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班級數 110學年度時1年級12班2年級11班3年級12班4年級11班5年級9班6年級9班並從2019年起開立資優班於課外時間教學同時有資源班1班特殊生於早修或國語數學課時至個學中心上課。 主任(112學年度) 學務主任:鄭瑜凡

  2. 學術性向資賦優異班 ,簡稱 資優班 ,是 中華民國 教育部 開設的一種分組 資優教學 計畫 [1] 。 法規上,資優班的設立、管理由 國教署 負責,但實際教學計畫大致上由各學校自由辦理。 儘管每年七月的資優考季往往引起媒體的大幅關注,但台灣政府在特殊教育方面著重於障礙教育,因此在學術資優班的著墨上其實較少 [2] 。 由於傳統升學主義因素,台灣學校較願意辦理資優班,因此比起亞洲各國,臺灣資優教育規模明顯較大。 以2012-2013 年度為例,接受特教服務的資賦優異學生有25923人,約佔全體同年段學生之0.75%。 在學術資優方面,國小95人、國中5957人,高中5664人 [2] 。 法源依據.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 中華民國教育部 實施的一項學業輔導措施,旨在提供弱勢族群子女更多的教育支援,以期能改善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1] 自2006年起,台灣具有 原住民 、外籍配偶子女、隔代教養或單親、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和農漁民子女身份的學生可在正規教育時段外享有額外的課業指導。 背景 [ 編輯] 1990年代,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與教育變遷快速。 [2] 其中經濟型態轉變使 核心家庭 成為台灣家庭結構的主流、 隔代教養 案例增加與貧富差距加大,而 高齡化 和 少子化 問題也在此時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

  4. 臺北市士林區百齡國民小學 (Taipei Municipal Bai Ling Elementary School),位於 臺北市 士林區 福港街205號,一百一十一學年度( 民國紀年 ,下同)編制國小五十五班、附幼八班.

  5. 校史 [編輯] 創校時期(民國62年-68年) [編輯] 民國62年8月1日,奉臺灣省教育廳函由厚德國小畫分學區成立臺北縣三重市碧華國民小學。 民國63年2月1日,忠孝樓、和平樓、仁愛樓、莊敬樓興建完成。同年9月1日開始招生,並由厚德國小移撥63。民國64年5月,信義樓一、二樓興建完成。

  6. 香港小學課程為六年(小一至小六),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學生完成六年小學後會通過香港教育局升中派位機制升讀中學。 小學課程主要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常識,亦包括音樂、視覺藝術、體育、電腦及普通話。過去常識科前身為社會科、科學科、健康教育科三科,合稱社科健,於 ...

  7. 臺灣教育相對於臺灣開發史而言,啟蒙相當的早。如果不包含沒有文字記載的平埔族及臺灣原住民等的史前教育方式,可溯源自1627年的荷蘭統治時期。 荷治時期 17世纪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並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