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9日 · 盛極或是轉衰之開始,在利豐迎來百年歷史的重要節點,全球電商強勢崛起,大幅改變了跨國品牌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也嚴重威脅中間商的地位,「採購王者」利豐地位沒落,業務表現節節向下,2017年盈轉虧,蝕3.7億美元,並於同年被剔出藍籌之列。 之後,利豐提出重整架構,逐步轉型至數碼化,並將採購網絡逐步撤出中國內地,減低貿易戰的影響。 就在2019年重獲盈利之際,利豐提出以每股1.25元,較當日收市價溢價1.5倍私有化,至2020年獲股東表決通過,於同年5月27日下午4時後,結束28年上市地位。 馮氏兩兄弟是利豐的「守業者」,壓力未及父輩們大,對於市場轉變,利豐的轉型未有及時把控,導致利豐定位模糊,但又極其無奈,誰也不會預測到這幾十年的市場趨勢是這樣的。

  2. 2020年4月14日 · 昔日大藍籌股價已蒸發九成 利豐私有化財技有玄機. 2020-04-14. 來源:香港商報. 利豐在香港及南中國屹立逾百年,經歷過高峰與低谷。. 【香港商報網訊】 從事貿易物流消費品銷售,昔日藍籌股利豐 (494),於3月中旬在大市低迷之際突然提出私有化,提議 ...

  3. 2021年12月29日 · 事緣利豐日前宣布,向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馬士基出售旗下利豐物流 (LF Logistics),交易作價36億美元 (約280億港元),金額比利豐私有化時估值約106.7億元高出三倍,遂引起小股東不滿。 據悉,由十多人組成、反對私有化的利豐小股東聯盟,昨日前往位於 魚涌的證監會接待處,向證監會提交請願信,並提出三大訴求。 利豐小股東三大訴求. 三大訴求包括,要求證監會徹查利豐私有化獨立財務顧問百德能證券有否失職,進一步修例堵塞漏洞,完善獨立財務顧問制度;馬士基在證監會公布調查結果前,暫停與利豐交易;利豐向小股東道歉及賠償。 據了解,小股東聯盟除了向監管機構申訴請願外,也計劃絕食抗議。

  4. 【香港商報訊】記者鍾穎琳報道:利豐(494)於3月獲大股東馮氏股東聯同物流投資公司GLP集團提出私有化,作價為1.25元,較公布前收市價有1.5倍溢價。

  5. 2022年1月14日 · 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報告》,基於內地以2030年達到「碳達峰」,以及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目標,故此以「商業全面開啟綠色轉型」,列入為十大商業熱點之一。

  6.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鍾穎琳報道: 利豐 (494)於3月獲大股東馮氏股東聯同物流投資公司GLP集團提出私有化,作價為1.25元,較公布前收市價有1.5倍溢價。 集團昨日晚上宣布,逾97%獨立股東投贊成票,大比例通過私有化決議案。 利豐主席馮國綸在特別股東大會上表示,私有化方案主要是給予股東選擇權,強調私有化的作價合理,並指以全球經濟狀況而言,前景未明,經營面對嚴重困難,業務能否在3至5年內恢復亦無人能預測,並稱從事行業40多年亦未曾見過如此風浪。 馮國綸:40年未曾見此風浪. 股東對利豐私有化有不同意見。 利豐前管理層、滬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趙麗娟以股東身份出席股東會時表示,相信公司不會草率作出私有化決定,指管理層一直為股東及供應商 想。

  7. 2020年3月23日 · 利豐(00494)獲大股東馮氏股東及物流服務營運商GLP提出私有化,每股作價1.25元,較上周五收市價0.5元,有溢價1.5倍,涉資約逾72億元。 利豐今早股價應聲急彈,曾漲1.1倍,高見1.05元,最新報0.98元,仍升96%,成交額2.8億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