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 腹痛 、 腹泻 等 急性胃肠炎 症状为主要特征。 2.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及其所产生的 肠毒素 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 急性疾病 。 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 米面 等)、 牛乳 及乳制品、 鱼肉 、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 毒力 而致病。 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 副溶血性弧菌 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 亚急性疾病 。

  2. 常见病因. 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常见症状. 中、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呕吐、腹泻等. 目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预防. 病因. 播报. 编辑. 引起胃肠型 食物中毒 的细菌很多,常见的有: 1.沙门菌属. 以鼠 伤寒 沙门菌、 肠炎 沙门菌、鸭沙门菌和猪 霍乱 沙门菌较为多见。 多种家畜、家禽、鱼类、飞鸟、鼠类及野生动物的肠腔及内脏中能查到此类细菌。 细菌由粪便排出,污染饮水、食物、餐具,尤以新鲜肉类、蛋品、乳类较易受污染,人进食后造成感染。 2.副溶血性弧菌. 广泛存在于海鱼、海虾、海蟹等海产品,及咸菜、腌肉等含盐较高的腌制品中。 生存能力强,但对酸和热极敏感。

  3. 1 简介. 2 中毒的原因. 3 流行病学特点. 简介. 播报. 编辑.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在感官无异常但含有较大量化学性有害物的食物后引起的身体出现急性中毒的现象化学性有害物包括有毒金属农药如有机磷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亚硝酸盐砷化物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有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 中毒的原因. 播报. 编辑. 食品被较大量的化学物质污染是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可能污染食品的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有:金属及其化合物,如砷、铅、汞等化合物;农药如有机磷、有机氯、砷制剂等;兽药,如盐酸克伦特罗 (“瘦肉精”)等;工业用有毒物质,如甲醇、甲醛等。

  4. 1 基本介绍. 2 预防应注意. 基本介绍. 播报. 编辑. 毒素分为几大类: 植物毒素 、 动物毒素 、微 生物毒素 。 指 肉毒杆菌毒素 食物中毒是因吃了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过去多是因为吃变质的罐头食品,经常有吃变质的臭豆腐中毒死亡的报告,这都是因为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引起的。 肉毒毒素 食物中毒与一般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同,患者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多不明显,而以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 潜伏期6小时~10天,一般1~4天。 起病突然,初期可有头痛、 头昏 、眩晕、乏力、恶心、呕吐;稍后,眼内外肌瘫痪,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 眼睑下垂 、口腔及咽部潮红,伴有咽痛。 如 咽肌麻痹 、瘫痪,则可致 呼吸困难 。

  5. 简介. 播报. 编辑. 疾病名称真菌性食物中毒.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急诊科. 症状体征: 头痛 昏迷 瞳孔异常 腹泻 恶心 与 呕吐 胸痛 便血 腹痛. 病因. 播报. 编辑. 引起中毒的食物. 主要是 谷物 、 油料 或植物储存过程中生霉,未经适当处理即作食料,或是已做好的食物放久发霉变质误食引起,也有的是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被有毒真菌污染或误用有毒真菌株。

  6. 1 症状体征. 2 用药治疗. 3 饮食保健. 4 预防护理. 5 病理病因. 6 疾病诊断. 7 检查方法. 8 并发症. 9 预后. 10 发病机制. 症状体征. 播报. 编辑. 潜伏期长短不一,如摄入活菌为主,约为食后6~14h。 骤起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较少,少数患者有发热。 如摄入细菌毒素为主者,潜伏期较短,1~5h,甚至可短到数十分钟,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 少数继以腹泻,无明显发热。 多为自限性,持续4~24h恢复。 用药治疗. 播报. 编辑. 本病较轻,常为自限性疾病,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对症处理,重症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饮食保健. 播报. 编辑. 不吃未经彻底加热的剩饭、剩面类食物。 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 严格凉拌菜的卫生要求。

  7. 常见症状. 起病急,恶心、呕吐,中上腹痉挛疼痛,腹泻. 目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鉴别诊断. 6 并发症. 7 治疗. 8 预后. 9 预防. 病因. 播报. 编辑. 葡萄球菌属细球菌科,为球形或椭圆形,革兰阳性细菌。 该毒素有八个血清型即AB,C1,C2,C3D,E和F。 同一菌株能产生两型或以上的肠毒素,但常以一种类型毒素为主。 A型与E型、B型与C型之间,分别有交叉免疫存在。 各型肠毒素都可引起 食物中毒 ,但以A型、D型肠毒素引起 食物中毒 最多见,B型C型次之。 肠毒素对人的中毒剂量一般认为20~25μg当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后,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温度20~30℃经4~5小时繁殖,即产生大量的肠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