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公司發展成為全球知名提供貨櫃運輸服務業者在全球2013年排名第14大國內第2大貨櫃航商並透過與日本韓國等知名船公司聯營合作擴張綿密的服務範圍。.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2609)台股介紹資訊陽明個股股價最新重大消息漲跌幅財報/年報等 ...

    • 陽明 – 財務狀況堪慮的官股企業
    • 遠洋業者的困境 – 供過於求導致單位運費收入下滑
    • 航運業的艱難抉擇 – 是否該擴大投資、增加運量
    • 由盛轉衰的關鍵 – 低估次貸風暴的影響
    • 結論 – 兵家必爭之地,差異化是關鍵

    陽明前身是清末的輪船招商局,後來改名為陽明海運,也因此陽明海運的”官股”背景相當濃厚,儘管已經民營化了,但政府仍持有將近一半的 47.64% 股份,也是在這樣的關係下,以往只要是政府所推出關於航運或港口的政策,幾乎都可以看到陽明的身影,比如說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的 BOT 案,而在過去陽明深陷財務危機的時候,也可以看到政府推出相關的紓困政策來幫助陽明渡過危機,在業務主體方面,陽明以貨櫃航運為主要的營收來源,並且經營遠洋航線為主,其運量規模在全世界可以排到第八名,僅次於長榮,但儘管是規模如此龐大的公司,近年的經營狀況卻相當艱辛,究竟是甚麼樣的原因,會讓一個世界知名的公司連續好幾年虧損,負債比率高達 90% ,每年都要擔心還不還的出利息呢。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遠洋航線佔陽明 2019 總營收的 77.2% ,其中遠洋航線對於船舶單趟能夠承載的運量要求相對近洋來得更高,畢竟以遠洋的航程來說,一趟出去所花費的燃料成本相當可觀,如果運量不夠,很可能最後還會面臨入不敷出的狀況,因此只要是遠洋航商都會以追求大乘載量的船型為主要目標,而當所有的遠洋航商都在想同一件事情,也都不願意讓出市佔率的時候,就會導向一個眾所皆知的結果 – 供過於求。 在這樣的情形下,市場的運費費率也就會理所當然的下跌,而費率的下跌,便會直接地影響到公司的營收,很多人或許會認為費率下跌那乾脆就不開船算了,其實航商也很想這樣做,但是考慮到船隻的維護費用、租賃費用、利息等,每年就算什麼事也不做也必須列入的固定支出,而且這還佔了營運成本相當大一部分的時候,也就只能硬著頭皮開船了...

    航運業最重要的決策便是關於運量的調整,而所有航商所做出的決策相加便會決定未來市場的總運量變化,而在檢視陽明的決策前,需要先了解到大部分航運公司做決策的方式,因為就算是直接承租現有船隻,從船租簽約到正式交船大約都需要一至兩年左右的時間,因此航運公司往往需要針對未來航運產業的景氣進行預測,像陽明這種航線幾乎覆蓋全球的公司,預測的方式主要會透過世界經濟成長率、貿易成長率(需求面)、油價的變化(成本面)、整體市場運量(供給面)來做為評估標準進而幫助公司做出決策,到底應該要下訂單建造自有船或租用舊船以提升運能,迎接即將撲面而來的訂單,還是判斷未來景氣不佳進而淘汰船隻或停止擴張運能,要是判斷錯誤,就有可能將訂單拱手讓人,又或是運量過剩不得不跟其他航商來個你死我活的價格戰。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以航運產業來說,對於未來情勢的判斷能力,會大幅度影響航運公司的獲利能力。接下來我們將陽明的經營發展依照獲利情形從 2003 年開始分成四個階段來探討: 2003 – 2005 : 獲利高峰期 從下圖陽明單位運費收入跟整體油價的變化可以看出,這段期間獲利的飆漲主要來自於單位運費收入的大幅提升,因此雖然油價也正處於上漲態勢,仍然不影響陽明在這段期間的獲利,從整體市場供需狀況我們可以發現 2002 – 2004 供不應求的狀況,而航運公司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紛紛開始想方設法擴大載貨量,陽明也不例外,在 2003 – 2005 之間陽明的營運貨櫃船艦數從 61 艘成長為 71 艘。 但是正當航運業一片和樂融融以為有錢大家賺的時候,依照 2005 的數據顯示,供給成長再度超過了需求成...

    隨著過去航運業的不景氣,航運公司的整併潮也催生了現在三大航運聯盟的興起,航運市場市佔率已經漸漸被少數航商所掌控,在併購標的越來越少的狀況下,尋求營收、獲利的成長就只能另闢蹊徑。以產業龍頭馬士基(MAERSK, MAERSK-DK)來說,近期就在積極併購陸上物流廠商,並與IBM(IBM-US)合作開發區塊鏈平台,希望能夠提升公司整體運作效率。另外還有當初為了節省燃料費用進而形成船舶大型化的趨勢,而大運力的船舶對港口基礎建設的要求也將會更高,然而以上幾點皆指向大量的資本支出,這也造就了航運業未來大者恆大的趨勢。雖然現在全球貨櫃航運仍處於多頭走勢,運價短期也沒有回落跡象,不過陽明在這樣的浪潮當中有什麼機會能夠脫穎而出,與其他航運公司做出差異化將會是未來觀察的重點與關鍵。 【延伸閱讀】 1. 陽明(...

  2. 陽明(2609) – 航運巨頭是否撐得過疫情,重新迎接「航海王」時代? 陽明(2609)-財務分析 陽明海運慘虧130億 全球海運業寒冬有多冷?

  3. 陽明 (2609)-財務分析. 2020 年 12 月 30 日. 文章來源. 股感知識庫. 作者. 林萬誠. 文章段落. 成本變動的主要來源 – 油價及轉運成本. IFRS16 對航運業財報的影響 – 負債比及財務成本提升. 成本控制效率提升. 結論 – 實質財務狀況轉好. 重點整理 : 成本變動的主要來源 – 油價及轉運成本. IFRS16 對航運業財報的影響 – 負債比及財務成本提升. 成本控制效率提升. 實質財務狀況轉好. 成本變動的主要來源 – 油價及轉運成本.

  4. 陽明2609表示:「明年上半年未來國際市場走向衰退不確定因素很大且戰且走但對明年下半年復甦有信心對於股價低於淨值不排除考慮實施庫藏股最終結果經董事會決議後公告

  5. 其實陽明海運( 2609-TW )年初就出現在我的選股名單當中,為什麼我刻意地忽視他呢? 什麼是景氣循環股. 景氣循環股操作原則. 一個操作心態的考驗. 什麼是景氣循環股? 景氣循環股是隨著經濟景氣循環的盛衰而漲跌的股票。 當產業景氣低迷,個股獲利會呈現大幅衰退,股價也大幅重挫;一但景氣邁向復甦,類股的股價也會出現飆漲。 換句話說,景氣循環股的企業經營狀況與股價相當不穩定、深受產業景氣變化影響。 一般所稱的景氣循環股包含:原物料的鋼鐵、航運、塑化、紡纖、造紙、及電子業的「3D 族群」, DRAM、LCD、LED, 或是「3P 族群」,包含 封裝測試 (Pacage & Testing)、 印刷電路板 (PCB)跟 被動元件 (Passive components)。

  6. 我國貨櫃航運的代表企業為長榮( 2603-TW )、陽明( 2609-TW )以及萬海( 2615-TW ),合稱貨櫃三雄。 貨櫃航運主要以定期航線為主,載運的貨品則多為工業製成品,與全球消費市場具有高度連動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