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人體所需蛋白質在許多食物中都含量豐富,如動物肌肉乳製品豆類穀類和蕈類等。人體中蛋白質缺乏可以導致全身浮腫、皮膚乾燥病變、頭髮稀疏脫色、肌肉重量減輕、免疫力下降等。[32] 食物中的蛋白質有時會引起過敏反應。

  3. 麩質的來源,從12點位置開始,順時針分別為高筋 麵粉 、歐洲 斯佩耳特小麥 、 大麥 及軋製 黑麥 片。 麩質 (英語: Gluten ),又稱 麩質蛋白 、 麥膠 、 麵筋 、 麵筋蛋白 、 穀膠蛋白 ,是指某些種類穀粒的一群種子貯藏蛋白質蛋白質複合體, 胚乳 中含量尤多 [1] , 麥麩 也含這些蛋白質 [2] ;其成分主要由 醇溶蛋白 (又稱「麩朊」)以及 穀蛋白 兩類蛋白質所組成。 在多種 穀物 中可發現麩質蛋白,如 大麥 、 小麥 、 燕麥 、 黑麥 。 麩質蛋白遇水會形成網絡,把遇水膨脹的澱粉顆粒嵌入其中,因而含有麩質蛋白的小麥粉可以做 餃子皮 。 而不含麩質蛋白的 玉米 粉、 高粱 麵粉雖然富含澱粉卻無法做餃子皮。 麩質蛋白的 拉丁文 詞根「 glute 」就是 膠水 之意。

  4. 單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所攜帶的膽固醇(常被俗稱為「壞膽固醇」),可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所攜帶的膽固醇(常被俗稱為「好膽固醇」),能減低患上冠心病之風險 [3]。

  5. 臺灣正體. 閱讀. 工具. 蛋白質結構 是指 蛋白質 分子的空間結構。 作為一類重要的 生物大分子 ,蛋白質主要由 碳 、 氫 、 氧 、 氮 、 硫 等 化學元素 組成。 絕大部分蛋白質都是由20種不同的 L型α胺基酸 連接形成的 聚合物 ,但還存在另外兩種不常見胺基酸, 硒半胱胺酸 、 吡咯離胺酸 ,參與到極少數的蛋白質合成中(其轉譯機制也不同於61種密碼子)。 在形成蛋白質後,這些胺基酸又被稱為殘基。 蛋白質和 多肽 之間的界限並不是很清晰,有人基於發揮功能性作用的 結構域 所需的殘基數認為,若殘基數少於40,就稱之為多肽或肽。

  6. 高蛋白食物如魚類禽類畜類食物,一般含有較多的鋅元素。 生長發育階段攝入鋅不足會導致生長遲滯、性成熟延遲。 成年人缺鋅會導致免疫力低下等症狀。

  7. 食品科學和其他非正式的場合中,碳水化合物通常是指:富有澱粉(如五殼類、麵包或麵食)或簡單的醣類的食物(如食糖)。 蛋白質 [ 編輯] 主條目: 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種由 胺基酸 分子組成的 有機化合物 。 [4] 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是根據對應 基因 進行編碼的。 除了 遺傳密碼 中20種標準胺基酸。 多個蛋白質可以形成穩定的 蛋白質複合物 並發揮某一特定的功能。 酶 是最常見的蛋白質,對於生物體的 代謝 非常重要。 脂質 [ 編輯] 主條目: 脂質. 一個典型的食用 脂質 分子由數個 脂肪酸 (包含長碳氫鏈)組成,與 甘油 結合。 代表性的為 三酸甘油脂 (三個脂肪酸附到甘油上),脂肪酸可依所包含不同細微構造而被分成飽和與不飽和。

  8. 牛的肝臟,蛋白質含量約為21%,雞、鴨、鵝的肝,蛋白質含量為16%到18%。 肉類的蛋白質經過烹調,有一部分會散在肉湯中,也有一部分水解成胺基酸,溶於肉湯里,故烹調好的肉湯味道鮮美而富於營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