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竹北市位於新竹縣西北部,東北連 新埔鎮 ,東與 芎林鄉 接壤,南與 竹東鎮 以及 新竹市 北區 、 東區 為界,西臨 臺灣海峽 ,北與 新豐鄉 、 湖口鄉 毗鄰 [6]:83 [7] 。 全境地處 新竹平原 之上,北臨 湖口臺地 ,東南邊為 飛鳳山丘陵 ,平原部分係由 鳳山溪 、 頭前溪 與 客雅溪 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屬第四紀現代沖積層,其岩層由礫石、砂及黏土所組成。 全市海拔最高點位於東南方的 犁頭山 (海拔高度約180公尺),除此以外其它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均在50公尺以下,整體地勢平坦並略呈東高西低,平原地約佔全市總面積的九成,丘陵地則僅佔不到一成,另外境內有 湖口斷層 、 新竹斷層 以及 新城斷層 等三條活動斷層經過 [6]:82-84、101 。 水文 [ 編輯]

  2. 竹北天后宮 ,是一座位於 新竹縣 北市 主祀 天上聖母 的 廟宇 。 由來背景 [ 編輯] 由中國大陸渡海來臺之初,多數先民供奉居家航海守護神媽祖之香火,以祈求平安,護境佑民。 當時清廷海禁嚴厲管制,不論偷渡或合法移民,均無法攜眷前來,人心至為浮動,精神信仰皆託附於媽祖的庇佑。 該廟所在地點昔稱「豆仔埔」 (指今 竹北里 、 竹仁里 與 竹義里 一帶),因為此地之聚落位於 新庄子圳 上游,引水不易,而過去荒埔地經開墾後,僅能種植豆類,因而稱之。 由於耕作不易,很多居民從事捕漁相關行業。 建廟沿革 [ 編輯] 民國 四十九年(歲次 庚子 ),竹北地區人士有感於媽祖顯靈指示建廟,以擴大服務信眾,且臨時道場對參拜者來說甚為不便,於是討論發起新建聖殿。

  3. 竹北伍福宮,是位於臺灣 新竹縣 竹北市 十興里、兒七公園的土地祠,合祀該里因規劃縣治二期都市計畫區而被迫拆遷的五尊土地神。 歷史沿革 [ 編輯 ]

  4. 竹北伍福宮,是位於臺灣 新竹縣 竹北市 十興里、兒七公園的土地祠,合祀該里因規劃縣治二期都市計畫區而被迫拆遷的五尊土地神。 歷史沿革 [ 编辑 ]

  5. 竹北市位於新竹縣西北部,東北連 新埔鎮 ,東與 芎林鄉 接壤,南與 竹東鎮 以及 新竹市 北區 、 東區 為界,西臨 臺灣海峽 ,北與 新豐鄉 、 湖口鄉 毗鄰 [6]:83 [7] 。

  6. 隘口伯公廣福宮,是位於臺灣 新竹縣 竹北市 隘口里的土地祠,坐落於兩棵老榕樹前,在興建高鐵特區時,廟與樹身皆獲得原地保存。 伯公廟 [編輯] 伯公牌位 隘口伯公廣福宮位在竹北六家地區隘口里社區活動中心南側 [1],地方人稱為「蜘蛛穴」之處 [2]。

  7. 文化福德宮 ,是位於 臺灣 新竹縣 竹北市 十興里 、兒十公園的土地祠,合祀該里因規劃縣治二期都市計畫區而被迫拆遷的五尊土地神。 歷史 [ 編輯] 文化福德宮位在文福街11號。 在竹北市十興里 安溪寮 ,該里二十九、三十三、三十八、四十、四十二鄰原都各奉祀各自的土地神 [1] 。 1999年12月14日,縣長 林光華 主持的協調會議,決定將縣治第二期徵收區的廿一座土地公廟的十八座劃分三處集中祭祀:高速公路以西悉數遷置於兒十公園;高速公路以東與園道以北安置在兒七公園;高速公路以東與園道以南設至兒二十四公園 [2]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