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18日 ·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18日電中壢事件40週年事件主角許信良回憶這段改變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史的驚心動魄歷程表示,「我們真的創造歷史」,而那場選舉已是改變台灣政治非常重要的一場選舉」。 據台灣省諮議會資料指出西元1977年11月時任台灣省議員的許信良想參選桃園縣長在無法取得中國國民黨提名情況下自行參選遭國民黨開除黨籍許信良成為黨外人士。 11月19日投開票,桃園縣中壢市的第213號投開票所傳出作票舞弊事件,引發許信良支持民眾不滿。 一萬多名憤怒群眾包圍中壢警察分局,搗毀警車、焚燒警局,是為「中壢事件」。 開票結果,許信良共獲22萬票,遙遙領先只得到13 萬票的國民黨候選人,成功當選桃園縣長,成為4位當選的黨外縣市長之一。

  2. 2017年11月18日 ·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18日電中壢事件發生至今已經40年回顧台灣民主史許信良認為它是台灣民主的起點桃園市長鄭文燦也認為帶來桃園地方自治史首次輪替的中壢事件別具意義更是台灣民主重要指標前桃園縣長也是中壢事件關係人許信良受訪表示40年前在中壢發生的事件讓40年後的台灣成為全世界最自由最開放民主的國度。 回顧這段歷史,台灣40 年來的發展令人感到欣慰,因為在他年輕時,台灣並非如此民主。 許信良告訴中央社記者,他20多歲到英國讀書時,看到1960年代全世界蓬勃的大學生運動,人家的社會民主、自由又有人權,但國外的學生還在要求更多,讓台灣去的留學生,尤其學習政治的許信良更感羞愧,這個動機讓他決定回台灣時,要為自己世代的尊嚴做些事。

  3. 2017年11月18日 · 劉阿榮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年事件主角之一的許信良曾比喻中壢事件可以說是啟動台灣民主的動能就像開電一樣」。 不過當時的民眾並不知道,「中壢事件對台灣民主的影響與啟示超乎他們的想像劉阿榮指出這場抗爭事件在選委會宣布許信良獲勝後才完全平息但事件對蔣經國和執政者造成極大震撼國民黨體會到黨外勢力漸成氣候及政治高壓政策可能帶來的危險性進而引發國民黨威權體制鬆動甚至被迫做出一連串改革。 劉阿榮說,像是在1987年宣布台澎地區解嚴,1991 年終止動員戡亂等,這些民主化運動被稱為台灣地區的「威權轉型」,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中壢事件的影響。

  4. 2017年11月18日 · 據台灣省諮議會資料指出1977年11月時任台灣省議員的許信良想參選桃園縣長在無法取得中國國民黨提名情況下自行參選遭國民黨開除黨籍許信良成為黨外人士11月19日投開票桃園縣中壢市的第213號投開票所傳出作票舞弊事件引發許信良支持民眾不滿一萬多名憤怒群眾包圍中壢警察分局搗毀警車焚燒警局是為中壢事件」。 開票結果,許信良共獲22萬票,遙遙領先只得到13 萬票的國民黨候選人,成功當選桃園縣長,成為4位當選的黨外縣市長之一。 談起戒嚴時代黨外運動,台灣人最有印象的可能是美麗島事件,但美麗島事件前2年發生的中壢事件,讓當年黨外政治勢力站穩腳步,更是台灣民主政治轉捩點,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史占有一席之地。

  5. 2017年11月19日 ·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9日電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今天說中壢事件的一把火點燃了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這樣歷史的發展不該被遺忘 ...

  6. 2015年11月19日 ·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19日電1977年爆發的中壢事件在近40年後於桃園市舉辦文物特展藉由豐富的史料與影像重現當年的民主發展的歷程

  7. 2017年11月19日 · 2017/11/19 16:27.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19日電)中壢事件40年,回首這些民主歷程讓許信良感觸良多他今天表示在完成政治民主的目標後執政者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經濟民主讓台灣的民眾獲得最好的照顧前桃園縣長同時也是中壢事件關係人的許信良出席中壢事件40週年學術研討會致詞表示感謝大家持續關心中壢事件透過專家學者的討論相信能讓中壢事件更客觀也更有意義地呈現在民眾眼前信良表示,自己年輕時前往英國留學,看到1960 年代蓬勃的大學生運動,在社會民主、自由與人權完善的歐洲,國外的學生還走上街頭要求更多,讓身為台灣留學生的他深感羞愧,也促成他下定決心回台時,要為自己世代的尊嚴做些事。

  1. 相關搜尋

    許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