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應該要清淡的飲食 治療口臭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改變你自己的腸,一些油膩的辛辣刺激的食物會讓腸胃道比較的難以消化,自然就會遺留在胃裡面,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要清淡飲食,這樣才不容易患上口臭的問題。保持清潔

  2. 患有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經常吸菸、飲酒、喝咖啡,經常蔥、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內分泌紊亂、失調因素以及長期便祕都是長期口臭的原因。

    • 肝熱
    • 飲食內停
    • 脾虛肝乘
    • 口甜(像食用了甘蔗)
    • 口臭(口中有臭穢之氣)
    •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服用中藥時必須注意的問題,切記!

    口酸,甚則口舌生瘡,脅痛,易怒,或面赤眩暈,大便幹,小便黃,舌苔薄黃,舌偏紅,脈弦稍數。 方藥選用:柴胡清肝飲,此方有疏肝清熱的功效。 柴胡、青皮、甘草各4.5g,枳殼、梔子、木通、鉤藤、蘇梗、黃芩、知母各9g。 日服2次,每日1劑,水煎服。

    口酸噯氣,納呆惡食,脘腹痞悶脹滿,大便或結或溏,或便下不爽,舌苔厚膩或黃,脈滑有力。 方藥選用:保和丸,此方有消食導滯,和胃降氣的功效。 保和丸已經是運用廣泛的中成藥了,在各大藥店都有售賣。 口服。每次1~2丸,一日2次;小兒建議食用兒童款保和丸。

    口酸,噯氣太息,食後脘痞腹脹,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脈細弦或弦緩。 方藥選用:左金丸與六君子湯加減;此方有健脾和胃,兼以平肝的功效。 黃連、吳茱萸、茯苓、白朮各10克,人蔘、甘草各8克,陳皮15克。 日服2次,每日1劑,水煎服。 日常生活中,口酸的患者不宜進食辛辣、煎炸等燥熱食品,適宜食用枸杞、菊花、黨蔘、淮山藥等藥食同源的食物來達到洩熱、健脾補肝的效果。

    1、脾胃積熱

    多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所致。 口甜、喜飲水、多食易飢,或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等。 方藥選用:瀉黃散;此方有清脾瀉火的功效。 藿香15克,梔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風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脾胃氣虛

    多由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傷,虛熱內生,脾受津灼所致。 口甜、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脘腹脹滿、大便時干時溏。 方藥選用:四君子湯加減;此方有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的功效。被稱為“天下補氣第一名方”。 人蔘15克,麥冬、玉竹、白朮、茯苓各10克,藿香12克,炙甘草8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在日常生活中,口甜的患者適宜食用一些山藥、薏米、茯苓等健脾養胃的食物,可以用來煲湯或者泡水喝,均有良好的效果。

    1、胃火上蒸

    口臭,舌紅或口舌糜爛生瘡,或牙齦腫痛,兼有口渴喜冷飲,尿黃便幹,苔黃等症狀。 方藥選用三黃瀉心湯;此方有清瀉胃火的功效。 大黃、黃芩各10克,黃連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胃腸積滯

    口臭如酸腐,伴有脘腹脹滿,噯氣腐穢,舌苔垢膩等傷食症狀。 方藥選用保和丸或山楂丸。每日2次,每次9克。此方有消食化積的功效。 這二者均為運用廣泛的中成藥,在各大藥店都有售賣。

    3、口腔疾病

    患有齲齒或口腔炎症。 方藥選用藿香、佩蘭各6克水煎取藥汁含漱口。日兩次。 在日常生活中,口臭的患者應當少飲酒,少食辛辣刺激、煎炸食物。適宜多喝茉莉花茶、菊花茶,會對口臭的症狀有明顯的改善。

    1、做好相關忌口工作,生冷、辛辣刺激、油膩等影響藥物發揮的食物不能吃。 2、不宜為追求快速療效而過量或長期服用中藥。 3、特殊體質人群應謹慎服用中藥。比如脾胃極其虛弱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體質虛弱的患者等需要在正規醫院的中醫指導下用藥。 4、孕婦不宜服用中藥。 如果您也有口苦、口甜、口酸、口臭的症狀,不妨試試上面的經典方劑! 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歡迎分享給更多的親朋好友!

  3. 含粗纖維食物有利於清潔口腔;日常可以結合體質,選擇有緩解口臭的水果和蔬菜,比如白菜、茼蒿、芹菜、魚腥草、西紅柿、白蘿蔔、苦瓜、黃瓜、綠豆、綠豆芽、豆腐、梨、柚子、蘋果等。

  4. 不想口臭,不想手術,不想有扁桃體結石,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預防工作。 首先,完飯漱口,不讓食物殘渣有機會鑽到縫隙裡。 睡前30分鐘儘量不東西,保持好口腔衛生。

  5. 有口臭、口氣重怎麼辦呢?中醫認為,胃火、腸胃熱或不注意衛生等,都會導致有口氣。 中醫認為,口腔就是整個消化系統的開始,腸胃屬於消化系統,三焦積熱,如胃火旺、腸胃熱就會導致有口氣,三焦是指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即將軀幹劃分為3個部位 ...

  6. 所以治療口臭,用藥多以化濁清火,避諱除臭為主。 如果有口臭的人平素症狀也比較輕,那麼可以使用藿香3克,薄荷1.5克,菊花5克,綠茶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