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p>台北市 / 黃種瀛 楊宗穎 李詩健 沈麗容 綜合報導</p> <p>寶林茶室這起食安案件,台灣首度出現的「米酵菌酸」引起關注。這種毒素要生長,對溫度、酸鹼值都有一定的要求,若是食品妥善冰存好,比較能避免產生「米酵菌酸」。但過去有不少人習慣,將熱飯放 涼 後再冰,醫師就提醒,室溫放太久 ...

  2. <p>台北市 / 李詩健 沈麗容 報導</p> <p>台灣首度出現米酵菌酸,這毒素是由「唐菖蒲伯克氏」所稱成,而繁殖條件相當嚴苛,溫度須在22到38度間,酸鹼值不能小於六,醫師也提到「油」能大大增加米酵菌酸生成數量,而粿條為了防止沾黏,就會加入油,至於米酵菌酸生成後,不論加鹽、加辛香料 ...

  3. 台北市 / 李詩健 沈麗容 報導 台灣首度出現米酵菌酸這毒素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所稱成而繁殖條件相當嚴苛溫度須在22到38度間酸鹼值不能小於六醫師也提到能大大增加米酵菌酸生成數量而粿條為了防止沾黏就會加入油

  4. <p>台北市 / 邱榮慶 沈麗容 報導</p> <p>這起食物中毒案件,2死者相驗結果出爐,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米酵菌酸毒素強、耐高溫,而且難以從外觀、味道來分辨,吃下肚會讓細胞失去能量,病程發展相當快,嚴重會導致肝、腎及多重器官衰竭 ...

  5. 罕見毒素米酵菌酸到底從何而來還是未知數衛福部將邀集各領域專家進行會議盡速擬定指引只盼能盡快讓大眾得知真相。 </p> <p></p> <p><a...

  6. <p>台北市 / 黃傲天 方柏丰 報導</p> <p>衛福部昨天晚間,針對寶林茶室中毒案,公布最新的檢驗結果,包括死亡個案及重症患者一共8例,全部都檢出罕見毒素米酵菌酸。不過衛福部抽驗寶林茶室的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以及供應商大粄城的16件粿條產品,結果對米酵菌酸的反應都是陰性。因此 ...

  7. 信義遠百A13寶林茶室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有最新進展法醫昨天解剖後兩例死者都檢出米酵菌酸衛福部表示將擴大規模檢驗其餘住院或就醫的個案是否體內同樣殘留米酵菌酸不過米酵菌酸到底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