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蕭颯 (1953年3月4日 — ),原名 蕭慶餘 ,台灣 小說家 ,曾經擔任小學老師 [3] 。 她的一些作品有拍成電影,如《 我兒漢生 》(1979年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二獎)、《 霞飛之家 》(1980年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電影《 我這樣過了一生 》的原著)、《 小鎮醫生的愛情 》(改編為同名電影) [4] 、《唯良的愛》(改編為電影《 我的愛 》),她也參與多部電影的編劇。 一般來說,她的作品被歸於台灣女性文學。 婚姻 [ 編輯] 除了文學之外,蕭颯與導演前夫 張毅 的婚變過程,也是1980年代中期台灣相當具有話題的社會新聞。 1986年10月18、19日,她於 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發表《給前夫的一封信》 [5] 。

  2. 2020年11月1日 · 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辭世,他的前妻為作家蕭颯蕭颯在1986年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給前夫的一封信〉,道出楊惠姍如何介入自己與張毅的 ...

  3. 2020年10月28日 · 當年張毅和楊惠姍的婚外情,被身為作家的蕭颯揭發之後,兩人始終沈默以對,決心遠離電影圈,轉往琉璃界發展。 事隔多年,楊惠姍曾在美國寶爾博物館演講時透露,她和張毅的事件,對她是一生的創傷,他也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學習,而張毅和蕭颯的女兒張源,也曾在訪問中表示,小時候她一直叫楊惠姍「楊阿姨」,2007年她訂婚時,感受到楊惠姍對她始終不變的愛與熱情,於是在訂婚敬茶的時候,她叫了楊惠姍「媽咪」。 蕭颯年輕時遇見張毅,由於是養女的身份,張毅當年和蕭颯在一起,原本不被張家接受,兩人經過一番努力,張毅甚至是帶著蕭颯私奔,投靠朋友家,兩人才得以繼續相愛。 蕭颯原本是擔任小學老師,後來一邊教書一邊寫作,成為暢銷作家,得到張家的肯定後,兩人步上禮堂。

  4. 2020年11月2日 · 文章中,蕭颯透露,十多歲時結識張毅,一起成長,婚後也「一心一意只想做個賢慧的妻子,甘願過沒有自己的日子。」直到得知楊惠姍介入婚姻,才開始混亂的日子,幸有年幼的女兒,帶給她活下去的力量。

  5. 2020年11月1日 · 蕭颯本名為蕭慶餘,自17歲開始寫作,著作《霞飛之家》及《唯良的愛》,分別經張毅改編為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由楊惠姍擔任女主角。 時任人間副刊主編的作家季季表示,3人在電影合作上本就受外界矚目,文章刊出後,迴響很大。 當時民風保守,蕭颯揭露遭到婚變,更凸顯叛逆性格,「其他女作家遭遇外遇,也不會有人在離婚前就寫出來,從沒有一位女作家發表過這樣的作品。...

  6. 蕭颯本名為蕭慶餘,自17歲開始寫作,著作《霞飛之家》及《唯良的愛》,分別經張毅改編為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由楊惠姍擔任女主角。

  7. 2015年9月14日 · 1986年蕭颯在媒體發表《給前夫的一封信》,揭露楊惠姍介入她與張毅婚姻的事實,震驚文壇與影壇。 此後,張毅與楊惠姍退出影壇,轉投入琉璃創作,並成立琉璃工房,蕭颯則轉身,繼續投入於教職與寫作。 對於發表《給》一文是否曾感到後悔? 蕭颯認為自己從沒感到後悔,「那時我才33歲,那個年紀的人沒有『委曲求全』4個字」,話鋒一轉她直言,「不過我現在60歲了,很多朋友面臨婚姻困境時會來商量,我總是勸她們要考慮清楚,經濟是否獨立? 個性是否獨立? 都是很重要的。 「其實張愛玲第一本授權改編成電影的小說《怨女》,當初中影買下版權後,是打算由張先生執導,由我來改編劇本,楊小姐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