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5日 · 想讓爸媽及自己做個健康檢查,可是檢查項目這麼多,而且費用不便宜,該怎麼選擇才能兼顧經濟與效益? 隨著篩檢工具的進步,現代人愈來愈有機會透過健檢,及早發現病兆,把握黃金治療期。

  2. 2017年3月14日 · 只要符合資格,國內有許多免費健康檢查可以參加。. 善用健檢,以便及早發現、治療疾病,更積極地守護爸媽健康。. 不久前,曾發生一名男子在工作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去世,家人卻完全不知道他有心血管疾病的案例。. 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發生 ...

  3. 2018年4月18日 · 心臟健檢項目多,哪些需要做?. 多數人常對健檢的結果深信不疑,但卻忽略健檢報告的準確性及全面性,到底怎樣的檢查項目和結果,能讓人高枕無憂有好「心」。. 不論是「母親節」、「父親節」或「重陽節」,常可以聽到坊間健檢中心大力鼓吹 ...

  4. 2017年3月6日 · 以下介紹最基本,卻也是最重要的幾個健檢項目,其數值代表的意義,供民眾參考。 一、抽血檢查. 1血球檢查. 血液疾病、發炎感染由此看. 白血球(WBC):正常值3800~10000/mm3。 白血球負責抵抗外侮,保護人體。 當白血球過少時,很可能是遭到嚴重細菌、病毒等感染(如感冒),也可能是藥物副作用;當白血球過多時,可能是局部性或全身性的急性感染、組織壞死,或是在使用類固醇等。 紅血球(RBC):正常值4.0~6.0million/100cc。 紅血球負責攜帶氧氣到全身各處。 紅血球數值較少時,貧血的可能性最大;當紅血球數值增加時,可能是阻塞性肺氣腫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變化。 血紅素(Hb):正常值12~16GMS。

  5. 2018年1月9日 · 一般人可視自身需要向新陳代謝科或家庭醫學科掛診檢查,或利用年度健康檢查來瞭解甲狀腺機能正常與否;此外,亦可多多留意坊間各大醫院或醫學組織協會,是否推出免費的甲狀腺檢查,省下一筆檢查費,一舉兩得。

  6. 2017年3月6日 · 林英欽醫師建議做「全面性」檢查,也就是項目盡量完整,若預算許可,可使用高階影像來仔細找到疾病,像心臟冠狀動脈立體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亦可直接購買健檢中心的整套組合,定期完整地檢查身體。 不過,完整的檢查市價至少4~5萬元,在臺大醫院頂級的菁英健檢組合甚至要十多萬元,如果預算有限,可間隔3~5年做一次。 國泰醫院健康管理顧問公司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則建議,35歲後可開始第一次的健檢,因為這是「健康高峰已過去,事業高峰剛起來」的時間點。 一般人主觀感受身體走下坡的時點是在40歲,所以在35歲後開始自費全面檢查,是個不錯的時點。 至於60歲後,有些侵入性檢查之風險較高,建議要更謹慎地評估風險再做,尤其是到了70、80歲,即使查到了重大疾病,是不是要冒風險去治療,都還要再多斟酌。

  7. 2017年3月6日 · 像一般的勞工體檢或公務員體檢,項目雖簡單,但至少可發現三高問題,「30歲時膽固醇高,就只是膽固醇高而已」,但後續確實控制跟沒控制的人,過了50歲,差異就會很明顯,所以更重要的是「控制病程」的概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