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提醒民眾務必記得上網、使用手機報稅或臨櫃辦理報稅手續。 以確保符合法律規範,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 2024年所得稅新制有哪些?

  2. 2012年8月21日 · 如果你用了列舉扣除額,對不起你不能用政府試算的金額報稅了,要自己手動報稅,好消息是,近年多數醫院、診所已跟國稅局合作,插入自然人憑證就可以下載你本年度的醫藥費金額,你就不用一張張單據寄給國稅局看了。

  3. 2014年9月24日 · 這一篇的稅上優惠都是專門給「有身心障礙資格」的朋友,想知道怎麼申請身心障礙、資格為何,可以先參考 這篇 。. 另,如果對稅上減免有任何問題,最準的還是打國稅局免付費電話:0800-000-321。. 【Part 1.所得稅-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法源) 只要你 ...

  4. 2019年4月7日 · 我們買保險的時候要怎麼注意呢? 針對這一點,在規劃保單時首先必須了解的是,國稅局所依據的「實質課稅原則」,如果認定你買的保單符合以下這8個特徵,保險給付還是會被課稅的: 1.重病投保. 2.躉繳投保(亦即保費一次繳清) 3.舉債投保. 4.高齡投保. 5.短期投保. 6.鉅額投保. 7.密集投保. 8.保險給付相當於已繳保險費(此舉違反保險本意) (詳見表1)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其中除了躉繳投保與舉債投保兩項是可明確認定之外,其餘各項國稅局會依個案狀況認定,並沒有標準的數字可以參考。 譬如高齡投保是80歲? 還是70歲?

  5. 2018年2月22日 · 上了癮,台灣人每天花兩、三個小時在手機上 台灣人使用手機更厲害、更頻繁,國發會2016年調查,12歲以上民眾每4人就有3人持有手機,平均每日上網高達3小時21分鐘。65%的人與家人朋友吃飯時也在滑手機、80%的人等車坐車時看手機、81%的人睡前還要再

  6. 2018年3月10日 · 1. 易罹患憂鬱症. 大部分的人,在看過手社交軟體上的通知或推播後,會獲得報酬感,雖說這是正面的情緒反應,但有些人會因此上癮,無法克制地一直使用手機,預覽更新資訊,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強迫感,進而導致憂鬱症。 此外,這樣的惡性循環部分也是因「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造成的,由於你擔心漏掉任何重要的社交活動和資訊,更會讓你焦慮地頻繁使用手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 造成壓力. 回到家持續使用手機處理公務,生活與工作沒有明確分隔,會造成你和家人之間築起一道無形的牆,持續的檢視和回覆電子郵件會增加你的內心壓力。 3.

  7. 2018年8月1日 ·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目前醫學上對『手機成癮』並沒有嚴謹的定義,」最常見的誤解,是「手機上網時間長=上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