如,金寶原來做的是計算機,但林百里認為必須往電腦業邁進。他擔任總經理時,帶金寶跨入終端機生產,後來,金寶一度是台灣第二大終端機出口廠商。 八七年,金寶轉投資的仁寶龜山廠發生大火,復工後的仁寶決定轉型生產監視器。但林百里此時已嗅到筆記型電腦即將崛起的氣味。 「一把大火燒出他創業的決心,」老友溫世仁回憶。 林百里在八八年成立廣達,這個切入筆記型電腦的時點不早不晚,恰到好處。 現在來看,廣達至少比同業提早五年進入市場。但「更早期做筆記型電腦的死掉很多。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當鳥或當蟲,要看環境成熟度而定,」江英村指出。 深諳技術的林百里注意到筆記型電腦液晶螢幕的變化,由於技術推進,色彩趨向...

    廣達在九七年成為美商戴爾電腦的代工夥伴,去年,戴爾的業務就佔六成以上。戴爾的成長潛力讓廣達水漲船高。 戴爾公司第一次來台時,評選了近十家公司,後來創辦人戴爾還親自來台確認。選中廣達,「因為他們技術最扎實,」戴爾電腦亞太區國際採購管理總部總經理方國健說。 為了延續技術優勢,林百里以董事長之尊親自帶領設計部門。廣達對技術需求未雨綢繆,特地在研發部門中分出「前瞻研發」,專注於兩年後的技術發展。 以戴爾九七年委託廣達生產的機種為例,這個機種在日本已累積數年開發經驗,但廣達在數個月內就趕上日本技術水平,隔年出貨近一百萬台。「我們既驚訝又高興,」方國健形容。 除了比技術,高科技業還要比管理、比速度。 廣達的策略是多元客戶,既能降低單一客戶波動風險,不同客戶要求,反過來又能鍛鍊體質。 譬如,戴爾的直銷模式...

    雖然廣達已是國內第一流的電腦廠商,又是股王,林百里卻不顯驕氣。「我們只是別人的加工工廠,沒有控制原料的權力,只能在被動與主動間多去爭取些訂單,」這位技術專才謙虛地說:「我連國語也講不好。」 林百里的作風深深影響廣達的文化與策略。廣達在技術及效率上求快,但經營卻崇尚「烏龜精神」。「我們要像烏龜很謙虛、穩健,一步一步往前走,」林百里詮釋。 以上市為例,廣達早就可以上市,林百里卻堅持要先做到客戶分散、經營團隊穩定,而且公司的確有資金需求。 「公司太早上市,就像賣還沒成熟的水果,吃了不是要拉肚子?」林百里說,「上市要對大眾負責。」 廣達未上市前,沒有分紅入股,必須與同業共同競爭人才。林百里用廣達的產業地位與企業文化說服員工。「就像運動員能在奧運拿冠軍,這不是很高興的事嗎?這才是工作原動力,而不是拿冠...

    「股王」寶座對於林百里,是光環,也是考驗。 同業都開始感受到壓力。一位同業主管感慨地說,面試新人時,公司福利很自然地被拿來比較。「一張股票五十多萬,你動不動心?」他反問。 但利刃有兩面。上市雖使廣達更容易吸引人才,但抱著期待加入的員工,卻會對未來的分紅入股有所預期。如果廣達不能持續高獲利,「很多人只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這位主管提醒。 廣達有長久累積的技術優勢,不過,競爭廠商也虎視眈眈。更何況,電腦品牌大廠間的競爭詭譎多變,戴爾是否能維持像過去兩年,每年百分之百以上的高成長,各方有不同看法。 「我們去年窩囊一年,今年要揚眉吐氣了,」一位篤信IBM今年會超越戴爾的同業主管預言。 林百里很清楚自己所面臨的挑戰。「十年生聚,我們現在只是把技術、資金、人才集中在這裡而已,真正要比的是未來,」他加重...

  3. 2023年7月13日 · 聯合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7-13. 瀏覽數:6990. 人工智慧AI概念股近期飆漲廣達今天盤中股價衝破200元一度漲停206.5元續寫23年新高終場收在195元漲幅4%讓林百里身價也水漲船高。 根據最新的富豪榜,擠進全球前500大富豪的台灣人依序為林百里、張聰淵、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郭台銘、蔡衍明、尹衍樑、蔡明興。 有趣的是,日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時,廣達集團也積極對外宣布,公司與輝達合作推出最新MGX1超大規模HPC-AI伺服器,是業界第一家推出MGX模組化產品。 黃仁勳當時還特地逛到台北國際電腦展的攤位上,跑到廣達旗下公司雲達的展場,當場把他的黑色皮衣,套到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身上,這個畫面引發大家各自不同的解讀效應,但也象徵雙方的密切合作關係。

  4. 2022年1月12日 · 從筆電到雲端的第一大. 廣達成立於1988,至今33年,分成三個階段: 一、1988年:Mobile Computing(移動運算) 當時我認為運算應該是移動的工具,不是桌上的,所以我們做Notebook(筆記型電腦)。 大家不相信,我們堅持了七年才有生意。 還好我們是不會被擊敗的,到現在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的Notebook廠商。 過去有人懷疑iPad會取代筆記型電腦,沒想到疫情後發現,筆記型電腦的需求變得更多了。 二、2000年:Cloud Computing(雲端運算) 電腦運算已經不是移動的,而是放在雲端。 我們在MIT學習到做雲端伺服器,那時有很多人懷疑雲端能不能用,但我們堅信不疑。 廣告.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2年2月22日 · 文. 黃亦筠. 天下雜誌491期. 發布時間:2012-02-22. 瀏覽數:898. 美國時間二月十三日,蘋果電腦執行長庫克(Tim Cook)宣布,將由美國非營利勞工團體「公平勞動協會」(FLA,Fair Labor Association),對近期飽受抨擊的蘋果供應鏈,進行監察。 查核的深度及廣度,在電子業是「前所未見」。 蘋果官網發布聲明十四小時前,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正在林口的廣達研究院接受《天下雜誌》專訪。 神色自若,他關心的仍是研發創新、新事業。 但同一時間,對手鴻海的深圳廠區,FLA已悄悄展開首波稽查,從宿舍、工作環境、雇用文件、約談人員達數千人。 與鴻海同列蘋果被查重要供應商的還有廣達、和碩,也將在今年接受FLA稽查。

  7. 1999年4月1日 · 本日焦點. 國會改革四大影響一次看 形同為中國敞開大門? 年輕人為何焦慮? 人物. CEO觀點.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追求每一天的進步. 不喜曝光首度接受雜誌深入採訪的林百里如何領導廣達成為筆記型電腦最大製造商? 為何要上市? 接受過中西方教育模式、喜歡藝術的林百里,經營策略有何不同想法? 文. 吳琬瑜. 盧智芳. 天下雜誌215期. 發布時間:1999-04-01. 瀏覽數:360. 問:廣達一直表現很好,曝光率卻很低。 你一向不喜歡和媒體接觸? 答:我們比較少接觸,一方面我們做ODM,客人不喜歡我們暴露太多消息;另一方面我們不做內銷,也沒有上市,和媒體的關係就不密切。 問:很多人說你很神祕。 答:沒什麼好神祕,我們就是一個工廠,也不是什麼公共事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