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0日 · 我自己參考網路上前輩媽媽們的經驗,列出以下幾個重點供參考: 使用PPT軟體製作. 列印材質與大小. 美觀設計與點讀貼數量. 使用PPT軟體製作. PPT簡報軟體是最普遍的軟體,也是大家常使用的軟體,操作上比較熟悉、且放字和圖片的靈活度也夠,不會像其他OFFICE軟體限制很多。 PPT可直接設定輸出大小或按比例設定,輸出可直接轉成JPG檔方便列印,所以我也和前輩媽媽們一樣使用PPT製作囉。 列印材質與大小. 既然要做成小卡,準備放到小卡冊裡,就要印彩色的比較美觀,既然都印彩色了,紙質希望有點厚度。 採前輩媽媽們的作法,直接在7-11的ibon列印明信片來輸出這些小卡,一張4x6的明信片剛好就是兩張小卡,我的作法是印出後兩個沿線剪下,背對背放進去小冊子裡。

  2. 2024年3月13日 · 1.溫暖型的長輩. 溫暖型的長輩大多是真心關懷晚輩,通常雙方關係也比較親密,應對起來自然輕鬆,只要認真回應他們就好了。 2.怕尷尬型的長輩. 許多長輩在聊天時擔心氣氛冷場,因此會積極提問以維持對話。 當遇到這種害怕尷尬的長輩,簡單回答他們的問題並轉移話題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這樣不僅減輕了長輩的「空白焦慮」,也讓氣氛更加自然。 相反地,晚輩的沉默會增加長輩的焦慮,促使他們提出更多問題,導致雙方都感到不安。 3.空虛型的長輩.

  3. 2021年6月1日 · 夫妻冷戰的4大原因. 因吵架而冷戰的兩人,由於雙方都在氣頭上,很難帶著情緒做判斷或溝通,也因此看不到真正的問題點。 至於為何會冷戰? 背後通常有這些原因: 1. 各自有「是非對錯」的標準. 不論是情侶或夫妻,兩人大多在不同家庭環境成長,思想、觀念、處理事情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樣,在是非對錯上也各有一套標準,吵架與冷戰也因為「不認同對方,覺得自己才是對的」而導致。 2. 不喜歡「輸」的感覺. 冷戰時,有時先認錯的一方會認為自己輸了,以後只要吵架,一定就是自己要先道歉;有時也擔心主動破冰時,要是還被冷言酸語會更不甘心。 其次,先收到道歉的一方,會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認為這才是對方在乎自己的表現。 越是如此,就越要等到對方來道歉為止。 3. 不擅表達.

    • 沉默筆錄1
    • 沉默筆錄2
    • 沉默筆錄3
    • 沉默筆錄4
    •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 老師通常最早發現孩子「不一樣」
    • 如何診斷出選擇性緘默症?
    • 如何與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相處?
    •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家長,最希望別人了解什麼?
    • 選擇性緘默症的治療方式
    • 選擇性緘默症的常見誤解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又稱為「選擇性不語症」,是一種受情境影響的溝通焦慮障礙,這種病症會在特別場合無法說話,他們無法開口,縱然很想講話,但是一個字都擠不出來! 這群孩子的大腦中,錯誤的將「說話」這件事,連結到了大腦中掌管恐懼的區域,而不自主產生了「說話=危險」的印象,絕大多數的孩子發生都是在學校,大約在4~5歲的時候這樣的狀況才開始被察覺。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在家多半表現正常,只有在家裡以外的地方,例如學校,沉默不發一語,因此通常是幼稚園的老師最早發現異狀。在同齡的孩子眼中,會覺得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很奇怪、不理人」,而後續的同儕排擠及負面自我評價,便會加重病情發展。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選擇性緘默症的正式診斷標準如下: 1. 無法在需要說話的特定社交情境中說話,例如:學校、工作、公共場合。 2. 上述困難妨礙教育、職業成就,或社交溝通。 3. 此障礙持續至少一個月(不包括入學的第一個月)。 4. 緘默並非歸因於其他病症,如溝通障礙、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礙。 5. 無法說話並非因為對於該情境所使用的語言缺乏知識或自信,例如該孩童可能剛遷移至新的文化環境而不說話,就不符合此疾病診斷。

    【家長】

    ◆ 家長還是要讓孩子有社交生活,跟熟悉的鄰居、親戚互動。 ◆ 由於孩子遇到危險時很難開口求助,要教導孩子遇到危險的應變措施。

    【老師】

    ◆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狀況不好的時候,可以向誰求助。 ◆ 注意孩子是不是有被霸凌的情況。 ◆ 老師要比較注意這群孩子的身體狀況,因為有些連想上廁所都不敢表達。 ◆ 可以請孩子偶爾幫忙小任務,像是拿考卷,趁這時跟他閒話家常。 ◆ 不特別注意或者突顯孩子的沉默行為。

    【同齡朋友】

    ◆ 可以把他做一般的同學對待,不要放過多關注在他身上(無論善意的或惡意的)。 ◆ 多以幫忙取代嘲笑,像是協助他回答問題、舉手說要廁所等等。 ◆ 跟選擇性緘默症的同學一起玩耍,可以透過眼神交流來建立關係,或請他們用點頭、搖頭、手勢來回答。

    由於多數人對於選擇性緘默症不瞭解,可能還誤以為是自閉症的一種,因此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進行了一項統計:「關於這項疾病,這群家長最希望別人了解什麼?」票選第一名為「老師的幫助」,顯見老師的理解重要性,包括能否做為橋樑引導患兒與同儕進行活動,或需要老師多留意有無霸凌狀況發生。其他票選結果如下: No. 1 老師願意並懂得如何幫助是關鍵(78%) No. 2 孩子不是故意不說話(74%) No. 3 選緘不會長大自然好,必須及早幫助,才能避免孤立、憂鬱的人生(74%) No. 4 孩子很聰明,但需要適合的表達方式(65%) No. 5 希望大家能上課,學習如何幫助孩子(48%) No. 6 若找到對的方法,選緘孩子的進步將令人欣喜(43%) No. 7 請不要比賽誰能讓孩子先開口(39%) No....

    強迫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說話不僅無用,反而會加重他們對於說話的恐懼。大部分治療性的介入為漸進式的歷程,讓這群孩子由非口語表達轉到口語表達。然而,沒有一項治療方式是立竿見影的,需要家長、老師的協助與耐心等待,在療程中逐漸看見孩子的進步。

    誤解1、選擇性緘默症孩子,都曾被虐待或家庭不幸福?

    這是對選擇性緘默症最常見的誤解,認為大多數患兒都曾被虐待,或背後有一段悲慘童年故事,導致心理創傷造成的。其實這些孩子的家庭都很完整,甚至父母的陪伴比大多數的家庭多很多,但因為這一刻版印象,讓這些為孩子盡心盡力的父母,仍得面對老師或其他人不公平的質疑。

    誤解2、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是自己選擇不說話的嗎?

    不是的。他們想說話,但恐懼讓身體凍住、喉嚨鎖住,有些人甚至心臟狂跳、手心冒汗、嘴唇蠕動,導致完全說不出話,就連笑都笑不出聲。

    誤解3、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理解能力也會有問題?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問題,只要不要叫他們講話,在其他方面,他們還是可以配合的,像是畫圖、抄寫聯絡簿等。不過,因為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可能動作反應比較小、比較慢,態度比較被動,並非對於語言不理解。 ▼ 「選擇性緘默症」影片案例分享。(影片來源:MamiBuy精選好文) #延伸閱讀: 我的小孩會是自閉症嗎?判斷自閉症、治療自閉症,父母可以這樣 懷疑小孩發展遲緩?如何評估?建議父母試試這三種方式 *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

  4. 2017年2月19日 · 這本書裡分享了許多學校孩子發生的真實事件,包含了老師如何處理,校咪的教育理念及落實方法,看完書除了感動之外,更讚賞著原來這世界上還有這樣一股清流,而且是非常有行動力的教育實踐家,書裡提到的教育理念我完完全全非常認同,幾乎是在看完書的當下就已經決定了將來菲菲就是非諾瓦不可。 今天遇到的事情,當下讓我腦海裡立刻閃過校咪書裡的某一段章節(以下簡略的分享): "都是他害的啦",我們對這句話習以為常,也沒有深究這句話背後的心態,常常就立刻轉向,尋找害人的元兇,卻不知在這不經意的行為中,養成了慣性受害者。 諾瓦的孩子在校園裡會用單車代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對於騎腳踏車訂了一些規範,並且需要通過筆試和路考拿到駕照後才能上路,孩子質疑其中一條規定:不小心出了車禍,三天不能騎車。

  5. 2018年1月17日 · 阿財沉默片刻,終於決定說出這個答案:「除了錢,還會為了什麼呢?」 聽到這兒,秀珍終於在診療室中哭了起來。 阿財則是無動於衷。 「你為什麼就是不相信我?為什麼?」我看著秀珍的眼淚,頓時間也有種偏向她的感覺。

  6. 2020年6月27日 · 解答前,先了解在婚姻中,夫妻財產是怎麼規定的! 夫妻財產制度分幾種? 我是哪一種? 法律上夫妻財產分「共同財產制」、「 分別財產制」、「法定財產制」3種,前2種財產制當事人可以在婚前或婚後以契約的方式訂定,如果沒有特別約定,就適用民法的法定財產制(註一)。 1. 共同財產制:民法第1031~1034條(註二) 除了專門給個人使用的物品、各自在職業上必須要用到的工具,或是別人送給夫妻其中1人,並且有特別以書面的方式寫下來等這些「個人的特有財產」之外,婚後夫妻兩人賺的錢及財產都會合併成雙方共有,由2人共同管理,如果交由1人管理,那想要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共同財產時必須要經過另1人的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