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公曆
    • ㄍㄨㄥ ㄌㄧˋ
    • 釋義:
    • 目前國際通用的曆法,為陽曆的一種。參見「格里曆」、「陽曆」條。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03年10月31日 · 公曆 是當前國際通用的曆法 [1] [2] [3] ,也叫 格里曆 ( 拉丁語 : Calendarium Gregorianum ,英語: Gregorian calendar ) [2] [3] [4] ,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使用 [5] [a] 是 陽曆 的一種 [2] [3] 。 一年分為12個月,每個月28至31日不等。 1582年10月, 教宗 葛利果十三世 (Pope Gregory XIII)引入該曆法,作為對 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的修改和替代。 主要的變化是對 閏年 的加入進行了不同的劃分,使平均行事曆年長365.2425天,更接近由地球繞太陽公轉決定的365.2422天的 回歸或太陽年 。 閏年的規則是:

  3. 2020年5月22日 ·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陰曆陽曆公曆農曆這之間有什麼區別感覺農曆就是陰曆。. 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今天我們用一文搞懂這幾個曆法之間的區別。. 首先曆法總體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 。. 陽曆即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 ...

  4. 公曆 当前國際通用的曆法 [1] [2] [3] ,也叫 格里曆 ( 拉丁語 : Calendarium Gregorianum ,英語: Gregorian calendar ) [2] [3] [4] ,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使用 [5] [a] 阳历 的一种 [2] [3] 。 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28至31日不等。 1582年10月, 教宗 格勒哥里十三世 (Pope Gregory XIII)引入該曆法,作為對 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的修改和替代。 主要的變化對 閏年 的加入進行了不同的劃分,使平均行事曆年長365.2425天,更接近由地球繞太陽公轉决定的365.2422天的 回歸或太陽年 。 閏年的規則

  5. 陽曆即太陽曆是根據太陽運行規律制定的曆法觀察的是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變化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計365.24天一個 回歸年 ),分攤給12個月,每個月平均是30.437天。 陰曆即太陰曆是根據月球運行規律制定的曆法 ,觀察的是月相的周期變化,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個月,計29.53天,乘以12個月,一年大概是354.36天。 從分類標準來說,只有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簡稱陰陽曆)三種曆法。 有了這個認知再探究公曆和農曆分別屬於上述哪一種曆法。 (月相示意圖) 結論一: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屬於陽曆的一種,但是,陽曆卻並不等同於公曆,二者是被包含與包含的關係。 公曆又稱基督紀年,其基本特徵就是將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即公元元年。

  6. 2024年2月3日 · 本文章是一個方便的工具讓我們可以快速查詢中華民國國曆西曆公曆以及中國農曆 1 (農民曆,Chinese calendar等不同曆法間的對應關係。 同時為了符合中華民國的歷史因素,另外附上清朝統治時期(臺澎金馬)帝王紀年的年號,以及日據時代(僅限臺灣島和澎湖群島地區)的紀年法作為對應。 我們知道,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自民國元年起,採用當時西方世界普遍通用的陽曆(格勒哥里曆,或稱西曆),作為國曆使用。 但在此之前,我們的祖先使用了不同的曆法制度,除了農曆外,還會根據不同朝代的帝王紀年的年號,作為官方正式的年曆使用,這些曆法都是以太陰月或太陽周年為基礎,並有不同的起始點和歲次。 因此,要將這些曆法和年代轉換成現代的陽曆,就需要一個對照表,以便我們查詢和比較。

  7. 公曆格里曆是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西元1582年引進用以確立日期的曆法。 這曆法是根據地球繞著太陽運轉的時間來計算(意指這是一種陽曆),包含了閏年。 (閏年指的是在該年度的日曆上增加一天,使曆法的計算隨著時間推移而更為準確。 )這曆法有時又稱為「新式」曆法,好與「舊式」的儒略曆有所區別。 Statue of Pope Gregory XIII. Portion of one of the earliest printed versions of the Gregorian calendar. Printed in Rome in 1582. 為什麼要創建公曆(格里曆)? 在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之前,羅馬人和許多基督教會都使用 儒略曆 。

  8. 公曆與農曆對照表. 請用滑鼠選擇年份 (1901至2100年),對照表以pdf格式顯示。 由於計算數十年後的月相及節氣時間可能會有數分鐘的誤差,若新月 (即農曆初一)或節氣時間很接近午夜零時,「對照表」內相關農曆月份或節氣的日期可能會有一日之差別。 這些情況會出現在2057年9月28日、2089年9月4日及2097年8月7日的新月、2021年的冬至、2051年的春分、2083年的立春和2084年的春分。 公曆與農曆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