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6月7日 · 翁鬧率先登場,從7月6日至8月20日,共四十六回。龍瑛宗在〈一段回憶——文運再起〉指出:「翁鬧筆風向以抒情見稱,但這篇作品反而給人像是刻意走輕快節奏的造型師感。

  2. 2007年1月2日 · 詩琅,公元一九 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出生於台北萬華。. 七歲入秀才采甫私塾習漢文,十歲入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就讀,課餘喜讀稗官野史,並及於上海出版的新書,思想眼界為之一開。. 筆名甚多,較常用的有錦江、王一剛、嗣郎、榮 ...

  3. 2007年9月18日 · 六十三歲那年,一休著手修復妙勝寺(大應國師遺跡),並主持酬恩庵。六十六歲,擔任京都德禪寺住持;六十八歲修繕龍翔寺佛塔。這數年之中是一休禪師積極投入佛教傳播事務的一段時間。

  4. 2007年6月8日 · 王昶雄說他名字中的「白」是「白色遭遇」,意指他從日治時代就被捕坐牢,戰後仍然以「叛亂罪嫌」「知情不報」入獄,一生坐牢四次,合計約十年。

  5. 2006年12月25日 · 詩琅是一位多元的文化人,文學是他生命中的一段偶然,但因為他有獨特的社會運動經歷背景,他的文學風格又成為了特異的存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6. 2007年7月24日 · 天柱山藏經閣前門樓中的清順治帝的出世遺詩,筆調充滿對人世間的生死離別的絕望,看破紅塵的大徹大悟,雖談不上佳作,但是卻字字發於肺腑,叫人感慨,能出自一位封建帝王手實在是難得。

  7. 2010年3月14日 · 即將啟程,去另一個遠方。 在台北出生、成長、生活了數十年的我,猶在尋找一個屬於我的「故鄉」。 父親的故鄉會是我的故鄉嗎? 幾次南下員林,找不到曾經讀過的員林校,遊蕩在上下課間的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