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7月1日 · 敬邀所有朋友參加 ~ 《散文30家》暨雙『關』新書分享會 王盛弘著/關鍵字:台北 黃文成著/關不住的繆思 臺灣監獄文學縱橫論阿盛主編/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2:散文30

  2. 2007年9月19日 · 從文學史的發展來看,鄭坤五所提倡的台灣國風,一直受到有心人的重視,三 年代初,遠在東京的吳新榮閱報得知日本當局在霧社事件的殘暴行為,他執筆寫下的歷史見証,用的正是「山歌調」的歌謠風之作(註十八),而台南的《三六九小報》,不但有

  3. 2007年5月5日 · 這是什麼呢? 某一位研究者說是「一個人轉繩子,其他的孩子腳不能碰到磚塊跳著玩的遊戲。 」 另一位研究員則說「小孩子假裝成動物,拉著磚塊走路。 」 到底那一個是正確的? 仍然不清楚。 但是,像這麼小的道具,老布勒哲爾卻能不著痕跡地設計在畫中。 正面大房子的兩根柱子間,有一個小女孩蹲在草叢前,你知道她在做什麼嗎? 她正認真地看著自己撒下的尿飛濺四散的樣子。 連這種姿態老布勒哲爾也沒有漏掉。 研究員將老布勒哲爾畫中的遊戲數目加以分類,其中有八十六種及九十一種兩項說法。 儼然就是兒童遊戲的圖解字典。 這幅畫是老布勒哲爾在安特衛普畫的,那時候他仍是單身。 此後第三年他才結婚,遷居布魯格爾。 所以「孩子們的遊戲」這幅畫並不是觀察自己的孩子所描繪出來的。 老布勒哲爾喜歡在街上散步觀察人民的生活百態。

  4. 2011年5月5日 · 碰到這種重要的大場面,fly手機的照相功能就完全派不上用場了,幸好優秀的同學們有備而來,紀錄了這場難得的文藝盛宴!.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中國文藝協會3日舉行「民國100年五四文藝節慶祝大會暨文藝獎章」記者會,由詩人周夢蝶、藝術家李義弘 ...

  5. 2007年8月21日 · 其實,李榮春在一九五二年,就完成了一部六十萬字的長篇小說《祖國與同胞》,主要是為經歷過戰爭的苦難人民作歷史見證。 可見李氏是戰後最早一批能用中文寫作的本土作家,在長篇巨著方面,更拔得頭籌,可惜,這部作品得到的「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稿費補助,只夠印行作品的三分之一,始終找不到以全貌示人的機會。 而且錯過這個機緣,幾乎註定日後李榮春文學生涯一生孤寂的命運。 李榮春一生都在周遭幾乎沒有一絲善意的環境下寫作,在頭城那個偏僻的小鎮裡,愛文學成痴的李榮春,沒有讀者、沒有掌聲、沒有知音,沒有回響,他被現實世界視為落魄、失敗者,他活在不被了解、也不被諒解的人間角落。 周邊的人群大都以「頭瞉壞去」的異類看待他,只知道他是一個孤獨的羅漢腳。

  6. 2008年10月1日 · 郁達夫來臺灣. 民國廿六年是多事之秋,前年底發生西安事件,四月日本政府查禁中文,臺灣人應該說寫日本文。 到了七月於蘆溝橋畔,響澈了中日雙方的砲聲,繼於八月「臺灣地方自治聯盟」運動被解散。 那年臘月廿二,郁達夫從日本來臺灣,日文報紙大事刊登,在臺北鐵道飯店舉辦文化演唱會。 晚上,我趕往臺北火車站前,具有獨有風格的高級大飯店去。 雖然,那個建築物於光復後已蕩然無存。 一進場已經有不少臺灣人和日本人,靜靜等待著。 演講前,「臺灣日日新報」的大澤主筆,為聽眾介紹郁達夫。 大澤主筆說,郁先生是中國的名作家,著作有「沈淪」等作品。 於是大澤主筆拿起「沈淪」,幌一幌給聽眾們觀看。 坐在旁邊的郁達夫,是個身材較高,清瘦的體格而穿著淺色的西裝結濃彩領帶。 郁達夫站起來,開口講話。

  7. 2019年3月2日 · 剛讀完此生第一本村上春樹的小說後不久,收到立楷來信分享他對電影「A Beautiful Mind」 ( 美麗境界)的觀後感。. 這部改編自西爾維雅·娜薩兒撰寫、描述數學家約翰·納許的同名傳記電影,我尚未看過;但,人生中的種種懵懵懂懂,透過立楷冷靜理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