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15日)赴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並備質詢,吳釗燮近日受訪提及,中國鎖定台灣2邦交國製造內部動亂,與台灣的長期邦交有隱憂。

  2. 2024年1月18日 ·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18日受訪時提到擔任立委時要看高端疫苗採購合約有諸多限制,「把當時監督政府的立法委員當賊看」,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在臉書反駁並質疑蔣萬安缺乏國家領導人的格局北市府發言人殷瑋說 ...

  3. 2023年8月24日 · 民進黨立院黨團24日舉行輿情回應記者會。 (記者廖振輝攝) 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籌編完成,國防總體預算加上基金與特別預算,將達到6068億元,創歷史新高,占GDP比率可望達2.5%。 立法院民進黨團今(24)日表示,國家安全攸關全體國民利益,如何強化國家戰力及防衛,光用嘴巴講是沒有用的,實際要看編出了多少預算,這也代表一個國家的決心。

  4. 2023年8月31日 ·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隨後發表聲明樂見拜登政府這項宣布進一步實現跨黨派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 包含在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FY2023)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授權美國國務院從2023年至2027年期間,每年提供台灣高達20億美元的軍援。 麥考爾說,這些軍備不僅將協助台灣並保衛區域其他民主國家,還強化美國嚇阻態勢,確保國家安全,免受日益挑釁的中共威脅。

  5. 2024年1月10日 ·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中國昨(9日)下午發射衛星飛越台灣南部上空,國防部發布國家警報,不過英文衛星(Satellite)卻誤寫為飛彈(Missile)引發討論。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受訪表示,故意把衛星說成飛彈,嚴肅課題政府卻錯誤百出,認為賴清德必須清楚表態,立法院必須強力監督、監察院必須查,該負責需要下台就下台。 蔣萬安今天出席「永續共榮•北市領先 政府首發社會責任債」記者會,並於會前受訪被媒體問到有關國防部昨發布國家警報一事,蔣萬安受訪表示,發射衛星並不在國家安全警報的範圍內,卻在選前4天發送,選在這個時間點,外界有很多質疑,認為是否企圖影響選情、動機可議,且製造不必要的恐慌。

  6. 2024年1月20日 · 2024/01/20 18:54.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大選落幕,中國介選仍是討論焦點;外交部長吳釗燮今指出,如今資訊操弄、認知作戰已不是新聞,而是真實出現在生活之中,在新科技的輔助下,可預見未來資訊操弄問題只會變本加厲,威權國家或其在地協力者,可能運用更加難以防範的手法,威脅民主社會的開放與多元。 這是台灣和全球民主國家,共同面對的巨大挑戰。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今在台灣大學舉行「2024民主韌性論壇」,聚焦資訊操弄、境外勢力如何影響台灣2024總統及國會選舉、台灣又如何和其他民主國家的公民社會協力,守護選舉公正、民主自由等議題;吳釗燮及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鄧艾德(Ed Dunn)應邀致詞。

  7. 2024年2月20日 · 首先,主辦單位指出,新國會應落實轉型正義,國會最大黨的國民黨立委應誠實面對過往歷史錯誤,繳回不當黨產、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修復受害者尊嚴,而民進黨立委應捍衛台灣主權和進步價值,持續推動轉型正義法案修正,民眾黨立委應發揮關鍵少數,支持推動轉型正義法案。 其次,主辦單位提到,轉型正義法案修法應穩健進展,包含「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全文修正案」,將轉型正義工程正式定性為國家應有任務,並明確規範政府業務權責,另包括「加害者究責專法」、「不義遺址保存專法」、「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案」的修法期程仍遙遙無期。

  1. 相關搜尋

    b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