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南投房屋買賣 相關

    廣告
  2. 輕鬆看房、聰明選擇!提供線上看屋、影音物件等優質服務,盡在東森房屋! ...

  3.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great-home.com.tw

    透明誠信、親切熱情在地化優質服務,為你搞定房屋買賣大小事! 即刻找大家,精選眾多舒適理想屋,讓你幸福成家!

  4.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南投縣住宿特惠,即上Agoda訂房。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搜尋結果

  1. 全南县,全南县是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1903年建县,原名“虔南县”,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而得名。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市4县(市)交界,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素有“江西大门”之称。全县国土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8万亩。

  2. 南街村,南街村是临颍县城关镇紧靠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 ...

  3. baike.so.com › doc › 1280097-1353574陈独秀_360百科

    • 概览
    • 人物简介
    • 人物生平
    • 人物事件
    • 人物思想
    • 文化修养
    • 家庭成员
    • 后世纪念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干生,字仲甫,号来自实庵,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今属安庆市)人。思想家、政治人物、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个吃机满主仍顶战审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360百科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步乎去架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他于1927年7月被共产国际剥夺中共党内领导职织假因务。1929年因为在中东路事件中反对当时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之后,陈独秀思想开始向托洛茨基靠近,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并于1931年成立中国托派组织。

    折叠 早年经历

    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己卯八月二十四日乙丑),陈独秀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府城内(属于怀宁县)。他2岁时父亲陈衍中因瘟疫死于苏州怀宁会馆,先后由祖父陈章旭以及长兄陈庆元抚养成人,在家中学习《四书》、《五经》。1896年,17岁的陈独秀通过院试成为秀才,但在次年赴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落榜,未能考中局者还华算帝迫轻承举人。1897年,考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法文和造息争船。同年与高晓岚完婚。 1898年,陈独秀星末北站胜层区赴东北嗣父陈昔凡处,1899年年底,义和团在山东起事,于是陈独秀回到安庆。

    折叠 留学与办报

    1901年10月,陈独秀首次留学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日语。1902年3月返回,组织争刘什裂青年励志社。9月,陈独门律拉目日件应普余秀再次赴日,读东京成城学校陆跟有军科。陈独秀在日本局受到西方社会主义准现今思想的影响。1903年3月31日夜,陈独秀、张继、邹容3人强行剪去湖北陆军学生监督姚昱的辫子,因而被遣送回国。 陈独秀回到安庆后,1903年5月17日在藏书楼发表拒俄演说,创办安徽爱国会。当公家开始镇压时,陈独秀逃往上海,和章士钊、谢晓石今为密、张继等人出版《要屋存印数渐究否主国民日日报》,社址设在新闸新马路梅初里。同年12月1日,上海地方政府禁止出售国民日日报。此后,他回到安庆。《青年杂志》第一期 1904年3月31日,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创办白话文《安徽俗话观杂报》,“让安徽人通达时事,长点见识”。他担任所有编辑和发行工作。报纸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发行量从1000份增加到3000份,成为最受欢迎的白话文报纸之育胜季力兴加包记战一。这份报纸从19做村04年到1905年共出刊23期庆,每期有40页,大约15000字。自第16版以后,该报又考模活里急增加了16个话题,包括军事、导县弦率角术翻湖死状中国哲学、卫生学、天文学等。这些增加的话题几乎都是他自己所写,他使用三爱这个笔名,至少发表了50篇文章。后来由于受到政治压力而停刊。 1905年秋,执教芜湖皖江中学,在芜湖发起成立反清组织“岳王会”并任总会会长。1907年春,陈独秀第三次留学日本密客内名山起烧,入东京正则英语学组解额确牛客货答终考进校学习,后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国等西欧文化。 1908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陆军小学任国文史地教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陈独秀应邀回乡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和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任。 1913年,陈独秀追随柏文蔚参加反袁项城“二次革命”,在芜湖一度遭龚振鹏逮捕,后获释。 19劳编候倒乙约14年春,反袁运动失败后,陈独溶秀再度赴日本,协助章士钊办《甲寅》杂志。第一次使用笔名“独秀”发表文章《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开宗明义提出“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向办利,共谋幸福,斯成立国家之精神。”文中指出,要有爱国心也要有自觉心,“恶国家甚于无国家”,如果是一个人民在其中没有权利,无幸福可言的国家,“瓜分之局,何法可逃,亡国之奴,何事可怖”,引起舆论哗然,不少人指责其不爱国。 1915年夏,陈独秀回到上海,住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9月15日创办月刊青年杂志(由群益书社发行),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副题La Jeunesse),自任总编辑。(1926年停刊)陈独秀在这份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6个原则: 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宣传倡导“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批判儒教和传统道德云核令势船,“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响很大。 陈独秀在1917年二月本纸均晶越号的《新青年》杂志2卷6号发表《文学革命论》,认为中国社会黑暗的根源是“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底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单独的政治革命不能生效,“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需要先进行伦理道德革命,于是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主张改文言文为白话文,文章内容也要趋向实际。五肉格车远粒四运动中,国立北京大学的苏剧以脚乐益鲁游行队伍 1917年1月,群想派核官困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聘任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教授文学。得到北京大学校长的批准,他收集李大钊、胡适、鲁迅和钱沅的密子作品。为了扩大编辑部,问入聚贵表水列脚论八套他将《新青年》迁到北京。 1918年11月诗鱼括来照念周束孩印27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合办《每周评论》杂志。 在蔡元培担任校长之前,北京大学的学生是八大胡同的常客。蔡元培担任校长后,致践级阶刻力林略百力改变这种风气。但陈独秀却依然流连在妓院之中。蔡元培起初还在报章上写文支持续点攻陈独秀,但后来迫于压力,在1919年3月26日深夜的一次会议商议后,决定废除北大的学长制,间接去除陈独秀的校务职位并放他似一年假期,陈因此在事实上离开北大。多年后,参会的胡适与汤尔和曾争论3月26日的那次会议船济约席足的结果造成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表《研究室与监狱》,提出入监狱和入研究室,是青年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6月11日,陈独秀在城南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9月16日保释出狱。

    折叠 创立中国共产党

    1919年秋天陈独秀前往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号。春,李大钊介绍共产国际远东局外交人民委员部远东事务全权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及担任翻译露的俄籍华人杨明斋来访,策动陈独脸求朝销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19现方结正结何白轻练载17年俄国十月革命孔兰病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开始宣传社会主义。1排通接920年8月,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任书记。8月22日,俞秀松、罗亦农等人在陈独秀家中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减亲态位另吃年团。 1920年,陈炯明占领它易刑钱略黑觉眼千扬差广州,孙中山率国民党中央由上海迁往广州,1使女川2月,陈独秀应邀修脚革度前往广州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由李达做代理书记。陈独秀在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广东女界联合会发表演说装饭,批评传统道德,引发当地守旧人士发起驱陈运动。这时,他与胡适在新青年的政治立场上发生争执,胡适强调新青年应该在政治上保持中立,陈独秀则脸构它最顺影在第8卷中发表《谈政治》加以抨击。中共领袖时期的陈独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陈独秀没有前去出席,而是派新婚的陈公博为广州代表,又派包惠僧代表他出席,带去他的信件和4点意见:“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权主义之指导;三曰纪律;四曰慎重进行征服群众政权问题。在会议上,陈独秀被缺席选为中央局书记。 陈当选中共中央局书记后,即于9月回到上海。10月4日,他和杨明斋、柯庆施、包惠僧以及妻子高君曼5人曾一度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被判罚100银元。 陈后被选为党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成都路召开中共二大。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8月9日,陈独秀再次被捕,罪名是家中藏有违禁书籍。最后判罚陈独秀大洋400元。

    折叠 创办杂志

    191新青年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 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折叠 五四精神领袖

    陈独秀五四时期陈独秀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几乎无人不知。其一,这和他主编《新青年》有关。《新青年》是“五四”反帝反封建的主要舆论阵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革命青年的向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其二是在他的呼喊倡导下,民主与科学成了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与运动主调,影响极其深远。其三是他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他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既深刻又尖锐,是当时的人无谁可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一大批进步青年都团结在陈独秀周围,纷纷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一些革命青年甚至还直接与陈独秀和《新青年》联系,争取支持,并仿效《新青年》在各地创社团、办刊物,形成一股庞大的全国新文化力量。较有名的为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恽代英、林育南在武汉组织“新声社”,出版《新声》杂志等。他们都以陈独秀为领袖,以《新青年》作向导。如1919年3月,恽代英等致函《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五四时期的陈独秀确如毛泽东后来所评价的那样,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折叠 拒绝周恩来资助

    由于陈独秀还有较大的影响力,国民党方面希望利用陈独秀与中共之间的矛盾,借机打击共产党的气势。蒋介石1939年接受张国焘提议,派胡宗南、戴笠等到四川江津白沙镇,私访陈独秀。陈独秀看透了他们来意,但是不愿意为国民党提供反共的宣传。 王明在中共党内失势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劝说陈独秀去延安,但是都被拒绝了。陈独秀对劝他赴延安的好友朱蕴山说:“中共中央里没有我可靠的人了,大钊死了,延年死了,我也“落后”了,他们开会,我怎么办呢?我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弄得无结果而散。” 陈独秀陈独秀1939年2月因病到重庆宽仁医院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而仅两个月以后,陈独秀夫妇被逐出“延年医院”。据资料记载,他在1939年5月抵达四川江津后,没有正常的经济来源,除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很不固定的稿费收入外,主要靠亲友的接济。 这时,周恩来再次找上了门。周恩来希望陈独秀不必纠缠历史旧帐,再次表达了中共方面期望他到延安的愿望,周恩来表示,请陈独秀回延安也是毛泽东的意思。不过,陈独秀称他在党内的老友都不在了,不愿意去延安做摆设。 见劝不了陈独秀,周恩来吩咐他的侍卫长龙飞虎拿出带来的一百块银元递给陈独秀。周恩来表示,钱是“互济会”里让他一定收下。陈独秀说什么也不要,坚持退回了钱。 关于周恩来曾多次劝说陈独秀到延安的考虑,中共建政后曾担任第一届民革中央主席的朱蕴山,在《在关于陈独秀的几点回忆》一文中说:“那时王明问题已经解决,毛泽东、周恩来对陈独秀是宽容的。但陈的思想还停留在抗战初期受王明排斥打击的状态中,总认为是中央打击排挤他。……当时中央想把陈独秀弄到延安去养起来,因为他毕竟当过几届共产党的总书记,对党还是有贡献的。”[1]

    折叠 政治观点

    1.民主主义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是“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对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未来世界,将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制以至全民民主制”。 2.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 3.肯定“前期”苏俄,否定“后期”苏俄。斯大林在苏俄的恐怖专政,是苏俄制度造成而非个人品质问题;“任何独裁制度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可能分离的”。没有民主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相成而非相反;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绝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苏联早已不是社会主义。 4.世界大战中不能引发革命,殖民地不能获得解放独立。“此次若是德、俄胜利了,人类将更加黑暗至少半个世纪,若胜利属于英、法、美,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我们如果能努力自新,不再包庇贪污,有可能恢复以前半殖民地的地位,倘若胜利属于德、意、日,我们必然沦陷为殖民地”。 5.放弃对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信仰。

    折叠 文艺观

    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文章区别于文学,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魏晋以后,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所以,无论是骈文还是古文,都未能将应用文体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碑铭墓志,极量称物,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丧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歧黄,即曰著手成春。”陈独秀深谙此弊,提出将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彻底分家,得到了《新青年》同仁的一致赞同。经钱玄同、刘半农的进一步论证补充就完全具有实际的操作价值了。(摘自《应用写作》杂志1994年第4期第45页《“五四”现代应用文发展简述》)

    折叠 文学贡献

    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文章区别于文学,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 魏晋以后,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所以,无论是骈文还是古文,都未能将应用文体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 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碑铭墓志,极量称物,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丧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歧黄,即曰著手成春。”陈独秀深谙此弊,提出将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彻底分家,得到了《新青年》同仁的一致赞同。经钱玄同、刘半农的进一步论证补充就完全具有实际的操作价值了。(摘自《应用写作》杂志1994年第4期第45页《“五四”现代应用文发展简述》)

    折叠 文学书法

    一段佳话:陈独秀论书法,有一则佳话流传甚广。即我们都知道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早年就是受了陈独秀的一语“刺激”,而发愤练字,终成一代大师的。当时陈与沈还不熟悉,但性格率直、快人快语的陈独秀初次相见,就当面说:“昨在刘三壁上见了你写的诗,诗很好,而字则其俗在骨。可谓诗在天上,字在地下!”刘三则是江南名士刘季平也,其时刘三和苏曼殊以及陈独秀、沈尹默等,都是东瀛留学归来常在一起诗酒风流的名士。沈尹默并不因陈的批评为忤,相反后来沈入北大任教,还把陈推荐给了蔡元培校长,并委以文科学长之职,足见旧时学人谦虚宽博之胸怀。 陈独秀批评沈尹默的字“俗在骨”,实际上也是透露了他自己书法上的审美观。一般以帖学为宗的书法,若无厚实的北碑为底,用笔单调柔弱,则容易滑向“媚俗”一路。陈独秀 这一观点也和清代末期由尊帖转而尊碑风尚是一致的。不过后来即便是沈尹默的书法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了,但陈独秀在肯定的同时,依旧保留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1941年给台静农的信中说:“尹默字素来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无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存世二王字,献之数种近真,羲之字多为米南宫临本,神韵犹在欧褚所临兰亭之下,即刻意学之,字品终在唐贤以下也。” 反观陈独秀自己的书法则是碑帖结合,写得汪洋闳肆、兼备众体。 我们今天所见的陈氏翰墨中,以书札、诗稿为多,其中大多为率性而作的狂放大草书,铜板铁琶,大江东去。正如那副著名的对子“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一样,录的是怀素《自叙帖》中的句子,写得颇也颠张醉素,奔蛇走虺。雷闪电掣之势,跃然纸上。据说此联为陈独秀于南京模范监狱中所书,那时在狱中他还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是“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当场书赠刘海粟的。这两幅书法均写得结体开张,线条生辣,章法极具作者固有的率直豪迈个性,当然,也充分显示他书法上深厚的传统功力。 要说陈独秀的放诞和率直的豪迈个性,有段笑话最能体现。冯友兰曾回忆说,他在北大毕业时师生一起照了张相,前排的老师中陈独秀恰好和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漱溟很谨慎,把脚收在椅子下面;陈独秀很豪放,把脚一直伸到梁漱溟的前面。相片出来以后,班长给陈先生送去,他一看,说:“照得很好,就是梁先生的脚伸得太远一点。” 班长忍不住地说:“这是您的脚呀。” 当然,陈先生写字也并非都把“脚”伸得很远,笔者曾见他暮年书赠台静农的一幅行楷诗笺,录自己的《对月忆金陵旧游》:“匆匆二十年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何处渔歌惊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通篇气格高古苍莽,线条厚拙凝劲,读罢掩卷,犹似余音袅袅,韵味无穷。著名学者兼书家台静农后来撰文回忆说,独秀早年用功于篆字,当年曾以行草写赠他的一幅四尺立轴,“体势雄健浑成,使我惊异,不特见其功力,更见此老襟怀,真不可测。”(管继平)

    折叠 文学诗作

    《哭汪希颜》 凶耗传来忍泪看,恸君薄命责君难。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历史三千年黑暗,同胞四百兆颠连。而今世界须男子,又杀支那二少年。 寿春倡义闻天下,今日淮南应有人。说起联邦新制度,又将遗恨到君身。 《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陈独秀一生有4个妻子,结发妻子高晓岚,二任妻子高君曼,第三任妻子是施芝英,第四任妻子是潘兰珍。

    陈独秀共有7个子女,高晓岚生下了四个: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陈玉莹;高君曼生下了三个:陈光美、陈子美、陈哲民(又名陈鹤年)。其中,陈延年和陈乔年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陈光美隐居四川,由于历史原因,直到去世也未承认是陈独秀之子。潘兰珍没有为陈独秀生下子女,但在陈独秀晚年一直陪伴在身边。

    折叠 故居

    陈独秀现有故居两处,一是北京箭杆胡同20号,另一处是重庆鹤山坪石墙院。 箭杆胡同20号 箭杆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呈“T”字形,南北向一竖的北口在智德北巷,南口与东西向的一横相通,东西向一横的西段曲折,东不通行,西口在骑河楼南巷,全长150余米。 据记载,“箭杆胡同”始称于清光绪年间。何谓箭杆?箭杆是指旧时扎纸活的骨架和吊顶棚的龙骨(搁栅)所用的经过加工的高粱秸。据此分析,当年胡同内应有加工、经营箭杆的作坊、店铺。胡同今已无存,只因保留“陈独秀旧居”还剩下西口凹进去的一小截,但已经不是胡同了。 箭杆胡同20号,旧时的门牌是箭杆胡同9号,在胡同西口内南侧把角处,东西并排两个院落,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20号,朝西的街门是骑河楼南巷9号(旧门牌是妞妞房9号)。据房屋档案记载,该院占地面积为460平方米,共有房屋18间半,建筑面积为264平方米。此房原为孙姓人家的房产,购于民国元年(1912年)。1917年,陈独秀来京后租住东院,即箭杆胡同9号;如今,箭杆胡同20号作为“陈独秀旧居”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旧居”的街门建在院子的东北角,面北,为“如意门”①:院内有正房3间带1间东耳房,南房3间亦带1间东耳房,东厢房两间;院内西墙有随墙门通往西院。院内房屋均为起脊合瓦房,正房3间前出廊子。陈独秀从1917年初到1920年初在这个院子里断断续续住了3年。[2] 鹤山坪石墙院 鹤山坪石墙院位于重庆江津市南郊,原是杨氏乡绅的私宅。抗战时期陈独秀在此度过了他64年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自此,“石墙院”作为陈独秀先生晚年生活的客观载体备受注目。1985年5月27日,蜀中才子陈光美携带孙子陈恩田来到鹤山坪石墙院祭拜陈独秀,其孙子陈恩田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轰动巴蜀的《鹤山坪祭》,鹤山坪石墙院从此更是引人瞩目。[3]

    折叠 墓园

    墓碑无语,鲜花寄怀。被辟为“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陈独秀墓,在历经风风雨雨、几次修复之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陈独秀 陈独秀安葬于安庆市北门外十里乡叶家冲的一块坡地上。这是陈独秀灵柩于1947年从四川江津迁回家乡后与原配夫人高晓岚的合冢,2001年经保护性维修后,总面积1058.85平方米。墓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墓冢高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墓碑通高2.4米,碑身高1.8米。墓台两层,正方形,通高2.4米,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墓南台阶与长30米、宽6米的墓道相连接。墓的两侧,各排列32株杉树,喻示着陈独秀走过的64个春秋;5棵龙柏松,则代表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或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从墓冢东北方向穿过一条林间小径,约百米处有一简易小院,占地1.2亩,院中二层主楼于1995年始辟为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室。内设5个展厅,由10个标题版面构成,展览使用照片资料153张、文献资料6份、生活用具(家具)16件,其中国家一、二级珍贵历史文物4件。 1998年,陈独秀墓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安庆市政府于2004年筹建独秀园,2008年三季度独秀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2009年10月,陈独秀纪念馆竣工开放。现在的独秀园占地 110亩,墓地1058平方米,包括陈独秀墓,浮雕墙,陈独秀纪念馆等景点。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安庆市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陈独秀墓等多个单位。[4] 阅读全文

  4. 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木齐县永丰乡块声完盐,位于天山北麓,距首府乌市 郊30公里,面积 146平方千米,辖 6个行政村,31来自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4材永脸呼三北单6人(2017) 由汉、回、哈、维等12个民族组成。著名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该乡永新村第四村民小组。

  5. 秀山村位 于双定镇东北面,距镇政府约5公里,地形以丘陵、石山为主,该村自然风景秀丽,群山环绕,民风纯朴。 秀 来自 山村有5个自然坡,16个村民小组,69 2户2764人,其中劳 动力1772人,村党支部党员49名。 耕地面积6645亩,其中水田1360百科220亩,是自治区级贫困村。

  6. 坪曲子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即历史传说故事类、爱情婚姻类、生产劳动及生活类。 伟吸议则任1、历史传说类。这一类的坪影克划盐价族曲子主要是从各种民间故事或者历史传说,同时历史传说类也是坪曲子当中的重点内容,此外,在坪曲子当中,还有部分内容为许是叙 事性的民歌 ...

  7. 园地:21 77.77公顷,占1.12%; 茶却余农解弦远个洋 林地:156788.58公顷,占80.8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357.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交通用地:674.48公顷,占0.35%;水域3415.82公顷,占1.76%;未利用土地14783.33刀公顷,占7.63%。. 耕地土质条件优越,利用价值较高,土壤结构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