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盆栽下的淺碟勿積水。不少人習慣在家中盆栽底部擺放淺碟,或以盆內盆的方式種植植物,以免一澆水水流的到處都是,也有人習慣出遠門前在植栽盆底擺放水盤,保持土壤濕潤,提醒您,在澆水過後要記得將積水倒掉,回家也要記得刷洗水盤,以免孳生蚊蟲。
    • 水生植物定期換水。不少公家機關、企業公司內會栽種水生黃金葛、萬年青,照顧較簡單,也不需頻繁澆水,不過盛水的玻璃容器、水瓶,也應定期換水清理,也需固定清潔刷洗容器,才能有效清除蚊卵。
    • 養成良好的澆水習慣。大多數觀葉植物、室內植物都比你想像的還耐旱!比起水分,其實他們更需要的是通風環境。所以照顧植物時若能養成土乾再澆水的好習慣,不要讓植物太常處於半乾不濕的土壤中,你會發現盆栽的蟲害變少、植物也會長得更好。
    • 頻繁澆水的植物擺戶外或陽台。將盆栽擺在室外地面,澆水可以直接讓水流出,不需底盆,避免積水生蟲的風險,因此在特殊防疫時期,建議可以先把植栽移到戶外通風空間。
  1. 2023年8月26日 ·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經由蚊子傳播,台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當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會受到感染;病媒蚊叮咬處於可傳染期的登革熱病人後也會被病毒感染,被感染

  2. 目前登革熱疫情仍處在高峰,疾管署提醒大家,防的最佳方式是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並落實防措施,新生兒建議可穿淺色長袖衣褲,並加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等物理方式有效防

  3. 2023年3月31日 · 疾管署提醒民眾若前往登革熱流行區,應加強防措施,如發現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 05/29 11:48

  4. 2023年12月13日 · 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可分為:間日瘧、3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最常見。 其中惡性瘧是四種瘧疾中最嚴重的一種,若併發腦性病變未治療,死亡率幾乎100%。 瘧疾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圖/疾管署提供. 前往瘧疾高風險國家 先至旅遊門診諮詢用藥.

  5. 2023年2月25日 · 南北向陽台陽光偏向斜射,可以挑選大多數的觀葉植物、蕨類、空氣鳳梨和室內植物,雖然少了日照優勢,但不會遇到過於曝曬的情況,對居家環境和植物來說都是友善的。 若非正東正北方位,可循上述邏輯,依偏向角度做綜合的調整。 掛欄、懸掛、花架增加擺放空間. 從花市購買回來的植栽,若陽台空間擺不下,可以購置落地式花架或階梯花架層層擺放,但要留意材質需選擇可防水、耐曝曬為佳,以免折損使用年限。 若家中陽台有女兒牆,放在牆角邊的植物可能會曬不到光,可以選擇懸掛式吊盆或陽台壁掛架,讓植物隨時能曬到太陽,不然就必須勤勞一點,每周交換盆栽位置。 放在牆角邊的植物可能缺光,可以選擇懸掛式吊盆讓植物隨時能曬到太陽。 圖/張芮瑜提供. 若家中陽台有女兒牆,可以選擇懸掛式吊盆或陽台壁掛架,讓植物隨時能曬到太陽。

  6. 2024年1月2日 · a. 猴痘疫情. 2022年的猴痘疫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猴痘病毒原本主要在非洲的猴子等動物中流行,但在2022年突然出現在全球多個國家,並且能夠通過性傳播。 這表明,猴痘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能夠更有效地在人類之間傳播。 b. 高致病性禽流感. 也是一種潛在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導致鳥類、人類甚至其他哺乳動物的死亡。 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或新冠病毒發生變異,能夠更有效地在人類之間傳播,那麼將會對全球造成重大的威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