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1日 · 起因. 2022-05-11 雙一組大陸、南亞及中東科. 美國川普總統於2017年1月上任其經貿政策以美國優先為基礎一改美國過去力推自由貿易」,改為強調美國優先之公平貿易」,運用反傾銷稅平衡稅201防衛條款232國安條款301條款等貿易工具強化美國產業競爭力並藉以處理與中國大陸貿易失衡問題。 美中貿易摩擦產生之主要原因包括: (1) 鉅額貨品貿易赤字:2018年美對陸貨品貿易赤字增加至約4,192億美元,佔美貨品貿易赤字48%; (2)產能過剩:中國大陸由國家主導經濟運行並對市場進行干預,對產業不當補貼,造成產能過剩; (3)竊取智慧財產:中國大陸傾國家力量,使用不符合自由貿易與公平原則政策,強制技術轉移及竊取智慧財產權。

  2. 2024年5月14日 · 美國自2018年川普總統發動美中貿易戰以調升關稅為工具擬達到降低對中貿易赤字的目的至近期拜登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反對中國電動車及科技產品進口至美國市場清楚看出美對中之立場。 G氏剖析墨中關係時強調,中國是墨國的貿易夥伴,但深層的彼此關係是競爭者,墨國應該首重其與美國的整合,爰呼籲墨政府應力求與美國立場相協調並妥善處理攸關區域安全的議題。 G氏指出去年12月美國財長葉倫訪墨時,要求與墨國共同審查來自中國的投資,此傳達的訊息清楚無比,墨政府應該據此明確且妥當拿捏對中國應採取的立場。 G氏續舉例說明,墨政府在幾乎簽署合約向中國公司採購海關使用的X光機設備之前夕,美方以該等設備可能將資訊回傳中國為由制止該項交易。 點擊率: 87.

  3. 2019.08.01 美國川普總統於2019 年8 月1 日推文表示,將自9 月1 日起,針 對中國大陸其餘3,000 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惟美國貿 易代表署尚未正式發布聯邦公報。 2019.07.31 美國貿易代表署於2019 年7 月31 日公布160 億美元清單之第一 批產品豁免

  4. WTO於本 (2022)年8月23日發布最新全球貨品貿易指標(Goods Trade Barometer),顯示2022年第2季全球貨品貿易成長值為3.0%,雖持續成長,但成長幅度較第1季3.2%低,本年下半年有可能持續疲弱。 貨品貿易指標之個別指數(component indices)方面,各產業多持平或微幅低於基準值,其中貨櫃運輸指數增長至103.2,是因為中國大陸港口因放寬COVID-19疫情管制措施增加貨運量。 由於烏俄衝突、通膨壓力持續及預期已開發國家緊縮貨幣政策,增加預測不確定性。 詳細資訊請參閱 WTO網站新聞. 點擊率: 411. WTO 預測全球貿易將回升,同時警告有下行風險. WTO協助聯合國實踐SDGs目標.

  5. 在科技領域研判拜登將延續川普政策但會有所調整川普發動的美 中科技對抗呈現之五大面向包括外資審查出口管制禁止美進口 採購特定電信設備、保護資通訊科技與服務供應鏈及5G 乾淨網路等

  6. 2023年7月25日 · 背後存在對中國崛起的危機感川普政府時期展開提高關稅的貿易戰自由貿易並非完全受到影響。 隨著全球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署件數增加等,整體關稅有所降低。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1990年日美歐工業產品平均關稅率約3至6%,2020年已降至1左右。 中國在加入WTO前的2000年,關稅超過10%,到2020年已經降到3%以下。 然而,過度膨脹的補貼將成為自由貿易的障礙,使得中美貿易相互依存度呈現下降趨勢。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在2023年6月報告指出,經濟強權國家的保護政策將可能妨礙國際貿易的成長。 貿易與經濟成長亦存在相關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如果全球供應鏈持續出現斷裂,全球人均實際收入可能下降1%至2%。 點擊率: 229.

  7. 2024年2月16日 · 預估美國自中國進口將出現相隔17年來首次下滑。 如果貿易停滯,世界經濟將失去成長動力,也將成為日本出口的阻力。 媒體引述專家意見表示如果美國前任總統川普重新當選美中之間分歧可能加深可能對貿易產生更深的影響。 中美之間衝突存在加深風險,但為避免美國的通貨膨脹,可能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從中國的進口。 如果通膨不能得到抑制,消費者就會感到不滿,分裂對全球經濟的影將很難評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