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大暑

      • 2024年7月22日星期ㄧ
        農曆 六月十七
  1. 大暑 , 二十四節氣 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19-21日之間,斗指 未 , 太陽 位於黃經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 《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極熱之中 ...

    開始
    結束
    甲辰
    2024 - 07-22 07:44
    2024 - 08-07 00:09
    癸卯
    2023 - 07-23 01:50
    2023 - 08-07 18:23
    壬寅
    2022 - 07-22 20:07
    2022 - 08-07 12:29
    辛丑
    2021 - 07-22 14:26
    2021 - 08-07 06:53
    • 概览
    • 历史渊源
    • 气象变化
    • 物候现象
    • 节气农事
    • 文学创作
    • 起居养生

    [dà shǔ]

    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17-18] [23-24]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17] [19]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3]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2] [21] [24-25]

    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全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28]大暑这时节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全国南北各地温度相差不大。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 [17-18]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2]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季风气候表现为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由于中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雨热同期;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

    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起居

    夏季入睡时间应以晚些为宜,此时一天的暑热时期已过,晚上较为清凉,容易入睡。起床时间可以适当早些,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此时节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适当补充水分,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

    在家避暑时,空调记得这样用:

    1、室内降温通风时,应先开空调后关窗户;

    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左右的室内温度最合适;

    3、“桑拿天”时开启除湿功能,不用调低空调温度,也能舒适凉爽;

  2. 2023年7月23日 · 2023年7月23是「大暑」,是24節氣中最熱的一天,通常在大暑要注意防曬避免中暑和吃些大暑養生食物,當天剛好也是農曆6月6日「天貺(音同況)節」,能到比較廟宇求財、求壽、補運、補財庫。

  3. 大暑(國曆7月22或23或24日). 想像一下太陽是在此圓的正中間. 二十四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的位置. 節氣與農業. 天氣最熱的時候,二期水稻開始插秧,田區需水量增加,若雨水不足,易發生乾旱,迫使休耕。. 然因颱風季節來臨,大風大雨往往會毀掉農民半年的 ...

  4. 2021年7月22日 · 今(22)日是24節氣中的「大暑」,也是一年當中陽氣最盛、天氣最炎熱的一天,因此有著「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俗諺,代表高溫、高濕的天氣 ...

  5. 2023年7月20日 · 最熱節氣大暑防中暑.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約國曆的7月22日~24日之間。. 大暑可分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從一開始輕羅小扇撲流螢,然後天氣逐漸悶熱,空氣濕度增加,大地也跟著濕潤起來。. 大家在夏日一定有 ...

  6. 大暑 , 二十四节气 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19-21日之间,斗指 未 , 太阳 位于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 ...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