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佳冬楊氏宗祠 ,是位於 臺灣 屏東縣 佳冬鄉 的 楊姓 祠堂建築,列為 屏東縣古蹟 ,其與賴氏、林家和戴家為佳冬四大宗祠 [1] 。 歷史 [ 編輯] 楊氏遷台始祖楊德展清乾隆二十至三十年間率同七、八位族親,由 廣東 蕉嶺 來台開墾,並在今佳冬鄉 六根村 定居 [2] 。 之後由二十二世祖楊其潤於 清道光 年間召集佳冬鄉、 車城鄉 、 內埔鄉 等楊氏宗親成立「楊雲岫公嘗」,並由楊雲岫的第二十五世祖楊金水、楊家連兄弟集結楊氏宗親的三十個會份,共同集資,依照原鄉客家風格興建宗祠 [3] 。

  2. 2021年10月1日 · 楊氏宗祠位於屏東佳冬六根村是縣定三級古蹟因前庭一座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吸引旅客駐留楊氏宗祠開放遊客進入參觀免門票現在正是秋荷盛開的季節來屏東欣賞古宅之美還可觀賞嬌媚多姿的荷花楊氏宗祠位在屏東佳冬鄉六根村外環道沿海路口的佳興路邊是一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式客家建築台灣最具價值代表性的客家傳統建築之一。 是由散居屏東各地的客家楊氏宗親集資建立,自民國八年開始建造,於民國十二年完工落成。 民國84年,楊氏宗祠曾經與都市道路計畫牴觸而面臨拆除命運,但幸運於楊氏宗祠子孫們積極維護下,申請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楊氏宗祠最大特色就是前庭一座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背靠山,前面有水,象徵著遇水則發,後代子孫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意思。

  3. 佳冬楊氏宗祠 ,是位於 臺灣 屏東縣 佳冬鄉 的 楊姓 祠堂建築,列為 屏東縣古蹟 ,其與賴氏、林家和戴家為佳冬四大宗祠 [1] 。 歷史. 楊氏遷台始祖楊德展清乾隆二十至三十年間率同七、八位族親,由 廣東 蕉嶺 來台開墾,並在今佳冬鄉 六根村 定居 [2] 。 之後由二十二世祖楊其潤於 清道光 年間召集佳冬鄉、 車城鄉 、 內埔鄉 等楊氏宗親成立「楊雲岫公嘗」,並由楊雲岫的第二十五世祖楊金水、楊家連兄弟集結楊氏宗親的三十個會份,共同集資,依照原鄉客家風格興建宗祠 [3] 。

  4. 2023年3月19日 · 楊氏宗祠為台灣最具價值代表性的客家傳統建築之一亦是珍貴的客家文化財楊氏宗祠前庭有一座太極樣式的池塘是目前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彌足珍貴作為風水景觀池塘前方接引屏東最高的大武山接引至宗祠神龕下成一大風水幾次遊程體驗都是由客家文化研究深厚的屏東縣茄冬文史協會-楊景謀理事長來為我們導覽解說佳冬鄉客家村落的背景與脈絡。 楊景謀理事長鉅細靡遺道來佳冬鄉人文薈萃之處,不僅介紹古蹟建築的建材與結構,導覽內容更時刻帶入濃濃的客家內涵,也會說出幾句道地客家話讓我們學習,解說生動,清楚介紹了佳冬鄉村落的特色。 前、後堂之間夾有中庭,而中庭天井雙側有兩扇滿月門相互對望,古典雅致。

  5. pt.map.chonlang.com.tw › chaozhou-town › youngs-ancestral-hall屏東人文地圖 | 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坐落於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是由楊雲岫的第二十五世裔孫楊金水和楊家連昆仲為表彰祖先創業之德集結眾力籌組佳冬楊雲岫公嘗」。 籌組時召集屏東縣內埔番仔埔」、「車城鄉保力村佳冬鄉六根村石光村玉光村萬建村等楊姓裔孫宗親共30人會份置產購地興建此宗祠。 1919年開始建造,完成於1923年。 彩繪作品為畫師陳玉峰青年時期的創作。 .館設地址 : 屏東縣佳冬鄉冬根路19之30號. .開放時間 : 0915-904967. Pbike租賃站 美食資訊 住宿資訊. 阿緱城、大潮州、恆春城人文地圖,引領民眾及遊客踏著輕鬆的節奏,走讀老樹、巷弄、建築及潮文化,聆聽在地的故事,穿越時空,串起灑落在南國的珍珠.

  6. 楊氏宗祠位於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19之30號係屬三級古蹟建於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歷經五年完工落成因前庭有一座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象徵楊家子孫生生不息及遇水則發風水極佳是庭園造景最獨特的古宅又因祖先楊雲岫曾任潮陽太守屋頂以燕尾脊代表官宦後代楊氏宗祠正門上刻著對聯:「理學淵源芳流炎宋」、「相臣勳業卓著大明」,前者指宋代集理學大成的朱熹的老師楊時後者指明代的三位宰相楊榮楊溥楊士奇。 用對聯勉勵後代子孫要以祖先的成就與榮譽做為典範。 宗祠的大木構造相當簡潔,棟頂的馬背接飾是精緻的琉璃貼及彩繪鑿花;天井舖設紅色的地磚,左右兩側各有一月洞門相通,古典雅緻。 太極兩儀池建造之始未於周邊加設護欄,若有小朋友入內參觀時,應注意其活動安全,免生危險。 黃翠文. 7 個月前.

  7. 楊氏宗祠坐落於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的冬根路日大正8年 (1919)年開始建造完成於日大正12年 (1923),共經歷了五年祭拜唐朝時到廣東原鄉開基的第一代祖先朝議大夫楊雲岫與誥封二品歐陽夫人設有掌祠員晨昏上香祭祀維護清掃而於每年清明節前一天會同派下會份代表舉行祭祖大會宣讀祭文。 宗祠正門對聯為「理學淵源芳流炎宋」和「相臣勳業卓著大明」。 上聯係取宋時傑出宗人楊時之事蹟,下聯則取明時楊士奇和楊榮、楊溥入閣典要務,時人稱三楊,輔弼朝政,以此二聯讓後代裔孫學習效法,並珍惜祖先成就榮譽。 本堂石柱楹聯為「基創自梅州族大支繁蕃衍八閩兩粵」、「派分來海島源長遠會同白祖一宗」,表示佳冬楊氏宗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