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2日 · 2021年底元大準備開募新台灣高股息ETF基金今年1月13日遭金管會退回雖然投信公司最怕無法募新基金因會失去市占率及競爭力也可能流失資產規模不過元大投信單靠0050及0056兩大巨無霸國民基金吸金法力2021年稅後淨利上看19億每股盈餘高達8元罰60萬元或是今年都不能再募新基金似無損家大業大的元大投信獲利。 金管會下市條件變變變 急救不成放棄元大原油正2. 網路仍可查到最初元大原油正2在公開說明書記載的下市規定是,淨資產價值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值在新台幣5,000萬以下,期貨信託公司必須報請金管會終止契約,如果只有這個條件,元大原油正2不達下市條件。

  2. 2024年3月16日 ·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主打高股息月月配等訴求吸引投資人瘋狂搶進包括國泰證玉山證永豐證等代銷機構。 玉山證13日率先宣布暫停相關線上申購作業。 元大證券也發出公告表示,由於近來開戶申請數量爆增,14日申請開戶及補件的的投資人,「無法保證」能在募集期限內完成申購,不過該公告隨即被撤下,但發是聲明呼籲投資人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妥善規畫個人財務決策。 羊群效應(herding effect)又稱為群聚效應或從眾效應,經濟學裡常用此描述經濟個體的群聚行為,因為人類也有盲目從眾的本能,會一窩蜂地做出相同反應,這種情況在金融市場尤其常見。

  3. 2022年11月28日 · 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今(28)日在「2022 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上提到許多年輕人賺小錢就全買高股息ETF領到的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看似是穩定收益長遠的投資其實要跟著世界經濟一起成長高股息型態並不能反映經濟成長結構,「要長期累積財富靠得其實是複利投資』。 近年來,不論是開放零股交易、微型期貨,都廣開大門讓更多投資小白踏入金融市場。 再加上106年上路的夜盤期貨交易逐年熱絡,口數從9.8萬增長到今年10月最高量到一晚131萬口;全球期貨市場交易量也連四年不斷創新高,從交易數字可以看出,民眾在戰爭、疫情、通膨、糧食危機等總經環境的多變情況下,資金避險及交易需求節節攀升。

  4. 2023年1月31日 · 過去ETF除息未提前公告配息中股利所得與資本所得的佔比民眾總得等到除息完領取收益分配通知書才得知。 舉例來說,若是股利占比下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張數門檻就會提高,不過可併入個人綜合所得抵減的基數會降低,對低所得的投資人來說,能抵稅的金額會隨之減少,但對高所得者節稅效益則會明顯增加。 民眾若能提前得知股利佔比,即可考量每次配息的佔比變化,決定是否參加除權息。 對此新制,立法委員林昶佐此前質詢時曾指出,目前ETF除息後,至股息實際入帳時間為1個月左右。 比較美國前16大ETF,其中14個7天內入帳,當中有5個甚至只要3天,台灣慢了許多。 而國人多使用定期定額的投資模式,股息1個月後才入帳,表示投資人每年都潛在損失這1個月的投資績效。

  5. 2022年7月1日 · 台股今天上演恐慌殺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失守新台幣460元大關大跌22.5元終場收在453.5元台股則重挫482.65點收在14343.08點續創2020年12月底以來波段低點。 法人指出,美股陷入熊市、國內資金贖回停損壓力大、外資賣超調節,是台股重挫主因。 留意高通膨將比預期更久.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6月一次升息三碼,可預期高通膨和消費放緩,經濟成長會降溫。 法盛投資管理(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全球市場策略團隊指出,「慢通膨(Slowflation)」近在眼前,經濟是否如許多國家央行總裁所願軟著陸,令人擔憂。 目前全球經濟走向,宛如飛機要降落在一個簡易機場的狹窄的跑道上。

  6. 2022年12月13日 · 受到投資人注意的是,台新金11月獲利領先金控群雄,自結稅後純益23.7億,包含台新創投持有鑽石生技股票(帳列FVPL)認列的12.4億評價利益,前11個月累計稅後純益143.9億,每股稅後純益(EPS)1.06。 從股東角度出發,新光金與台新金或其他金控合併,可能是個轉骨新生的機會,維持現狀,似乎不會更好。 2008年金融海嘯,新光金踩到次級債,近年俄烏戰爭,新壽也成為俄羅斯債受災戶,而宏達電高檔套牢,低價賣出,虧損50多億,吳東進身為新壽投資小組領導,難辭其咎;為了彌補投資帳面損失,新光還賣掉台北市信義區A8給富邦,種種失準判斷,也難怪泛新光集團部分成員累積對吳東進的不滿。 何況,金管會對新光金壽險投資團隊重大失誤也已經「認證」。

  7. 2022年5月2日 · 美國聯準會(Fed)3月升息0.25個百分點(1碼)後,本周預料會擴大升息力道,將一口氣升息0.5個百分點(2碼)。 台灣央行3月也罕見以同樣1碼之速跟進Fed升息,是11年來首度升息。 這一波通膨怎麼造成的? 很顯然不單是貨幣政策太過寬鬆的結果。 各央行兩年前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集體大幅降息並購債,的確導致貨幣政策太過寬鬆。 然而,通膨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和解封之際需求高漲,供給卻配合不上。 另外,供應鏈瓶頸、勞動市場緊俏,也跟疫情大有關係;此外,最近俄烏戰爭也推物價,尤其是石油和糧食的價格。 通膨全面高漲,但各地的成因也不盡完全相同。 因此,要全盤解釋通膨現象,首先要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說起,這也是Fed乃至於市場分析師當初誤判形勢的開始。 通膨是疫情之下的副產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