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高溫資訊

    •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明(26)日屏東縣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請特別注意。高雄市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桃園市、嘉義市為黃色燈號,請注意。

      發布時間:06/25 17:35

  2. 2022年7月28日 · 英國攝氏 40.3 度的歷史高溫、德法同破 40 度、葡萄牙野火肆掠、美國 28 個州發出極端熱浪警報,依據 Carbon Brief 副主編艾文斯博士 統計 ,在 7 月 17 日至 20 日間,全球有百家以上的報紙均以熱浪為頭版,顯示在高溫就如同 COVID-19 一般,均屬於全球共通 ...

  3. 2022年8月18日 · 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於 2019 年分析,希臘的首都雅典將成為全歐洲受熱浪影響最嚴重的城市,2021 年夏天雅典的氣溫一度飆升至 46.3℃,創下數十年來最高溫紀錄,並造成超過 140 起野火。. 七月底至八月初因為熱浪而死亡的人數與過去五年相比,更是 ...

    • 高溫特報1
    • 高溫特報2
    • 高溫特報3
    • 高溫特報4
  4. 2020年2月15日 ·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氣候持續暖化,2020 年 2 月,南極測出史上首次破 20 度的高溫,相當於台北秋、冬季的氣溫。 此外,莫斯科也在 2019 年經歷半世紀以來最高溫的 12 月,幾乎沒有下雪。 氣候暖化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人類又該如何面對這場危機? (責任編輯:郭家宏) 南極洲西摩島(Seymour Island)9 日測得攝氏 20.75 度的高溫紀錄,是南極地區氣溫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 20 度,全球氣候變遷已對極地造成嚴重傷害。 科學家警告,這個警訊令人不敢置信,也是異常的狀況。 南極現在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 3 度.

  5. 2021年7月9日 · 台灣應該如何超前部署氣候變遷? 此篇文章點出氣候變遷,每年全球死亡 500 萬人數因異常高溫及寒冷死亡,以及數字的分佈於哪些地區。 目前熱浪奪走最多人性命,科學家預估,升溫超過攝氏 2 度,對地球眾生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責任編輯:陳怡君) (圖片來源: geralt)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氣候變遷加速,異常炎熱或寒冷的氣溫愈來愈常見,每年導致全球 500 萬人喪命。 彭博(Bloomberg)報導,研究員今天發表第一項結合溫度變化和每年死亡人數增加的研究。 他們說,2000 年至 2019 年,全球總死亡人數中,有 9.4 % 要歸咎於極端氣候。 研究員表示,雖然大部分人是死於嚴寒,但隨著全球暖化,趨勢可能變成多數人命喪高溫。

  6. 2020年7月15日 · 很可能導致熱中暑。. 會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熱指數,是因為 台灣各地濕度多於70%-90%之間, 熱指數真的都偏高,你一定要注意 。. 所以在炎熱的工作環境或運動環境下,你要注意熱指數,並且做好防曬,隨時隨地補充水分。. ( 皮膚科醫師教您看懂防曬乳 ...

    • 高溫特報1
    • 高溫特報2
    • 高溫特報3
    • 高溫特報4
  7. 2021年7月6日 · 台灣應該如何超前部署氣候變遷?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理出根據研究模擬推估未來台灣的乾旱與高溫等各種相關環境衝擊,提出將如何因應的建議。 (責任編輯:陳怡君) 「長期來看,未來下雨的情況,臺灣的水資源、自然災害的情況都容不樂觀。 」許晃雄認為,依據氣候變遷推估的情境,雖然本次為號稱百年一遇的大旱,但未來類似的旱象極可能更加頻繁。 (圖片來源: _Marion ) 「地球模擬器」與氣候變遷. 臺灣在 2021 前半年面臨嚴重的乾旱,中南部水情見紅,讓在地居民相當憂心。 這次乾旱是否就是氣候變遷的結果?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特聘研究員指出,氣候系統極端複雜,不宜驟下結論。 那麼,科學家是如何評估氣候的? 首先需要處理複雜運算的「地球模擬器」,而許晃雄就是「臺灣地球系統模式」的主要推動者。

  8. 2019年8月15日 · 全台灣最長的烤箱是雪山隧道! 高溫飆到 45 度,機電系統壽命將因此縮減. 郭家宏. 2019-08-15. 分享本文. 雪山隧道從 2006 年通車到現在已經 13 年了,然而龐大的車流量同時也帶來了「高溫」,夏天甚至會飆到 45 到 48 度,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高溫將會縮短隧道內機電系統的使用年限。 高溫,是隧道的隱形殺手。 雪山隧道健康嗎? 李克聰:雪隧高溫已超出預期,縮短機電系統壽命. 雪隧讓宜蘭成為台北人的「後花園」,但是假日塞車也成了一種常態。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 報導 ,李克聰表示,現在雪隧的車流量和高溫已經超出當時的預期,衝擊隧道機電系統的壽命,讓使用年限縮短。 因此建議高公局對雪隧大體檢,汰換老舊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