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

      Image courtesy of researchgate.net

      圖片: researchgate.net

      • 與聖嬰現象的 太平洋 中東部 海水溫度 變暖相反,反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 東南 信風 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令西部 海平面 較東部增高將近60公分,西部海水溫度增高, 氣壓 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 颱風 和 熱帶風暴 ,東部底層較冷的海水上翻,導致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zh.wikipedia.org/zh-tw/反聖嬰現象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反聖嬰現象(西班牙語: La Niña ),又稱拉尼娜現象,是一種和聖嬰現象相反的現象,即「東太平洋降溫階段」;因此用西班牙語中與聖嬰現象「厄爾尼諾」(El Niño)相對應的陰性名詞拉尼娜(La Niña)來代表。

  3. 2021年10月21日 · 反聖嬰現象是聖嬰現象的相反,兩者皆是一種大氣振盪的表現,約每2到7年會發生一次。 而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所造成的兩個極端,經常造成全球氣溫、降雨的嚴重變化。 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的成因為何? 在正常情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則是吹東南信風,而信風會帶動海水由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與南赤道暖流。...

  4. 2023年10月18日 · 中央氣象署官方臉書粉專「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表示,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通常發展於「春末夏初」,在秋末冬初「最強」,於隔年春季減弱。 氣象署說,聖嬰現象通常持續時間較短,約為半年至2年的時長。 反聖嬰現象則大多會連續發生,半數以上會持續2至3年。 雖然聖嬰和反聖嬰的發生頻率可能不完全規律,但聖嬰通常2至5年發生一次,反聖嬰則平均2至7年發生一次。...

  5. 2023年1月31日 · 聖嬰. 聖嬰. 氣候. 海洋溫度. 氣溫. 颶風. 降雨. 聖嬰是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系統的氣候現象的一部分。 聖嬰和聖嬰是兩個相反的狀態,它們都對全球氣候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在過去幾年,世界一直經歷連續的聖嬰階段,其作用就是降低溫度,給加拿大和澳洲帶來大量降雨。

  6. 2023年10月13日 · 中央 氣象署 官方臉書粉專「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表示,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通常發展於「春末夏初」,在秋末冬初「最強」,於隔年春季減弱。 氣象署說,聖嬰現象通常持續時間較短,約為半年至2年的時長。 反聖嬰現象則大多會連續發生,半數以上會持續2至3年。 雖然聖嬰和反聖嬰的發生頻率可能不完全規律,但聖嬰通常2至5年發生一次,反聖嬰則平均2至7年發生一次。...

  7. 這一個赤道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冷的現象也被科學家取一個擬人化的名字, La Niña ,也就是西班牙文中「女孩」的意思,當然您可以叫她女嬰,不過我們習慣稱她 「聖嬰」 現象。 為監測聖嬰現象,科學家發明了許多指標,其中最常用的是 ONI 註2 。 聖嬰現象的發展一般約由春末至初夏開始,秋冬季緩步加強,多數在隆冬達到高峰,最後約於隔一年春季逐漸減弱,但聖嬰個案之間還是有許多的差異 (圖2)。 聖嬰與聖嬰並非完全反對稱,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聖嬰海溫異常的程度較大;其次,強聖嬰個案最大海溫異常海域位於赤道東太平洋 (圖1a),但強聖嬰個案最強冷海溫異常則是接近赤道中太平洋 (圖1b);再者,聖嬰持續時間較聖嬰長,有時甚至長達2、3年 (圖2)。

  8. 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對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總數、侵臺颱風總數影響均不大 (圖1),主要是對颱風生成位置的影響。 在聖嬰發展年的夏季及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比正常年較偏向東南,即距離臺灣與東亞陸地較遠 (圖2、圖3),所以,颱風在洋面上的時間較長,颱風強度亦略為偏強。 反之,在反聖嬰發展年的夏季及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比正常年較偏向西北 (圖2、圖3),颱風在洋面上的時間較短,颱風強度略為偏弱。 不過,聖嬰及反聖嬰現象並非影響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的唯一因素,在個案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註. 圖1: (a)聖嬰年 (紅色直條圖)、反聖嬰年 (藍色直條圖)及正常年 (綠色直條圖)6月至11月西太平洋颱風平均生成數,統計年份為1991-2020年,圖上亦標示±1個標準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