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7日 · 過去坐缸也被稱為「坐化」與「缸葬」的合稱,也就是將屍體放入陶製容器中安葬,習俗可以追到距今5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古代會在遺體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來除溼、防腐。 星雲大師在自己的身後事,特別交代「一切從簡」,不設立治喪委員會、不個別發訃聞、不做繫念佛事,而佛光山自6日開始,則開放信徒致意弔唁,另,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透露,星雲大師的真實年齡為102歲,但身分證少報歲數。...

    • 末代公主

      離開韓國土地38年的公主要回來了!但走下飛機的不是雍容華 ...

    • 星雲法師

      觀點投書:由星雲法師舍利子說起2023-03-02 05:30:01星雲法 ...

  2. 2023年2月7日 · 據了解,佛教中採「坐缸」方式圓寂,意謂不願打擾各界造成影響,數年後開缸若肉身不腐,將歷經「刷漆」、「纏紗」、「風乾」、「塑形」、「補漆」、「貼金」等6道妝佛工序後,成為一尊真正的「肉身佛」。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第一尊「肉身佛」為汐止彌勒內院慈航法師,1954年慈航法師採「坐缸」方式圓寂,3年後開缸時,依然顏面如生、目光如炬,甚至過了70年仍肉身不腐。...

  3. 2016年5月1日 · 根據中國泉州網報導,今年1月10日,泉州崇福寺、紫帽山普照寺舉行福厚長老肉身開缸儀式。坐三年半,福厚長老肉身不腐,圓滿修成金剛不壞之 ...

  4. 2023年2月10日 ·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5日辭世,享耆壽97歲,被外界誤以為是「坐缸」;9日星雲大師弟子、妙熙法師撰文澄清並解說,並非坐缸,而是坐塔。. 法師更提及大師法體真身坐入塔中,7天後荼毘火化為「坐塔荼毘」,並非外界所傳坐缸 ...

  5. 2023年2月13日 · 坐缸」是佛教中僧人圓寂的儀式之一,坐化與缸葬的合稱;多年後缸內的僧人若肉身不腐,就可能成為一尊肉身佛。 缸葬又稱甕棺葬,意指將往生 ...

    • 坐缸1
    • 坐缸2
    • 坐缸3
    • 坐缸4
    • 坐缸5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3年2月14日 · 外傳星雲大師將「坐缸」成為肉身菩薩,佛光山妙熙法師出面釋疑,強調星雲大師為「坐塔」而非「坐缸」,將會遵循佛制和佛教儀軌,7日後荼毘(火化)。 據了解,「坐缸」為僧人圓寂後儀式之一,數年後開缸若肉身不腐,將歷經「刷漆」、「纏紗」、「風乾」、「塑形」、「補漆」、「貼金」等6道妝佛工序,方成「肉身菩薩」。...

  8. 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圓寂後,將其盤坐 裝殮 於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 遺體 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再密封缸體安葬。 後世僧人選擇“坐缸”,主要目的是為了成就所謂的“肉身不壞”。 佛教對“肉身不壞”之追求,最早源於釋迦牟尼佛在世之時。 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臨終之時,曾囑咐其弟子摩訶迦葉持佛衣缽入定,保持肉身不壞,等待彌勒菩薩降世成佛,度化眾生。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魏、晉、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壞之記載,此時普遍採用體表塗以生漆等物以隔絕空氣,其中最典型的的為六祖慧能真身像(參考《六祖壇經》)。 錢倉出土清和尚缸葬. 相關詞條. 坐缸(和尚圓寂後的程式) 指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後舉行的一種儀式。 有 坐缸 、封缸、開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