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高雄市文化中心 (舊名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是位於 高雄市 苓雅區 五福一路 的一座大型表演展覽場地,佔地約十三 甲 餘(13 公頃 ),建築形式為有 中式建築 特徵的 粗野主義 建築,在 國家兩廳院 落成啟用前,曾為台灣最大的現代化 演藝廳 。 此文化中心同時也是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的辦公地點。 歷史. 高雄市文化中心籌設於1975年,選定地點是 林德官 的「17號公園」預定地 [1] ,其中園區部分土地(約略為今日園區靠近五福和平路口處)曾為一座附有看台的棒球場,1971年起興建,並於1974年落成,最終於1980年報議會同意後拆除 [2] 。

  2. 高雄市文化中心 (旧名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是位于 高雄市 苓雅区 五福一路 的一座大型表演展览场地,占地约十三 甲 余(13 公顷 ),建筑形式为有 中式建筑 特征的 粗野主义 建筑,在 国家两厅院 落成启用前,曾为台湾最大的现代化 演艺厅 。 此文化中心同时也是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的办公地点。 历史 [ 编辑] 高雄市文化中心筹设于1975年,选定地点是 林德官 的“17号公园”预定地 [1] ,其中园区部分土地(约略为今日园区靠近五福和平路口处)曾为一座附有看台的棒球场,1971年起兴建,并于1974年落成,最终于1980年报议会同意后拆除 [2] 。

  3. 高雄市文化中心 (舊名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是位於 高雄市 苓雅區 五福一路 的一座大型表演展覽場地,佔地約十三 甲 餘(13 公頃 ),建築形式為有 中式建築 特徵的 粗野主義 建築,在 國家兩廳院 落成啟用前,曾為台灣最大的現代化 演藝廳 。 此文化中心同時也是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的辦公地點。 歷史 [ 编辑] 高雄市文化中心籌設於1975年,選定地點是 林德官 的「17號公園」預定地 [1] ,其中園區部分土地(約略為今日園區靠近五福和平路口處)曾為一座附有看台的棒球場,1971年起興建,並於1974年落成,最終於1980年報議會同意後拆除 [2] 。

  4. 此外,高雄市文化中心是高雄地區近年最主要的表演場地之一,設有展覽館及圖書館;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和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等場館亦提供此類展演需求。

  5.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英語: Kaohsiung Music Center ,簡稱 高流 ),原興建計畫名稱 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基地位於 高雄港 11-15號碼頭( 真愛碼頭 、 光榮碼頭 及 苓雅寮車場 ),占地約11.89公頃,於2021年正式啟用。 高流建築群包括海風廣場、音浪塔(室內大型表演場館)、鯨魚堤岸(6間小型展演空間)、珊瑚礁群(複合商業空間)、海豚步道、渡輪碼頭、和文創市集等,另還有位於 駁二藝術特區 大義倉庫的LIVE WAREHOUSE,園區設有人行天橋連接 愛河 出海口東西兩岸的園區,整體園區內亦設有 高雄輕軌 真愛碼頭站 及 光榮碼頭站 2個車站。 歷史. 規劃及興建時期. 2009年10月1日,行政院核定文化部辦理之「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計畫」。

  6. 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舊名高雄縣立文化中心)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所屬藝文場館,位於高雄市 岡山區岡山南路。 園區內的主要建築有圖書館、演藝廳、皮影戲館等三棟,其中皮影戲館是全台唯一的傳統皮影藝術博物館。

  7.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英語: 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簡稱 高雄市文化局 、 高市文化局 ),是 高雄市政府 所屬一級機關,為 高雄市 專門負責 文化 事務的機構,於2003年1月1日成立。 歷史. 1984年7月1日, 高雄縣政府 成立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 高雄縣政府教育局 局長 李宜堅 兼任高雄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鳳山國父紀念館 奉令改隸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1986年7月1日, 高雄縣立社會教育館 併入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1995年10月30日,高雄市政府第665次市政會議,決議同意成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