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馬侃生於美國控制的 巴拿馬運河區 (被視作 美國非建制屬地 ),父親約翰·席德尼·馬侃祖父 老約翰·席德尼·馬侃 (英語:John S. McCain, Sr.) 皆曾晉階至 美國海軍 上將 ,而他們共同併列為編號DDG-56的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 約翰·S·馬侃號 」(USS John S. McCain)的冠名緣由。 馬侃在 維吉尼亞州 的 亞歷山德里亞 聖公會中學和 安那波利斯 的 美國海軍學院 接受教育。 他接著擔任海軍的飛行員,在 越戰 執行戰鬥任務。 1967年,馬侃被俘並拘禁了長達五年半的時間。 長時間的拘留造成了永久創傷,但也使他成為全國知名人物。 獲釋回國後,馬侃在1981年退役。

  3. 2016年1月8日 · 但是,北越當局發現馬侃的父親原來是美國的海軍上將,於是將他送醫 [72]:364,還稱他是「皇太子」 [72]:363。馬侃的戰機被擊落僅兩天後,他淪為戰俘的消息就成為《紐約時報》 [54] 和《華盛頓郵報》的頭條新聞 [73]。

  4. 2018年8月27日 · 馬侃出身自一個顯赫的軍旅世家,他的父親小約翰(John S. McCain Sr.)及祖父約翰(John S. McCain)都是海軍四星上將,戰功彪炳。 甚至,在馬侃被俘當下,他的父親小約翰即將接掌美軍太平洋指揮部(USPACOM)擔任司令,號令整個越戰戰區。 因此,當越共在惡名昭彰的「火爐監獄」(Hỏa Lò...

  5. 2018年9月9日 · 這名叫做約翰馬侃的飛行員來頭不小,他父親是美國海軍五星將領,因此這則消息立刻震驚世界,並被北越政府大幅宣傳。 馬侃被俘之後,父親特別關注他在戰俘營內的消息。 近2千多個日子裡,馬侃在暗無天日的牢房內,受盡獄卒的虐待與凌辱,經常動不動便招來一陣拳打腳踢,苦不堪言。 後來出現一位有愛心的獄卒,每晚10點鐘一到,便準時到馬侃的牢房內,解開他雙手雙腳上的鐵鍊,一直到隔天凌晨4點鐘再回來將鐵鍊銬上。 在一個聖誕節早晨,馬侃被放風在外,這位有愛心的獄卒冒著生命危險,大膽走到馬侃身邊,赤腳在沙地上畫了個十字架,兩人相對無言,卻在天地間彼此共鳴,默默見證神的恩典。 那段經歷為馬侃的信仰生活注入了一股強心針,他知道即使在困境中上帝也沒有放棄他。 2014年,作者父親探訪前河內戰俘集中營。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6. 2018年8月26日 · 馬侃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海軍四星上將,而他挾著父祖威名縱橫戰場和政壇半個多世紀。 這是由純粹的野心、精明軍人的保守派直覺、從小的叛逆個性,以及有時幾近火爆的脾氣推動的漫長旅程。 這些特性在越南表露無遺。 在監牢裡他被剝奪一切,卻仍頑強不屈。 由於他的父親當時是太平洋美軍統帥,馬侃少校成為最著名的戰俘,受到殘酷刑求,也成為敵人的宣傳工具。 馬侃駕機在河內上空被擊落,雙手斷裂,一腿骨折。...

  7. 2018年8月26日 · 北越最初拒絕治療馬侃,但在發現馬侃的父親是海軍上將後,不僅提供手術治療,還派高官前往觀察。 馬侃腿部韌帶的傷勢,導致他日後跛腳。

  8. 2018年8月26日 · 馬侃出生在軍人世家,他的爸爸及祖父均是知名的海軍四星上將。 而馬侃1936年出生的時候,便是在美軍控制的巴拿馬運河中的海軍基地。 而馬侃亦理所當然地踏上軍人之路,馬侃受訪時表示,自己在4年海軍學院學習生涯中充分長現他不服從及反叛的性格,但是他卻有冒險精神和為國家服務的熱愛之情。 1967年10月,馬侃駕駛著A-4天鷹式攻擊機被一枚北越飛彈擊落,隨後被北越軍俘虜。 馬侃遭受到毆打及酷刑對待,痛苦的過程曾令他試圖自殺。 馬侃事後表示,由於其後北越軍知道其父親是美國重要軍官,故對他的虐待較少,北越軍更試圖以他作為交換戰俘之條件,但被馬侃所拒絕,認為要先釋放的最早被捕的美國戰俘。 他曾回憶,「我能夠生存,與我爸爸的身分有直接關係。 馬侃駕駛的飛機被擊落後,被北越軍人救起。 (湯森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