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白沙屯拱天宮,是位於臺灣 苗栗縣 通霄鎮 白沙屯的媽祖廟,其徒步進香活動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 每年往北港進香總是吸引大批信徒跟隨,沒有固定路線和日期。

    • 庙宇沿革
    • 环境问题
    • 进香
    • 游庄绕境
    • 外部链接

    白沙墩拱天宫设庙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间。根据国史馆台湾文献馆资料,圣母祠(今拱天宫天上圣母)以业主身分,于1901年(明治34年)11月10日向日治时期的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时任局长后藤新平),提出台中县苗栗厅苗栗二堡白沙墩庄土地申告书,其土地产权理由书详细记载,此系陈柏树(查白沙墩九房陈朝合家族渡台第2代,现为祭祀公业法人苗栗县陈盛林)于乾隆年间向后垅社番给垦,当时庄中公议,踏为圣母祠(今拱天宫天上圣母)之业,每年将其田园赎佃议交管理人收存,以作天上圣母香祀。而当初申告之管理人为陈兴黎(或陈黎),即为陈柏树之曾孙(查白沙墩九房陈家渡台第5代)。另有关白沙墩拱天宫(原圣母祠)现址建庙由来,依据前项资料另一份申告书记载,亦是以圣母祠(今拱天宫天上圣母)为业主,由管理人陈兴黎申报为祠庙敷地,此系同...

    庙宇的环保香炉每天焚烧金银纸的时间可长达十馀小时,曾引起附近住家抗议。 因来此庙祭拜的人潮众多,常造成白沙屯平交道壅塞,苗栗县政府遂于2015年规划拱天宫联外道路,总工程经费约新台币三亿三千多万元。但联络道通车后,过年期人潮依然挤爆白沙屯,平交道人车争道、险象环生,因此庙方计画将白东里十一邻道路拓宽、另在白沙屯天德宫周边兴建停车场,盼能纾解参拜车潮。 信徒洪建华为了方便游客,募集新脚踏车分别放在白沙屯车站、白沙屯天德宫两处,供往来游客免费自由骑乘,于2017年6月中旬首上路,获得不少好评,由老技师骆政雄巡视。

    庙方主任委员洪文华讲述,毗邻海滨的白沙屯居民多数先祖是福建泉州同安、惠安移居而来,自乾隆年间奉请妈祖渡海来台启肇以来,妈祖已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心灵依靠,而白沙屯妈祖徒步进香,乃白沙屯最重要、最具地方特色的活动。该活动在2011年3月6日由文建会正式指定为国家重要民俗文化资产。庙方也与悠游卡公司合作,在2018年进香前推出悠游卡,卡片版面除印有白沙屯妈祖神像,卡片制程掺入香灰并过火。 在未建立白沙屯拱天宫前,居民就会组团往北港朝天宫进香。白沙屯妈祖进香时,山边妈祖神轿也会一同前往,在2009年报导时,长年跟随进香的山边居民林梅兰表示,她祖父曾负责编织山边妈銮轿,推估两尊妈祖同行进香至少数十年以上。 此活动也是通霄男子成年礼之一,起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霄男子被征召作军伕,事先会到此庙祈求庇...

    白沙屯的大妈自北港进香返宫安座后,次日会由二妈游庄绕境。绕境范围为白东、白西、南庄、内岛及北庄南港村落, 从早上开始,下午阵头、信徒簇拥二妈神轿返拱天宫。 庙方主委黄木桂解释大妈进香返宫后要等十二天后再露脸、开炉,一般信徒说法是神明长途进香劳累,所以轮由二妈绕境,十二天后会举行开炉,由庙方供应汤圆,代表进香圆满成功。

  2. 白沙屯拱天宮,是位於臺灣 苗栗縣 通霄鎮 白沙屯的媽祖廟,其徒步進香活動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 每年往北港進香總是吸引大批信徒跟隨,沒有固定路線和日期。

  3. 主條目:白沙屯媽祖進香 通霄鎮 白沙屯拱天宮 每年以徒步的方式至北港朝天宮求取北港媽祖的萬年香火,來回約四百公里,至今已經有200年的歷史。

  4. 2023年3月11日 · 白沙屯拱天宮,是位於臺灣 苗栗縣 通霄鎮 白沙屯的媽祖廟,其徒步進香活動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 每年進香總是吸引大批信徒跟隨,沒有固定路線和日期。

  5. 以供奉媽祖的白沙屯拱天宮最為知名,每年都會至雲林縣 北港鎮 朝天宮 進香。在白沙屯地區還有五雲宮、天德宮、五龍宮、東龍宮等廟宇,足見當地道教信仰興盛。拱天宮的祭祀圈包括了通霄鎮白東里、白西里、內島里、後龍鎮南港里 [8]。

  6. 白沙屯車站 位於 臺灣 苗栗縣 通霄鎮 白沙屯 ,為 臺灣鐵路公司 海岸線 的 鐵路車站 。 車站概要. 本站為 三等站 [3] ,僅停靠區間車、區間快車及511次 莒光號 ,站內設有「鐵路之旅 - 小站巡禮紀念章」及「鐵道旅行·幸福美好111」之戳章,供旅客蓋戳留念。 車內台語廣播為舊地名「白沙墩」發音、客語為「白沙堆」。 車站構造. 島式月臺 兩座。 平常僅使用第1月臺,A側南下、B側北上。 第2月臺則是在 白沙屯媽祖進香 起駕及回鑾時,分流人潮時使用。 跨線 天橋 。 電梯4座,位於前後站與第1、2月臺,以紓解年長者旅客與媽祖香客需求(2020年5月啟用)。 站房、售票處、廁所等設備均位於前站,後站設有樓梯連接天橋,後站站外為田間小路。 公共廁所 。 大山=白沙屯,雙軌區間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