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唐中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正體. 工具. 唐中宗李哲 (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 李顯 ,是 唐朝 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時間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兩次在位合共五年半。 唐中宗公元710年病逝,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 定陵 。 中宗的祖父( 唐太宗 )、父親( 唐高宗 )、母親( 武則天 )、弟弟( 唐睿宗 )、兒子( 唐殤帝 )和侄子( 唐玄宗 )皆為皇帝,這在中國史上極為少見。 生平 [ 編輯] 李顯是 唐高宗 和 武則天 的兒子。 顯慶 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生於長安。 號為佛光王。 [2] 一開始他被封為 周王 。

  2. 唐中宗李哲 (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 李顯 ,是 唐朝 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兩次在位合共五年半。. 唐中宗公元710年病逝,终年55岁,谥号 ...

  3. 展开 18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 [41] 唐朝 第四位皇帝, [42] 唐高宗 李治 第七子, 武则天 第三子。. [41] 显庆 元年十一月 乙丑 日(656年11月26日 ),李显生于 长安 [5] 。. 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 [5] 。. 章怀 ...

  4. 中宗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妻子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害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鳳凰山)。 基本信息. 姓名: 李顯. 性別: 男. 外文名: Li Xian. 別名: 李哲. 出生日期: 公元656年11月26日. 諡號: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孝和皇帝) 去世日期: 公元710年7月3日. 民族: 漢族. 王朝: 唐朝. 國籍: 唐朝(中國) 廟號: 唐中宗、中宗. 陵墓: 定陵. 年號: 嗣聖、神龍、景龍. 出生地: 長安. 主要成就: 神龍革命,去國號周恢復大唐國號.

  5. 李顯. (唐朝第四位皇帝) 鎖定. 唐中宗李顯(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 [41] 唐朝 第四位皇帝, [42] 唐高宗 李治 第七子, 武則天 第三子。 [41] . 顯慶 元年十一月 乙丑 日(656年11月26日 ),李顯生於 長安 [5] 。 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 [5] 。 章懷太子 李賢 被廢后,被立為皇太子 [6] 。 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 聖曆元年(698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 神龍元年(705年)在通天宮復位。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唐中宗唐中宗 - Wikiwand

    唐中宗公元710年病逝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定陵中宗的祖父唐太宗)、父親唐高宗)、母親武則天)、弟弟唐睿宗)、兒子唐殤帝和侄子唐玄宗皆為皇帝這在中國史上極為少見

  7. 中文. 英文. 唐中宗李顯 (656年11月26日 - 710年),後改名 李哲 ,是 唐朝 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時間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 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病逝,終年55歲,謚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顯示更多...: 生平 死因爭議 中宗被廢前因後果 裴炎助武后廢中宗的原因 武后廢中宗成功的原因 武后廢中宗後的影響 評價 家庭 家世 后妃 子女 子 女 孫輩 孫 影視作品.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 來源條目 。 Display ruler in date view.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