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Posted by TESY on June 16, 1998 at 01:56:21: 大家好: 我在讀傅柯的一篇文章「論何謂啟蒙」(收於聯經思想集刊1,《思想》, pp.13-35) 但有些地方不明白, 在文章一開始的時候, 提到: 德國哲學運動與猶太文化之新發展的 交會, 在這方面, 孟德爾頌 (Moses ...

  2. saturn.ihp.sinica.edu.tw › ~dahcr › standard4-1標準與規範-分項四

    (5) 遮字: 可改善者交裱褙室修補。 3. 判定掃描方式: 拆線/拆紙釘/攤開/兩頁併掃/襯紙。(見『文書掃描原則』) 4. 原書缺葉:製原缺葉簽條;若可辨識其原書缺葉而非漏掃,則不需另製簽條。 5. 夾紙是否掃存:一般而言,讀者以鉛筆或原子筆書寫的夾頁不掃存;

  3. 本論文的目地在探究殖民政府如何將這些 新的判準、觀念、和名辭注入台灣社會,並逐漸內化成台民一般知識與日常用語。 本文預 計討論的方向有新名辭的出現與推廣、新衛生基準的形成與執行、以及台灣社會對新式「 衛生健康」觀念的內化過程等課題。

  4. 跨文化知識傳播的個案研究——明末清初關於地圓說的爭議,1600-1800 祝平一 本文追溯了從明末到清中葉地圓說傳入中國的歷程,並呈顯不同時期,地圓爭議如何因不同的結構性因素和各種不同勢力間的角量而現示不同的風貌。 本文的主要論點有:一、在跨文化的知識傳播過程中,信任的機制扮演了 ...

  5. 三、在某一文化傳統中陌生的概念,無法用以解釋傳播者所欲傳播的訊息。對於不熟悉四行說和缺乏航海經驗的中國士人而言,這兩種概念都無法用以支持地圓說。四、在跨文化知識傳播的過程中,陌生的概念須在新的環境中取得合法性才能存活。

  6. 更具體地說,本文試圖展現,〈復性書〉探索的主題以及提出的答案,和漢魏以下的重要思潮或觀念有怎樣的關聯。 希望藉由這個取徑,能夠發掘出若干曾對中晚唐儒家心性思想的重建發生重要作用的歷史力量。 本文首先分析〈復性書〉的內容,發現這部作品的主幹是由三組觀念所構成的。 首先,是透過精神修養以成聖人的問題意識。 其次,〈復性書〉以為人的本性是善的,現實上之所以少有聖人,是因為邪妄的「情」障蔽了「性」。 人要成聖,就必須滅情復性。 再者,〈復性書〉主張,人的本然善性是寂靜的。 就修養方法而言,滅情復性是把動蕩的「情」安定下來,達到絕對寂靜的狀態,這就是本性的呈現。 本文的主要工作在追溯以下三組觀念的歷史源流:(一)修養成聖,(二)性善情惡、滅情復性,(三)性本寂靜、由靜復性。

  7. saturn.ihp.sinica.edu.tw › ~origins › pages主旨與目的

    主旨與目的 這個研究群體的組成目的,在於結合語言學、生物遺傳學、歷史學、考古與社會人類學等,對於「中國民族的起源與形成過程」此一主題,作一跨學科的綜合研究。研究中不只涉及客觀的人類體質、語言與文化因素如何起源、傳播、分化,而造成它們在地表人群間的客觀分布,更涉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