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金融海嘯發生原因金融創新商品. 一般的貸款模式會讓銀行喪失流動性以及必須承擔無法收到還款的風險於是精明的華爾街便發明了許多的金融創新商品來讓金融機構將風險移轉到更多的投資人身上其中尤其以將房貸證券化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最為受到金融機構青睞。 透過將債權打包成 MBS,金融機構不僅可以活化資金,解放這些長期貸款,進一步發放更多的貸款,更能夠將原先必須獨自承擔的風險轉嫁到公開市場上,在這一連串的操作之下,次級房貸的金額由 2001 年的 1,900 億美元成長至 2006 年的 6,400 億美元。

  2. 2022年10月16日 · 金融海嘯發生原因. 2008年的金融海嘯 (英文:Financial crisis)又稱為2008金融危機次貸危機次貸風暴引發這場危機的元凶就是就是次級房屋貸款 (Subprime Mortgage),當時有超過266萬套房子的屋主無法償還房貸。 所謂次級房屋貸款,就是一種還款人普遍信用低於平均水準的貸款統稱。 一般來說,銀行主要會借錢給優質的還款人,這些借款人有良好的工作收入、資產抵押、信用紀錄,這類貸款稱為優級房屋貸款 (Prime Mortgages)。 但也有一些借款會借給還款能力較差的對象,這些人信用紀錄普遍低於平均水準,能否還款的疑慮本來就比一般人更高一點,一般也會被收取更高的利息,這類貸款通稱為次級房屋貸款 (Subprime Mortgage)。

  3. 2008年10月9日 ·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英語: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8 ),又稱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2008年金融崩潰,在2008年又出現了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名稱,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

  4. 2023年10月14日 · 大蕭條的爆發有多重原因包括過度借貸股市投機以及農業困境。 1920 年代的商品生產過度,導致需求下降,隨後價格下滑, 許多農民無法賣出農產品,因此破產並失去土地。 股市的崩盤也是大蕭條的原因之一,美國經濟曾經蓬勃發展, 但這種繁榮建立在不穩定的基礎上,股市的增長吸引了大量投機資本。 1929 年 10 月 29 日,股市終於崩盤,當天市值蒸發近 300 億美元, 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銀行倒閉,數百萬人失去積蓄,正式掀開金融風暴。 大蕭條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廣泛的失業和貧困。 到了 1933 年,美國的失業率上升超過 20%。 許多家庭被迫住在棚戶區,依賴政府救助計劃維持生計。 下圖是1910~1960 年美國的失業率,特別是大蕭條時期 (1929~39),失業率飆高.

  5. 金融危機 ,又稱 金融風暴 。 是指一個 國家 或幾個國家與 地區 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 利率 、 貨幣 資產、 證券 、 房地產 、土地價格、商業 破產 數和 金融機構 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常常隨之而來的 信用緊縮 ,是一種貨幣需求快速增長大於貨幣供給的狀況。 在幾十年前金融危機基本上等同於 擠兌 ,現在則多以 貨幣危機 (英語:currency crisis) 形式出現。 股市暴跌 有時也是一種金融危機。 很多學者提出很多理論來論證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但至目前還沒有取得共識。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 貶值 ,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 經濟增長 受到打擊。

  6.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宏觀經濟失衡包括巨額的經常賬戶赤字. 許多受到影響的國家,如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韓國,都有大量的經常帳赤字,當一個國家進口的商品和服務超過出口時,就會出現這種赤字。 這些失衡可能導致外國投資者喪失信心,進而引發貨幣危機。 幣值過高,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 危機爆發之前,許多受影響國家的貨幣被高估,導致其出口產品價格更高,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力下降。 這減少了對他們的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削弱了他們的經濟。 不可持續的借貸行為. 特別是以短期債務的形式向外國貸款機構大量借款。 許多受影響的國家從外國貸款機構借入了大量短期債務,這種債務風險更高,如果外國投資者突然撤資,可能會導致流動性問題。 依賴出口,特別是對美國的出口.

  7. 一、低利率催生房市泡沫. 為因應科技泡沫化及911恐怖攻擊所引發通貨緊縮潛在危機,FED 從2001 年1 月~2003 年6 月共降息13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由6.5% 降至1.0%。 在資金成本低廉之下,市場流動性大增,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活絡,美國民眾爭相投入,其中收入低、信用不佳者,因無法經由正常銀行管道取得抵押貸款,則透過次級房貸業者取得購屋所需資金。 抵押貸款經紀人及次級房貸業者為賺取手續費,開始以各種方式招攬新客戶,包括降低放款門檻、提高放款成數、規避頭期款、延長寬限期及彈性利率等。 由於房貸審核標準寬鬆,加上缺乏適當的監督,使次級房貸放款創始金額(origination) 由1994 年的350 億美元增加至2006 年的6,400億美元。

  8. 有鑒於國際金融體系的高度關聯性,金融風暴後要有更大的國際監管機構和國際金融同業之間協調的想法已經抬頭,包括證券業和金融服務業需要全球性的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13],而危機導致國際金融體系重新洗牌, 也為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提供契機美國金融危機除了動搖美國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局面,影響紐約華爾街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 也使美國的財政赤字雪上加霜, 對外政經影響力下降,同時加深美元貶值的長期趨勢,包括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將隨之提高。 至於市場的消費端也將深受此波風暴的影響,消費者風險承擔的意願將大幅下滑,且監管機構的監督也將趨嚴,此將強化金融市場的保守氣氛5 至10年。

  9. 全球經濟衰退. 2008年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國家經歷了持續多年衰退。 經濟衰退是由經濟活動下降引起,企業削減生產和裁員。 這導致了失業率上升和消費支出減少。 失業率和取消抵押品贖回權上升.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了失業和喪失抵押品贖回權,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房子。 這對家庭和社區產生了毀滅性影響,許多人難以維持生計。 主要金融機構緊急援助. 美國政府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向面臨倒閉風險主要金融機構提供緊急援助。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金融體系崩潰,但它引起了爭議,並引發了公眾強烈反彈。 2008 年金融危機3 大教訓.

  10. _ 列印內容. 金融海嘯成因與未來市場發展. 成也資金、敗也資金. 2008年全球經濟陷入金融海嘯所導致的蕭條,相對過去幾年股市、房市的榮景,真令人不勝唏噓。 然如此大規模的事件事出必有因所謂的金融海嘯就是指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此一風暴係由其房市泡沫破滅所衍生。 而泡沫之所以成形,美國在2000年後的低利率是主要關鍵,再加上全球化的推波助瀾,由美國金融界所設計發行的衍生商品銷售至全球各國,終於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低利率導致泡沫. 次級房貸風暴的根本成因首推美國過去多年來的低利率環境,易言之,是聯準會(Fed)前主席葛林史班任內晚期所種下的禍根。 在葛老尋求美國步入新經濟的過程中,聯邦基金利率一直維持低檔,最低曾來到1%,為近一個世代以來的最低水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