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暖暖區 ( 臺灣話 : Luán-luán-khu )位於 臺灣 基隆市 最南端,臺灣最早設置現代化都市水源地的地方,北鄰 仁愛區 ,東北接 信義區 ,東鄰 新北市 瑞芳區 ,南鄰新北市 平溪區 、 汐止區 ,西鄰 七堵區 ,西北接 安樂區 。 區內人口約3.8萬人,是基隆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 歷史 [ 編輯] 暖暖區原為 巴賽族 「暖暖社」( 巴賽語 : Perranouan ;又稱「那那社/ Loanloan 」,意思為「間隔處」)居住地,荷蘭時代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中,暖暖的位置標示 Perranouan ,臺語音譯作 八暖暖 ( 臺羅 : Peh-loán-loán ),荷蘭文獻記載,「Perranouan是阻隔淡水與基隆之間的障礙」 [1] 。

  2. 暖暖區 ( 臺灣話 : Luán-luán-khu )位於 臺灣 基隆市 最南端,臺灣最早設置現代化都市水源地的地方,北鄰 仁愛區 ,東北接 信義區 ,東鄰 新北市 瑞芳區 ,南鄰新北市 平溪區 、 汐止區 ,西鄰 七堵區 ,西北接 安樂區 。 區內人口約3.8萬人,是基隆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 歷史. 暖暖區原為 巴賽族 「暖暖社」( 巴賽語 : Perranouan ;又稱「那那社/ Loanloan 」,意思為「間隔處」)居住地,荷蘭時代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中,暖暖的位置標示 Perranouan ,臺語音譯作 八暖暖 ( 臺羅 : Peh-loán-loán ),荷蘭文獻記載,「Perranouan是阻隔淡水與基隆之間的障礙」 [1] 。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暖暖區 ( 臺灣話 : Luán-luán-khu )位於 臺灣 基隆市 最南端,臺灣最早設置現代化都市水源地的地方,北鄰 仁愛區 ,東北接 信義區 ,東鄰 新北市 瑞芳區 ,南鄰新北市 平溪區 、 汐止區 ,西鄰 七堵區 ,西北接 安樂區 。 區內人口約3.8萬人,是基隆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 歷史 [ 编辑] 暖暖區原為 巴賽族 「暖暖社」( 巴賽語 : Perranouan ;又稱「那那社/ Loanloan 」,意思為「間隔處」)居住地,荷蘭時代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中,暖暖的位置標示 Perranouan ,臺語音譯作 八暖暖 ( 臺羅 : Peh-loán-loán ),荷蘭文獻記載,「Perranouan是阻隔淡水與基隆之間的障礙」 [1] 。

  4. 2019年10月16日 · 2019-10-16. 100828. 基隆市. 暖暖車站是台鐵的簡易招呼站這裡沒有站務員沒有驗票閘門只有一台憑良心進出的刷卡機怎麼到暖暖車站暖暖區是基隆市的七個行政區之一但暖暖車站在台鐵路線規劃中卻屬於宜蘭線。 因此, 如果你從台北出發想直達暖暖記得看準班次搭上開往宜蘭而非基隆的區間車。 如果你從基隆出發,抱歉,只能乖乖換車。 先搭台鐵基隆線到八堵站,再從八堵站換車,搭一站到暖暖。 秘密通道大公開. 區間車晃到暖暖車站後,你會看到一台刷卡機,用悠遊卡或一卡通等電子票證的人,「嗶」一下就能出站。 購買台鐵車票的人,直接出站就行了。 這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直接走向前面大馬路;但是,請找找看,面對刷卡機右手邊,靠山壁的那一面,有沒有一根金屬柱子?

  5. 2020年7月29日 · 基隆市暖暖區公所地理環境地理環境. ::: 首頁. 公所簡介. 地理環境.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友人. share分享按鈕. 本區位於基隆市之南端,基隆河自新北市四腳亭在碇內里流經區內,向西南迂迴至八南里而入於七堵區境界。 此外東勢溪及西勢溪則匯成暖暖溪,於暖暖橋注入基隆河,基隆嶺則蜒蜿於河之北岸,與仁愛,安樂二區交界,中部有龜頭山橫列八堵、暖同二里之間,向南伸延至東勢坑;宜蘭線鐵路自八堵分岐經暖暖通宜蘭、蘇澳,並銜接北迴鐵路線。 又瑞八公路及高速公路在八堵交流道接縱貫公路,另萬瑞高架交流道經區內銜接通東北角濱海公路,交通暢流。

  6. 2020年7月29日 · 暖暖區在清領時代是台北府四堡中之上石碇堡中心要地為台灣東北部最早之城鎮之一。 暖暖地名是以凱達格蘭族「那那」社諧音而來,清領時期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此墾地。 日治時代: 甲午之戰,清國戰敗,台灣、澎湖被迫割予日本, 暖暖屬於台北縣基隆支廳,西元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改為基隆廳轄之第二十區,西元1920年(大正九年)台灣實施自治制度將五堵、瑪陵、暖暖三區合併成立七堵庄為台北州基隆郡轄。 西元1945年二戰後設區:

  7. 2020年7月29日 · share分享按鈕. 「暖暖之地名由來係因平埔族那那社而得名那那轉音為暖暖」。 而暖暖之發跡有賴基隆河之船運商埠,船商自溪水駛入汐止後,大船換小船進入暖暖「渡船頭」,因此暖暖老街商家林立,榮榮富裕。 1895年日人領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當時的衛生問題,於1896年邀請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來台擔任衛生顧問,並提出建設上下水道(給水、排水)設施。 同年後藤新平推薦的巴爾登來台後,1896年基隆衛生工程調查與設計開始進行》建議將基隆水道的水源設致於暖暖街西側的西勢溪上游地帶,設置水堰儲水及淨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