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7日 · 2021年7月27日. Reuters. 台灣舉重選手郭婞淳今天在東京奧運女子59公斤量級以破奧運會紀錄的挺舉133公斤抓舉103公斤總計236公斤的成績為中華台北隊拿下本屆奧運會首面金牌這也是郭婞淳參與三次奧運會以來拿下的首面金牌郭婞淳奧運奪金消息在台灣引發熱議。...

    • 一路拚戰 堅持令人感動
    • 「婞淳」之名 來自出生時的「倖存」
    • 充滿愛心 自費獎金捐贈救護車
    • 關於舉重

    郭婞淳賽前的最佳紀錄,是今年4月在塔什干所舉行的亞錦賽,當時她以抓舉110公斤、挺舉137公斤,總和247公斤的成績打破舉重女子59公斤級世界紀錄,令人讚歎。 在過去,她曾在世錦賽、亞錦賽、世大運、亞運等各大國際賽皆拿過金牌,就差奧運就達成「金牌大滿貫」,如今,她能寫下奧運金牌紀錄,全台灣人都與有榮焉。 第三次參加奧運的她,2012年倫敦奧運第12名、2016年里約奧運銅牌、2020年東京奧運金牌──這風光成績的背後,是努力不懈成果。 雖然曾經在2016里約奧運時失利僅奪銅,讓郭婞淳曾經一度對舉重失去信心,但在教練的鼓勵下,2017年她終於在世大運上一掃陰霾,以挺舉142公斤創下世界紀錄,接著一步步重拾自信、調整心態,更挺過受傷的低潮與陰霾,戰勝自己的心魔。而她一路成長的過程,也不是那麼順遂...

    郭婞淳出生於宜蘭,家鄉位於台東縣馬蘭部落,是阿美族人。幼時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在外地工作,由外婆獨力扶養長大。 她出生時體重過輕、臍帶繞頸、胎位不正等等,被家人形容為「倖存」下來的台灣阿美族女孩,才有名為「婞淳」的舉重女神。 由於媽媽長期在外地工作賺錢,她從小是由外婆帶大,家裡經濟環境非常刻苦,因積欠房貸,連夜搬到工寮或借住親戚家皆為常態,更經常沒錢可以買早餐吃。天生愛運動的她,童年時藉由運動找到自己的心靈的寄託,透過體育獎學金及獎金負擔自己的學費,也可以幫助家中狀況。 但其實,郭婞淳國中最喜歡的運動是籃球跟田徑,曾代表學校參加全中運接力賽,但卻在比賽中意外掉棒無緣獎牌。自責的她,卻在隔天舉重項目奪得金牌,無心插柳的結果,反而讓她發現自己更適合舉重。

    高中開始就加入國家培訓隊的她,從那時開始就漸漸在國際賽上嶄露頭角,2014年亞運前,她練習時不慎被槓鈴壓傷,造成右大腿肌肉70%斷裂,原本能輕易舉起的重量成了不可承受之重,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回到受傷前的水準。 最終在教練、醫生、團隊的鼓勵下,她選擇用正面的心態去面對,為自己為家人做最大努力,締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還有令人感動的是,因為這次受傷的經驗,郭婞淳感念到家鄉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用自己比賽獎金150萬元捐贈救護車,造福了許多人。 如今,讓我們恭喜郭婞淳在舉重上再次締造紀錄,也期待她能在舉重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鼓舞更多年輕學子。

    早在6000年前,舉重便是一種健身的方式,埃及(Egypt)發現了壁畫上記載了法老王的小孩以沙袋和其它重物來健身,舉起的重量作為衡量強弱的依據,以此選拔最強的人。 男子舉重在1896年舉行的第一屆奧運時,便已列為正式項目。但女子舉重一直是到2000年雪梨奧運時才成為正式項目。舉重依選手的體重分為不同的量級,這規定是讓不同體重的人能在力量上有更公平的競賽方式。 在舉重比賽上,有兩種姿勢,分別是抓舉以及挺舉,抓舉指一次性把槓鈴舉過頭頂的運動,挺舉允許運動員先將槓鈴平舉至齊胸,然後再舉過頭頂,但是兩次舉槓鈴的動作都必須一次完成,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 正式比賽先進行抓舉,再進行挺舉,各有三次試舉機會,舉起的重量以公斤記錄,三次最佳者分別為抓舉和挺舉成績,兩者相加為總和成績。

  2. 以奧運金牌為目標的郭婞淳在該年 里約奧運 舉重女子58公斤級參賽最終抓舉102公斤挺舉129公斤總和231公斤成績不如預期但仍獲得該量級銅牌 [25] 。 同年11月在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30公斤奪金 [26] ,並在12月 體育運動精英獎 頒獎典禮獲頒最佳運動精神獎,以表彰她傷後復出的成就 [27] 。

  3. 2021年7月28日 · 在2021東京奧運的抓舉創下103公斤的奧運新紀錄在第一項抓舉就與各國選手拉開7公斤的差距最後以19公斤的優勢在2021年獲得東京奧運金牌的榮耀期待郭婞淳未來在舉重界上繼續發光發熱

  4. 2021年7月27日郭婞淳替臺灣摘下2020東京奧運的第一面金牌讓所有國人熱血沸騰感動萬分! 那一刻當她舉起剛槓鈴時,好似同時也把臺灣高高抬起,讓全世界看見這般美麗的寶島! 不過一路走來並非風雨無阻是她憑藉著過人的毅力和努力走到今天一起來看看她是如何在逆風中展翅飛翔! via:IG@ yveshou93. #名字背後的含意. 擁有阿美族血統的郭婞淳,出生時體重過輕、臍帶繞頸、胎位不正,所幸最後在危險中倖存下來,因而得名「婞淳」。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郭婞淳 Hsing-Chun KUO(@kuohsingchun_official)分享的貼文. #. 小時候因為媽媽長期都在外地工作,所以郭婞淳由外婆扶養長大。

  5. 2022年5月22日 · 2021東京奧運郭婞淳以挺舉133公斤抓舉103公斤總計236公斤的成績奪下人生首面奧運金牌。 (圖/AP提供) 2021年7月27日在東京國際論壇這個宏偉的國際會議廳裡儘管因為疫情少了觀眾卻是郭婞淳心目中加冕奧運金牌的完美地點。...

  6. 2021年7月27日 · 郭婞淳今日在東奧摘金是台灣在奧運史上奪得的第29面獎牌以及第6面金牌她也成為台灣第5位奧運金牌選手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陳詩欣朱木炎在跆拳道為台灣首次拿下頭兩面奧運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陳葦綾在女子舉重48公斤級拿下銅牌但之後該屆銀牌金牌選手數年之後先後因為藥檢未過經裁定後由陳葦綾遞補金牌。...

  7.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