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土壤液化海嘯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 火災水災 和毒氣洩漏等。 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 分類 : . 地震. 地質災害.

    • 九二一過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 防震不是只有「預警」那麼簡單
    • 百年來的變化 十餘載的啟示

    民國八十八年的九月二十一日,在接近臺灣島的正中間處,發生了規模7.6的強震。對多數的臺灣人來說,這天是近代地震對人們最深刻烙印,是災民們難以抹滅的傷通,而對一般大眾而言,那一瞬間雖已逐漸塵封到回憶深處,但地震當下的驚恐和對災情的震憾並不會比較少,而對地震研究者而言,地震儀留下的紀錄更成為份外沉重的研究課題。 逝者已矣,重點是活著的人還能做些什麼?以科學角度來看九二一,稍微令人感念的是,臺灣的地震學前輩們的真知灼見,在1990年代推動各種地震觀測站的建設(參見台灣發展地震預警的過往雲煙一文),全臺各地設置了多達九百多部的地震儀,因而留下非常大量又完整的科學資料,這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罕見的珍貴資料。 接著,在後續的研究中,也讓科學家見識到超凡的大自然力量:地震造成車籠埔斷層地表破裂,短短四秒之間...

    如果只有研究預測地震這條路,那我們就太「浪費」大自然給我們的訊息了。光是從地震波的資訊,我們就足以發展出地震「預警」的系統(詳見這篇和這篇),不過,這只能用在地震發生當下的爭取逃生,我們還有更多的事情可做,譬如「地震情境模擬」。 所謂的模擬,當然也需基於科學的根據,現今的研究已知斷層面積、滑移量與地震的規模,有一定的尺度關係(這篇關於「潛移斷層」的介紹,有稍稍提及)。所以,以斷層的幾何資訊,就能估算其可能產生的地震規模,接著再代入許多科學數據與假設(包括從力學條件得到斷層在不同區段的錯動量差異,還有用來模擬地震波傳遞過程的地下速度構造等等),便可得到地震發生時可能搖晃情形與情境。 「地震預警」目的在於提前告警爭取數秒,而「地震情境模擬」並不是在探討地震會在「何時何地」來襲,而是在地震必然發生...

    臺灣近百年傷亡最慘重的地震是1935年的新竹—台中強震,其次就是九二一集集地震,所幸九二一地震的發生時間在凌晨,倒塌最為慘重的中小學校舍並未釀成更重大的傷亡。而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隨著科技和建築技術改進,倒塌的情況會逐漸改善,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密度已與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暴露於地震危害中的生命與財產成倍數般成長。 當人們開始淡忘大地震的威脅時,風險正不斷提高中,至此不禁想提問:下一個大地震,我們準備到哪了? 要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位置,目前還不可能,然而由前段所述的地震預警與情境預估,已有些突破發展和技術整合,接下來我們再談深入一點。臺灣地震模型組織利用地震及地質資料,以機率式地震危害度分析技術,量化未來強地動發生之可能性,提供政府主管機關對重要場址(如:核電廠及學校校舍等)之安全...

  3. 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 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 在有些地震央,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直接性災害: 1.地面斷裂: 當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到數公尺的錯動時, 就會造成地面破裂、地盤拱起 或陷落的情況, 地表也會出現規模不一的斷裂。 如果建築物的基礎正好跨越斷層帶, 那就難免被撕扯,發生扭曲或斷裂,使得建築物倒塌。 2.山崩: 斷層活動時造成的激烈振動會使鄰近斷層的地區發生大量的山崩,造成災害。 3. 海嘯: 如果斷層造成海底的地形變化,則會攪動海水而形成較長的波浪,並向四周傳布。

  4. 消防署呢就提醒說地震包裡面,應 該裝有七大必備物品,首先不可或缺的就是食物以及飲用水,食物呢就可以準備像是巧克力、餅乾啊 或者是比較熱量高一點的食物或乾糧,也可以放進去比較好攜帶的罐頭,或是真空包裝即食食品,而 飲用水的部分呢也應該要至少放進一瓶飲用水,水分這個很重要不可以忽略喔,那再來呢就是要準備 禦寒衣物,以及急救藥物以備不時之需,像是呢你可以準備防水外套啊雨衣啊小毛毯、暖暖包等等的 來降低這個不慎受困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失溫的風險,那如果你們家裡面呢有那種小型睡袋,不會佔 太大空間的話也可以一併準備,那逃生過程可能會發生一些碰撞啊,所以在防災包包中,你應該要準 備一些像是優碘、棉花棒、紗、 OK蹦等等的急救用品。

  5. 2024年4月4日 · 台灣地震: 二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如何降低損失. 當災難發生時,尤其是當大地震發生時,全世界的媒體就像蒼蠅一樣被吸引到遭破壞最嚴重的地方 ...

  6. 地震的搖晃可能產生多種危險的環境,這些危險使人受傷,甚至死亡。 所以必需立即採取正確避難行為,並留心四周環境變化。 地震來時,建築物快速上下、左右、前後震動,造成家具物品的傾倒、位移及掉落。

  7. 2019年9月19日 · 《報導者》透過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及其領導的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團隊、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許雅儒和李憲忠等學者的解析,從這群20年來默默守護台灣地心、偵測台灣島嶼情緒的權威研究者成果中,帶領讀者從地球科學視角,更深刻認識921,並且學習如何與地震共處。 1999.9.21的地震可怕在哪? 地震威力如46顆原子彈. 921地震能量自集集向外擴散,尤其在北側石岡一帶產生巨大錯動量。 (資料來源/李憲忠;整理/柯皓翔;設計、剪輯/黃禹禛) 這場地震震央位於南投集集,震源深度僅8公里,屬極淺層地震,破壞力驚人,不僅全台有感,地震規模7.3、中台灣最大震度更達最高7級。 「集集地震」(下稱「921地震」)不僅是20世紀全球最嚴重的地震之一,亦是地震研究上相當重要的世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