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臺灣口罩混充事件 是指在 臺灣 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期間,參與 口罩 生產 口罩國家隊 )的部分廠商進口 中國 製造的工業口罩,偽標成臺灣製造或 馬來西亞 製造的醫療口罩,並將其流入臺灣市場銷售圖利的事件。 涉及此事的廠商包括加利科技有限公司、豪品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勤達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事件爆發後, 行政院 下令各單位著手改善並記取教訓,而各部會也做出了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 涉事廠商. 加利科技. 2020年9月2日, 新北市 一名藥師在檢查實名制口罩時發現一包口罩上印有簡體字的「 安徽 製」,經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藥署)調查後,於9月3日勒令工廠停工並禁止出貨。

  2. 籌組. 位於臺北市 民生社區 的 屈臣氏 民環門市外排隊買口罩的民眾攝於2月2日。. 2020年1月起,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逐漸嚴重,臺灣也出現確診個案,行政院副院長 陳其邁 根據前去中國大陸武漢探聽的人員回報後判斷情勢嚴峻認為佔全世界口罩 ...

  3. 经济部 调查发现口罩国家队成员之一豪品国际实业自8月起进口大量中国大陆制造的非医用口罩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其将中国大陆制造的口罩换上自家公司的外盒并标为医用”,进入市面贩售经济部估计流入市面约400万片 [10] [11] 。 2020年9月初,彰化 检警 在搜索工厂后将相关人等移送 台湾彰化地方检察署 (彰化地检署),业者也坦承犯行 [12] [13] ,这些口罩未流入实名制 [14] [15] [16] 。 勤达医疗器材 [ 编辑] 非属口罩国家队成员的勤达医药器材公司进口中国大陆制的口罩,假冒为成马来西亚制造的产品,因涉及违反《药事法》,产品已被勒令下架,新北市调查处展开侦办后,在9月10日封存超过6万片口罩。 [17] [18] 主管机关应对 [ 编辑]

  4. 其他人也問了

  5. 4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口罩禁止出口與徵用延長到6月底 [7]。6月起徵用量外的口罩開放出口 [8]。 出入境數量限制 [編輯] 出境 台灣海關規定攜帶口罩出境每人不得超過5盒共250片口罩) [9],違規沒收的口罩均會移送衛福部疾管署處理 [10]。

  6. 口罩實名制 是指由 政府 管制口罩,並以 實名制 方式配給 口罩 的 政策 。 此政策史上首次出現於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期間,部分國家及地區的醫療機構與民眾大量採買口罩用於防治 飛沫傳染 ,因此在當地出現口罩短缺的情況。 為確保穩定供給口罩,使民眾能享有均等購買口罩的機會,由政府出面以公權力推行此類管制措施。 澳門 於2020年1月23日傍晚開始口罩管制措施,是最先實行相關政策的地區; 臺灣 隨後亦同樣實施、並首次使用了「口罩實名制」此一名稱; 韓國 及後亦效法相關措施。 澳門 [ 編輯] 參見: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澳門疫情防疫及醫療安排 § 保障口罩供應.

  7. 2021年7月8日 · 社區防疫持續實施出入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依法開罰。 醫療應變:加強通報採檢,持續監測指標 [22] 。 2月24日,指揮中心說明,自3月1日零時起(放寬部分境外入境管制):

  8. 台湾口罩外交 ,是指 中華民國 蔡英文政府 在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爆發时所實行的 口罩 出口管制政策及相關外交決策 [1] 。 口罩外交是全球 疫苗外交 的另一個面向。 事件背景. 總統 蔡英文 參訪口罩工廠.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 中国大陆 爆发後,全球各地區先後出現搶購口罩的浪潮,隨後中國大陸、 日本 、 印度 、台灣等地的廠商積極增加口罩產能。 2020年1月底, 蔡英文政府 禁止口罩出口,根據人員回報,若中國大陸管制口罩出口,臺灣口罩存量將不敷使用,因此當局強制 徵用 口罩工廠,並投入大批資金及人力生產口罩,同時隨疫情調整相關措施,宣佈要在3月中成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