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1日 · 患者的診斷會受到延遲,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早期的症狀時常是間歇性發生,而且症狀並不明確,再加上初期產生的自體免疫物質不夠多,而且每個人體組織裡通常都會有少量抗體存在,因此難以判斷其究竟是否為病理性現象。 而自體免疫疾病,其實就是指人體產生的自體抗體持續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現象;以某些層面而言,自體免疫現象到底是常態還是病態的定義其實很模糊──也很難有統一的衡量標準。 事實上,醫學界如今還是缺乏能夠好好診斷出多種自體免疫疾患的工具(這也是許多研究機構正在鑽研的目標)。 正如諾埃爾.羅斯所言,現今的自體免疫疾病檢驗,通常要等到受攻擊的器官已被破壞高達80%,才能夠檢測出自體免疫疾病的存在;而到了那個地步,人體其實就像他說的一樣:「已經出大狀況了。

  2. 2020年3月14日 · 表皮之下的是真皮層,這裡有各種膠原蛋白,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會逐漸減少,皮膚就容易鬆弛老化,所以補充真皮層裡的膠原蛋白,是對抗皮膚老化的關鍵。 大致認識皮膚的結構以後,再來了解什麼是油水平衡。 許多人誤解油水平衡的意思,認為皮膚缺水時會分泌更多油脂達到平衡,所以要盡量從皮膚表面補水。 讓皮膚能保水的觀念是正確的,但這樣的說法卻是錯誤的。 油脂的分泌是來自於毛囊中的皮脂腺,刺激皮脂腺分泌的原因,包括賀爾蒙、環境溫度,以及睡眠、壓力、高糖或刺激性食物的影響,並不是因為缺水。 皮膚當中含有20~35%的水分,如果小於10%,就是缺水。 因此,當天氣乾燥,或角質層含有的天然保濕因子不足,又或者因為油脂分泌不夠,沒有辦法軟化角質,使角質容易飽含水分等原因,都會使皮膚出現乾燥現象。

    • 困境一:面對「出社會」的不安
    • 困境二:面對「關係」的不安
    • 困境三:面對「身心」的不安
    • 困境四:面對「心靈」的不安

    為什麼人不可以只長大成年,還要「出社會」?到底什麼叫做「出社會」?為了找好工作,所以我應該要多唸書,爭取高學歷嗎?同一份工作,我應該要做一輩子嗎?我未來應該要去上班當員工,還是應該創業當老闆?我的未來,會在從小生長的故鄉度過,還是會老死在遙遠世界的另外一頭?不願意接受大環境的低薪,就表示我是抗壓性不夠高的草莓族嗎?經營自媒體、代購、當直播主、運動員、電競選手、到國外打工度假,這些算是真正的工作還是不務正業? 人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工作提供了心理安定與經濟穩定最基礎的保障。但是現代社會的工作,往往工時過長、薪水過低、失業率高、貧富差距大,階級歧視、學歷通貨膨脹而貶值、資訊過多、價值不確定。當工作無法提供心理的安定和經濟的穩定,青少年對未來的成年生活,怎麼會有期待及興趣呢? 所以我們要教會自己學習...

    我跟家人的關係好不好?我嚮往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我認為好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這些「好」或是「不好」的認定標準,我知道是怎麼來的嗎?是我自己想的?是受到我的個人經驗影響的?還是社會價值觀幫我決定的? 社會學家相信,失能家庭的孩子會盲目的向外尋求補償,以「人際圈」證明自己,以「談戀愛」找替代關係;經濟匱乏的孩子則早熟,以社會化面具強迫自己老練,以「工作賺錢」為唯一價值。我有沒有想過我的價值觀,可能是被我跟外界的關係形塑的? 每一個人都無可避免的受到原生家庭的滋養,但是也都同時無可避免的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在看過2018年獲得金棕櫚獎、是枝裕和執導的《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以後,你認為世界上有任何一個家庭是完全健全的,或是完全失能的嗎?你知道如何決定一個家庭是健全的,還是失能的嗎? 作為一個...

    青少年到了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叛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不叛逆、乖乖聽話真的比較好嗎?一個從來沒有叛逆過的人,能夠長大嗎? 就像成鳥跟雛鳥之間有亞成鳥的階段,青春期是人類從童年到成年期的過渡,無論在體格、性徵、內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都發生巨大變化,組織器官由稚嫩走向成熟,能力和力量從不足趨向健全和強壯,認知信念及世界觀也趨向固定。 但是你知道,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青少年」(teenager)這個名詞,在1944年之前根本不存在嗎?青少年這個概念,是當時美國一種行銷手法下的產物,有沒有可能在生物跟科學的定義上,根本沒有「青少年」這回事?青少年為什麼有利於商業行銷?如果沒有青少年,那十多歲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 身體跟精神的成熟,怎麼樣才算是同步?社會以為青少年準備好成年社會,只需要學校的「知識教育...

    心理學家所說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是在尋找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證明我的特別,還是在尋找跟我一樣的人,讓我有所歸屬?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在「求異」還是「求同」,就會面臨所謂自我認同及生涯定位的危機:生活無法順利平靜、關係無法穩定、身體無法維持健康、精神呈現匱乏。不幸的是,我們身邊許多人,即使外表成功、受人尊敬,但是終其一生也沒有辦法認同自己。這是為什麼我們時常會在新聞中看到功成名就的富人、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藝人抑鬱而死,甚至走上自殺之路。許多年輕人,也透過割腕、飆車、吸毒、沈醉於物質和性慾,以興奮、痛苦感受活著。我要如何才能避免成為這樣的人? 我要如何對未來產生希望?我要如何做自己,而不是隨波逐流,模仿扮演他人的角色?追根究底,我知道人為什麼要活著嗎?這是終極的哲學問題...

  3. 不管自己的病痛嚴重程度如何,候診的時間不能太,治療的手段一定要立竿見影,最好一針或幾包藥就能痊癒。 當然也有不少人去看了醫生,拿了藥之後也不吃,然後去相信一些「民俗療法」,之所以繼續回診,只是希望檢查數據有所好轉,證明吃了什麼偏方或做了什麼運動,比醫生開的藥有效。

  4. 據李醫師的說法毛的包皮過長平常又沒有清洗的習慣毛只擦熱澡不洗澡),被其中一女友感染上陰部滴蟲病成了帶原者傳染給他其他的女友們

  5. 2020年11月26日 · 「有時候,我們真的也很難咎責在那些給診斷的人身上。 說真的,如果卡塔莉娜今天來到我的門診,在一個診要看那麼多人的情況下,我如何好好地、完整地捕捉她的生命史? 看診時,我們的確會想要有一個可以最快速得到最多資訊的方式,一定會把注意力放在那個最會講話的人身上。 所以被帶來的那個人,就憑著那個代言者把他的故事講完了。 所以就有可能會產生診斷失誤的問題。 意思就是,我們必須意識到,醫療有時候是在重重限制下,快速做出的決定。 該向誰究責? 其實並沒有這麼單純。 再談到前一陣子很多人在討論動症的診斷爭議。

  6. 2019年2月9日 · 如何判斷該戒掉的習慣? 即使你現在沒有小孩,同樣值得思考這個問題:「我希望孩子跟我養成一樣的習慣嗎? 」首先決定要戒掉的習慣時,最好先從對自己幫助很少的事情開始,或是做完之後沒有成就感、滿足感,只會留下後悔的事。 每次當我遇到戒不掉的習慣時,還會找各種藉口安慰自己,捏造出無數藉口搪塞。 這時只要換個角度想,如果連你自己都後悔的習慣,又怎麼會希望孩子跟你一樣呢? 相信很少人願意讓自己的小孩學會酗酒、抽菸、賭博、沉迷手遊或社群網站。 》延伸閱讀: 別讓刻板印象限制你的改變! 我一直對成年後可以隨心所欲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會限制小孩每天只能看一小時電視、打一小時電動,那麼大人更應該受到限制。 人一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都需要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