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0日 · 「AMH是協助女性掌握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標! 」然而蔡永杰主任卻發現女性對於AMH常有以下兩大迷思不僅容易錯過黃金生育期也忽略自己的健康狀況: 迷思1. 年紀大求子未果才需做AMH檢測正解約23成不孕女性AMH都偏低女性30歲起可將AMH納入年度檢查項目以便瞭解卵子庫存量及時生育。 隨著國人初婚年齡逐年上升,頭胎年齡也越來越高。 根據2016年行政院統計,10年來女性頭胎年齡已從28.1歲增加至30.7歲,其中35~39歲、40~44歲女性,更較10年前生產人數分別增加1倍及1.6倍。 蔡永杰主任強調,女性隨著年齡增加,懷孕的難度會逐年上升,「從生理學來看,女性黃金生育年齡為21~28歲。

  2. 2017年12月27日 · 「醫師,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懷孕? 」求助現代醫學技術的不夫妻,對於治療往往「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少人投入大筆時間和金錢,最後卻徒勞無功,更有醫學研究指出,這種傳承生命的壓力,導致1/10的不孕症患者有憂鬱症傾向。 看診做功課 有助醫師評估.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劉志鴻強調,治療不孕症,除了心態要健康,積極面對各種困難,若能在檢查準備好一些細節,將有助於醫師評估。 例如,婦女應掌握並詳細記錄月經週期,記錄的時間至少超過3個月或半年以上;而個人的性行為模式、過去的性史、性伴侶數目,女性的懷孕史,以及夫妻雙方目前的性生活,均是醫師問診的重點。 此外,夫妻也應告知曾接受的檢查或治療。 劉志鴻表示,一些患者為避免尷尬而隱瞞看診紀錄,「什麼都不講是在考醫生,最後倒楣的還是病人自己」。

  3. 2021年12月24日 · 張帆理事長表示當女性過了30歲婚後建議夫妻兩人善用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同時進一步了解是否有家族史以及是否存在有可能提高不孕風險的潛在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 35歲以上女性有懷孕計畫者,不妨及早諮詢專業不孕生殖機構,半年內無法懷孕,建議接受不孕症治療。 40歲以上女性想孕要更積極,建議直接尋求醫療專業意見,了解是否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等療程,且為了母體以及胎兒健康,也須適時接受相關篩檢與孕期健康管理。 為了提高國人生育率,國民健康署自2021年7月1日起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張帆理事長表示,過往35歲以上族群是不孕症治療大宗,但自政府擴大適用對象後,門診觀察不僅求助不孕醫療的來診量提升,35歲以下年輕族群詢問度也明顯增加!

  4. 2017年3月15日 · 想讓爸媽及自己做個健康檢查可是檢查項目這麼多而且費用不便宜該怎麼選擇才能兼顧經濟與效益? 隨著篩檢工具的進步,現代人愈來愈有機會透過健檢,及早發現病兆,把握黃金治療期。 50歲的王經理前不久收到一張醫院健檢中心的DM上面詳列各式檢查項目進步的科技讓疾病篩檢變得更有效率只是要價不斐。 王經理看著DM陷入沉思,若是全選得花上數萬元,但另一方面,他常感覺疲勞、胸悶,很想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蔣碩亞認為,應考量年齡、性別、家族史、疾病史與社區史等因素,選擇適合的篩檢工具,做最有效的檢查。

  5. 2018年3月9日 · 懷孕絕對是夫妻兩人共同的事在決定懷孕前就要做好準備以便提供寶寶健康溫暖的安全環境這包括孕前健康檢查身體調養等到身心都準備好了再計畫懷寶寶。 當醫師宣佈太太懷孕了,先生的首要任務便是——讓太太開心,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安全、健康的飲食與運動也不可少。 蘇老師的女婿,從胎兒兩個月大開始便每天與胎兒對話20分鐘、播放巴哈及莫札特的音樂,讓全家一同陶醉在音樂中。 蘇老師並建議孕婦放輕鬆,唸唸散文、讀讀詩、看看畫展及藝術表演,不但陶冶心情也使胎兒情緒穩定。 以自己的女兒為例,懷孕時常坐在搖椅上不停地搖動,就是在為胎兒準備一個規律穩定的晃動環境,讓胎兒在羊水中游泳,如此能提供胎兒足夠的運動機會,內耳前庭會發育得更好,將來出生後較穩定、專注、有耐力。

  6. 2017年3月23日 · 不想生出過敏兒,媽咪如何出招. 出處/ 2015年7月號/第339期 2017-03-23. 採訪整理/ 胡恩蕙,圖/pexels. 瀏覽數 : 4661. 收藏. 許多媽咪害怕產下帶有過敏體質的孩子,想降低過敏兒發生機率,在懷孕期間及小孩出生後,可做哪些預防措施?. 閔琇有過敏性鼻炎及 ...

  7. 2022年6月16日 · 新竹臺大分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文瑋以她任職的醫院為例說明準備懷孕的女性如果有以上類似症狀可先到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俗稱不孕科),醫師會進行全盤檢查如果確定甲狀腺異常就會轉診給內分泌科醫師。 當人的免疫系統異常,可能造成自體免疫性疾病,其中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低下等,均會增加不孕、早產的機率,因此要即早治療。 (延伸閱讀: 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會衍生成甲亢、低下或甲狀腺癌嗎? 許文瑋表示,治療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患者,一般是補充甲狀腺素,想要懷孕的女性若治療已達目標濃度,則可嘗試懷孕。 至於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療法則包括:口服放射碘治療、口服抗甲狀腺藥物、手術等,醫師會依據每位病人的情況,來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甲狀腺結節約5%藏甲狀腺癌 一表搞懂追蹤頻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