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epochtimes.com

      圖片: epochtimes.com

      • 曾淑慧說明,因應公告廢止,為建立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戴口罩新常態,疾管署參考世衛、美國、英國等感染管制措施,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 民眾須知內容包含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或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時,非必要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應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7日 · 疾病管制署今17日表示因應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於本2024年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照護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並提醒6情境建議應佩戴口罩

  3. 2024年5月8日 ·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宣布19日起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配戴醫師提醒若身體不舒服或者是高風險族群到醫院或人潮密集處還是建議戴口罩

  4. 2023年8月14日 · 得於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另醫院之教學研究或行政單位辦公處所內是否需佩戴口罩由醫院自行規定下列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 (一)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二)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 (三)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 (四)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 (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五)出入醫事機構 (藥局、醫事檢驗所、醫事放射所、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所、助產機構、精神復健機構、居家護理機構、居家呼吸照護所及精神護理之家)及其他醫療機構 (捐血中心、病理機構)等高感染風險場所時。 三、其餘室內場所、室內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 四、上述措施為通案性規定,相關細節得另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5. 由於口罩可以降低佩戴者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飛沫,影響到他人與周遭環境,所以民眾只要在進入醫院務必請佩戴口罩,可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醫療院所遇無法配合佩戴口罩民眾,應主動規勸並瞭解原因。 倘無故不配合,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6 條規定,違反者可以同法第70條處新臺幣3,000 元至15,000元不等罰鍰。 Q5. 為何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依暴觸風險要佩戴N95口罩,且佩戴時要注意什麼? 1. 正確佩戴N95口罩可避免吸入帶有感染性物質的飛沫微粒。

  6. 2024年5月8日 · 一、民眾. (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 (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二) 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 (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

  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製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建議配戴口罩時機如下: 一、民眾. (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 (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 (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二) 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 (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